全部藏品

探索1940個藏品
袈裟襷紋銅鐸
袈裟襷紋銅鐸
東京國立博物館
銅鐸是一種青銅製作的禮儀用鐘,於西元前三世紀左右從中國及朝鮮半島傳入日本。青銅是以銅、錫和鉛為主製成的合金。這件銅鐸雖然目前覆滿了青綠色鏽跡,但完成之初時也曾金光閃閃。據考證,銅鐸應該是將繩子穿過吊環後使用。其內側懸掛著以木頭或動物角等製作的鈴舌棒,晃動後可以發出聲響。
筒形銅器
筒形銅器
東京國立博物館
缽
東京國立博物館
須惠器 裝飾高腳壺
須惠器 裝飾高腳壺
東京國立博物館
五世紀以前,土器作為隨葬品的情況較為少見。隨著起源於朝鮮半島的喪葬儀式傳入日本,用於炊煮的各類須惠器逐漸成為墓葬的隨葬品。
小治田安萬侶墓誌
小治田安萬侶墓誌
東京國立博物館
以隨附木櫃的狀態出土。有三張墓誌是較為罕見的例子。
滑石制槽
滑石制槽
東京國立博物館
此石製品模仿了用於澄清水質的導水設施,或用於盛放食物的器皿。
錢袋
錢袋
東京國立博物館
棉布衣
棉布衣
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件衣服的面料為深藍色的棉布,裡料使用了花色棉布。並在袖口、領口、背部及腰部繡制左右對稱的刺繡。
人面土版
人面土版
東京國立博物館
送熊儀式的幼熊耳飾
送熊儀式的幼熊耳飾
東京國立博物館
送熊儀式上被送歸神國的幼熊所佩戴的耳飾。
銅鎏金帶扣
銅鎏金帶扣
東京國立博物館
瓦經
瓦經
東京國立博物館
深缽形土器
深缽形土器
東京國立博物館
在約一萬三千年前,有人類開始在日本列島定居,最初出現的土器即是繩文土器。其基本器形為缽形,由於大多有繩結模樣的花紋,因此被稱為繩文土器。
銅鐸
銅鐸
東京國立博物館
土偶
土偶
東京國立博物館
模仿人的姿態及動作的土偶,山貓般的相貌亦是其特徵。
水瓶
水瓶
東京國立博物館
缽
東京國立博物館
開拓小笠原島之碑
開拓小笠原島之碑
東京國立博物館
魚叉頭
魚叉頭
東京國立博物館
銅鐲
銅鐲
東京國立博物館
鎏金銅冠
鎏金銅冠
東京國立博物館
此類頭冠多見於朝鮮半島的新羅,在日本出土的例子極為少見。
袈裟襷紋銅鐸
袈裟襷紋銅鐸
東京國立博物館
筆筒
筆筒
東京國立博物館
墊子
墊子
東京國立博物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