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333個藏品
北宋 青瓷刻花蓮紋碗
北宋 青瓷刻花蓮紋碗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青瓷刻花蓮紋碗 北宋 耀州窯 口徑25.1公分 Celadon bowl, carved with lotus and waves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Yaozhou ware Diameter: 25.1 cm.
清 朱泥直流圓身壺
清 朱泥直流圓身壺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朱泥直流圓身壺 清 宜興窯 高:6.2公分 寬:12公分 Red pottery teapot, with straight spout Qing dynasty, 1368-1644 Yixing ware Height: 6.2 cm. Width: 12 cm.
清 朱泥鑲金壺
清 朱泥鑲金壺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朱泥鑲金壺 清 宜興窯 高:7.5公分 Red pottery teapot and cover, mounted with gold rims and finial Qing dynasty, 1368-1644 Yixing ware Height: 7.5 cm.
清 朱泥高身蓮子壺
清 朱泥高身蓮子壺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朱泥高身蓮子壺 清 宜興窯 高:9公分 寬:12.3公分 Tall red pottery lotus-shaped teapot Qing dynasty, 1368-1644 Yixing ware Height: 9 cm. Width: 12.3 cm.
清 朱泥高身直流壺
清 朱泥高身直流壺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朱泥高身直流壺 清 宜興窯 高:9.3公分 寬:11.7公分 Tall red pottery teapot, with straight spout Qing dynasty, 1368-1644 Yixing ware
清 朱泥菊瓣壺
清 朱泥菊瓣壺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朱泥菊瓣壺 清 宜興窯 高:8.3公分 寬:11.4公分 Red pottery teapot, moulded with chrysanthemum petals Qing dynasty, 1368-1644 Yixing ware
清 朱泥梨形壺
清 朱泥梨形壺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朱泥梨形壺 清 宜興窯 高:8公分 寬:11.5公分 Red pottery pear-shaped teapot Qing dynasty, 1368-1644 Yixing ware Height: 8 cm. Width: 11.5 cm. 壺底:「孟臣」
宋 黑釉兔毫盞
宋 黑釉兔毫盞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黑釉兔毫盞 宋 建窯 口徑11.9公分 Black-glazed bowl, with “hare’s fur” streaks Song Dynasty, 960-1279 Jian ware Diameter: 11.9 cm.
清 朱泥小壺
清 朱泥小壺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朱泥小壺 清 宜興窯 高:4.7公分 寬:9.9公分 Small red pottery ‘Yinchun’ teapot Qing dynasty, 1368-1644 Yixing ware Height: 4.7 cm. Width: 9.9 cm.
明 崇禎 青花人物故事圖長頸瓶
明 崇禎 青花人物故事圖長頸瓶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青花人物故事圖長頸瓶 明崇禎 景德鎮窯 高39公分 Blue and white long-necked bottle, painted with tulips and a scene from a novel
清 康熙 素三彩多子多壽紋盤
清 康熙 素三彩多子多壽紋盤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素三彩多子多壽紋盤 清康熙 景德鎮窯 口徑25公分 Famille verte sancai dish, painted with peach and pomegranate over incised dragons
明 萬曆 三彩雲龍紋盤
明 萬曆 三彩雲龍紋盤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三彩雲龍紋盤 明萬曆 景德鎮窯 口徑25.7公分 Yellow-ground dish, painted in aubergine, green and turquoise with a dragon and clouds
清 雍正 胭脂紅粉彩芳菲蜂聚紋盤
清 雍正 胭脂紅粉彩芳菲蜂聚紋盤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胭脂紅粉彩芳菲蜂聚紋盤 清雍正 景德鎮窯 口徑20.8公分 Famille rose pink-reverse dish, painted with bees and rose Yongzheng mark and period (1723-1735), Qing Dynasty
明 萬曆 青花蓮龍紋水盂
明 萬曆 青花蓮龍紋水盂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青花蓮龍紋水盂 明萬曆 景德鎮窯 高9.9公分 口徑9公分 Blue and white water pot, painted with dragons amongst lotus Wanli mark and period (1573-1620), Ming Dynasty
清 康熙 五彩龍鳳牡丹紋大盤
清 康熙 五彩龍鳳牡丹紋大盤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五彩龍鳳牡丹紋大盤 清康熙 景德鎮窯 口徑32公分 Famille verte dish, painted with dragons, phoenixes and peony Kangxi mark and period (1662-1722), Qing Dynasty
明─清 獅紐鏤空八卦紋三足爐
明─清 獅紐鏤空八卦紋三足爐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獅紐鏤空八卦紋三足爐 明末─清初 德化窯 高11.4公分 White-glazed tripod censer, pierced with trigrams around a lion finial 17th century Dehua ware
清 乾隆 鬥彩花卉紋如意耳葫蘆瓶
清 乾隆 鬥彩花卉紋如意耳葫蘆瓶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鬥彩花卉紋如意耳葫蘆瓶 清乾隆 景德鎮窯 高18.1公分 Doucai flask, painted with formal foliage Qianlong marks and period (1736-1795), Qing Dynasty Jingdezhen ware
石濤《陸渾山莊圖軸》
石濤《陸渾山莊圖軸》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石濤《陸渾山莊圖軸》 1700年作 設色紙本 67.5×38 cm Shitao (circa 1641-1707) In the retreat by the pines in the rain Dated 1700
雅美族男子藤帽
雅美族男子藤帽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一般以椰子外果皮為襯冠所製作的藤帽,稱為niigarkan na sakop,其意為「精緻的帽子」。 此類型藤帽通常是參加械鬥或喪禮時所戴的藤帽,與一般工作時所戴的帽子沒有太大的差異,僅在使用材質上較一般材質粗、厚。
關公刮骨療傷
關公刮骨療傷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由於《三國演義》的渲染,華佗竟成為中國大名醫;而後世民間流傳最廣的,卻是關公刮骨去毒的故事。 卻說曹仁見關公在戰場上落馬,隨即引兵衝出城來,要突襲,卻被關平一陣殺回,救關公歸寨,拔出臂上利箭。原來箭頭有藥,毒已入骨,右臂青腫,動彈不得。
賽夏族臀鈴
賽夏族臀鈴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賽夏族特有的樂器,用鏡子與珠子裝飾,臀鈴又稱「背響」,賽夏語稱作 tapa:ngasan,指製造音效之意,男女皆可配戴,以布條或綁帶繫之。
芝山岩遺址
芝山岩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位在臺北盆地邊緣的砂岩小丘,小丘高程由海拔7至40公尺不等,整座小丘可視為臺灣島嶼地質變遷史的自然教室。遺址分布的範圍涵蓋整座小丘及四周低平地上,號稱是全臺灣第一處被發現的史前考古遺址。早在1896年,日本總督府在此設立學堂做為普及教育之所。一學校教師粟野傳之丞在附近採集得一石斧而得名。
卑南族男子禮帽
卑南族男子禮帽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卑南族男子約三十歲以上,結了婚、有孩子,是受族人尊敬的年齡級,稱為maidan。此級所穿的衣服,包括帽子、禮衣、綁腿,全部都是手織的布做的,顏色鮮豔漂亮,表示這些人的身份尊貴。而帽子「kabun」也是這個階級的男性才有穿戴的權力。
卑南族背心
卑南族背心
中華民國國史館 Academia Historica, Taiwan (R.O.C.)
致贈者:臺灣高山舞集文化藝術服務團團長林清美 致贈年代:2001 受贈者:陳水扁總統 尺寸:68*67*3 cm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