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069個藏品
矮仔財相關照片
矮仔財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矮仔財(即張福財)的個人大頭照。
邵羅輝相關照片
邵羅輝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邵羅輝年輕時期演出的照片。
矮仔財相關照片
矮仔財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矮仔財(即張福財)於晚會活動扮演老夫子登台。年代不詳。
連燕石(個人近照)
連燕石(個人近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18年6月12日於台中自宅訪問連燕石。
《心酸酸》劇照
《心酸酸》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奇峰、陳茵。 1957年上映,由徐守仁導演、李川編劇的台語片。
《桃花扇》中文電影劇本
《桃花扇》中文電影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台語發音,鉛字油印裝訂本。 封面有手繪插圖並蓋印編號:3,林博秋 編,玉峯影業公司, 含封面、空白演職員表、分場對白共48張。《後台》(1960),劇本原名《桃花扇》、《後台》,電影又欲擬名為《桃花夜馬》。
《BENCH》中文劇本
《BENCH》中文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BENCH》一幕劇,中文劇本,台語發音,鉛字油印裝訂本。 裝訂封面與內頁封面皆有手繪插圖,並蓋印編號:4,賴耀培 作,玉峯影業有限公司。 內頁封面有「林鏞」「鏞」的簽名(應為工作人員林鏞所有)。 對白逐句以日文修改,或是標註動作、情緒。
《鳳儀亭(貂蟬)》中文印刷劇本
《鳳儀亭(貂蟬)》中文印刷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鳳儀亭(貂蟬)》中文劇本,鉛印裝訂。 封面、封底及其內側的劇照均為彩色印刷,內頁為黑白印刷,共28頁。 內容包含:序言、主題歌譜、幕場別、人物表、分場對白、民國47年的作者自撰等。 封面是飾演呂布的吳東如及飾演貂蟬的李玉芬。封底有玉峯的Logo
《水車鴛鴦》中文電影劇本
《水車鴛鴦》中文電影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台語發音,鋼板刻寫油印裝訂本。 封面有手繪插圖並蓋印標號:15,編劇 辛文亭,玉峯影業有限公司。 含封面、空白工作人員表、人物表、分場對白共44張。
《鳳儀亭(貂蟬)-三幕-》劇本
《鳳儀亭(貂蟬)-三幕-》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史劇《鳳儀亭(貂蟬)-三幕-》中文劇本,鉛字油印裝訂本。 封面有手繪插圖及蓋印編號:3、林博秋 作,玉峯影業公司。 封面內側貼有正誤表,內頁含序言、人物簡介、場幕別、分場對白共33張。
《鳳儀亭(三幕八場)》中文劇本
《鳳儀亭(三幕八場)》中文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史劇《鳳儀亭(三幕八場)》中文劇本,台語發音,鉛字油印裝訂本。 封面有手繪插圖,內頁含人物簡介、幕場別、分場對白(P.1-68,缺P.45、P.46)共68頁 封面及第一頁寫三幕八場,但實際內容只有三幕二場。
《漁港痴女》中文劇本
《漁港痴女》中文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劇本,台語發音,鉛字油印裝訂本。 封面有手繪插圖,陳舟 作、玉峯影業有限公司。內含演員表、分場對白共46張。
《霧夜》中文電影劇本
《霧夜》中文電影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鉛字油印裝訂本。 封面印有「原作舞台劇『罪』、林博秋 著,編劇 吳振民,霧夜,玉峯影業有限公司」 劇本共2本,封面分別蓋印編號:21、22, 封面、空白的工作人員表、出場人物表、分場對白,共27張。
《山貓與海狗》電影劇本
《山貓與海狗》電影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台語發音,鋼板刻寫油印裝訂本。 裝訂封面有插圖及蓋印編號:8,林翼雲(即林摶秋) 編,玉峯影業公司。 出場人物、分場對白(P.1-37,缺P.9、P.28),內插1張用林博秋專用稿紙寫得筆記,共38張。
《阿三哥出馬》中文電影劇本
《阿三哥出馬》中文電影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鉛字油印裝訂本。 手繪插圖封面、內頁含出場人物、分場對白,共35張。 賴耀培 作、玉峯影業公司。裝訂封面黃化、髒汙。
《阿三哥出馬》中文電影劇本
《阿三哥出馬》中文電影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鉛字油印裝訂本。 內頁含出場人物表、分場對白共33張。
邵羅輝相關照片
邵羅輝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邵羅輝導演的工作照(翻拍報紙)。
台灣影人協會聚會
台灣影人協會聚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灣影人協會。左起依序為:曾仲影(僅出現手臂)、奇峰、辛奇、小戽斗、高仁河、薛惠玲(協助志工)。 2000年9月9日「台語片演藝人員聯誼會」擴大組織為「台灣影人協會」,辛奇當選首任理事長。
台灣影人協會成立大會
台灣影人協會成立大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右1低頭者)、王滿嬌(右2)。照片上有辛奇導演的簽名。 2000年9月9日「台語片演藝人員聯誼會」擴大組織為「台灣影人協會」,辛奇當選首任理事長。
《血戰噍吧哖》劇照
《血戰噍吧哖》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中一景,烈女被辱殺死日警。 右為林琳。
《血戰噍吧哖》劇照
《血戰噍吧哖》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劇中一景。 中間為林琳。
李泉溪與工作人員合影(工作照)
李泉溪與工作人員合影(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0年代,李泉溪導演(前排左1)在台中霧峰花園附近租下一家廢棄戲院,以新南光劇團為號召,改編著名的戲碼或民間故事,為台聯、天華、美都等公司拍攝歌仔戲台語片。
洪慶雲(工作照)
洪慶雲(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潘壘執導的《山賊》拍攝現場,攝影師洪慶雲挖洞在地面下以仰角取景。使用的是35mm ARRI攝影機。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2003)
《嘆烟花》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嘆烟花》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原題名「藝妲の家(藝妲軒)」、「思想起」,劃掉更名為「嘆烟花」。 一般稿紙,單面,含封面共132張。對折線裝本。 封面手寫「原作 張文環,編劇 林博秋,由「台灣文學」創刊號所載『藝妲之家』改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