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9703個藏品
小構樹標本_BRCM3080
小構樹標本_BRCM3080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TAI)
小構樹標本_BRCM3076
小構樹標本_BRCM3076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TAI)
小構樹標本_BRCM3077
小構樹標本_BRCM3077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TAI)
小構樹標本_BRCM3081
小構樹標本_BRCM3081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TAI)
小構樹標本_BRCM3083
小構樹標本_BRCM3083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TAI)
小構樹標本_BRCM3082
小構樹標本_BRCM3082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TAI)
小構樹標本_BRCM3078
小構樹標本_BRCM3078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TAI)
Letter of Agreement between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ICSU)
Letter of Agreement between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ICSU)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臺灣魚類資料庫是臺灣唯一參加國際科學理事會 (ICSU) 下的組織—全球資料庫系統 (World Data System, WDS) 的正會員 (Regular member)。此組織必須以資料庫當會員,資料庫需經過嚴格的審查,且保證是公開且可永續的。臺灣魚類資料庫簽約時由翁啟惠院長簽署。
110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受獎
110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受獎
邵廣昭
邵廣昭老師榮獲110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個人獎。
《中國植物志》編輯群
《中國植物志》編輯群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Flora of China 編輯群會議於密蘇里植物園合影。圖2 - 左起 : 彭鏡毅、吳征鎰、Peter H. Raven
俄羅斯學者Irina D. Illarionova來訪中央研究院植物標本館(HAST)
俄羅斯學者Irina D. Illarionova來訪中央研究院植物標本館(HAST)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俄羅斯科馬羅夫植物研究院植物標本館 Komarov Botanical Institute of RAS (國際標本館代號 LE) 蒐藏經理 Irina D. Illarionova,來訪中央研究院植物標本館 (HAST)。
亞太地區珍稀瀕危植物國際學術研討會
亞太地區珍稀瀕危植物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現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IPMB)
前排左起 : P. P. Lowry II、H. Koopowitz、T. F. Stuessy、L. M. Shultz、S. H. Sohmer、D. L. Hawksworth、S. F. Yang、C. H. Chou、B. J. Conn、Y. Kadono、H. J. Su
拉漢世界魚類系統名典
拉漢世界魚類系統名典
邵廣昭
本書蒐集整理修訂目前全球所記錄或發表過的魚種, 分別給予中文名,共蒐集世界魚類有效學名31,707個、同種異名792個,其中中國和臺灣產魚類總計4,981種。
阿美族里漏部落成巫綁腿
阿美族里漏部落成巫綁腿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捐贈者姜勤珠女士為里漏部落人,善於製作傳統服飾,本館薦購里漏部落之男子成年禮、女子及巫師之新製服飾三套,亦為姜女士所製作。
阿美族里漏部落成巫上衣
阿美族里漏部落成巫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捐贈者姜勤珠女士為里漏部落人,善於製作傳統服飾,本館薦購里漏部落之男子成年禮、女子及巫師之新製服飾三套,亦為姜女士所製作。
香蕉葉與樹皮布製女子腰帶
香蕉葉與樹皮布製女子腰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香蕉絲製作是環太平洋南島民族與其他民族因環境生態特有的傳統智慧。此件藏品是智利復活節島Rapa nui人的草裙,整套分為上衣、下裙、腰帶與帽子四件。主要以香蕉乾葉、構樹樹皮布製成,並以貝殼、棕櫚纖維做為裝飾。Rapa nui人過去曾在日常生活中穿著香蕉絲草裙,後來因外來文化進入而中斷。
香蕉葉與樹皮布製女子上衣
香蕉葉與樹皮布製女子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香蕉絲製作是環太平洋南島民族與其他民族因環境生態特有的傳統智慧。此件藏品是智利復活節島Rapa nui人的草裙,整套分為上衣、下裙、腰帶與帽子四件。主要以香蕉乾葉、構樹樹皮布製成,並以貝殼、棕櫚纖維做為裝飾。Rapa nui人過去曾在日常生活中穿著香蕉絲草裙,後來因外來文化進入而中斷。
香蕉葉與樹皮布製女子帽飾
香蕉葉與樹皮布製女子帽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香蕉絲製作是環太平洋南島民族與其他民族因環境生態特有的傳統智慧。此件藏品是智利復活節島Rapa nui人的草裙,整套分為上衣、下裙、腰帶與帽子四件。主要以香蕉乾葉、構樹樹皮布製成,並以貝殼、棕櫚纖維做為裝飾。Rapa nui人過去曾在日常生活中穿著香蕉絲草裙,後來因外來文化進入而中斷。
披肩
披肩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件披肩亦可視為肩飾,魯凱族的各種裝飾大致可分為頭飾、耳飾、肩飾、手飾、腰飾及腳飾等,除了增加美感之外,也和服飾一樣須配合身分地位來配戴。階級地位表現於配飾、衣服圖案及材料;成就地位則表現於頭飾及衣服圖案。圖案中以百合花飾最為特殊,代表了貞潔(女)及善於狩獵的勇士(男)。
貯穀籃
貯穀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Bahu 貯存小米的藤籃,此件的特點在於籃內另外再編織的一圈收口,這是較為少見的藤編。由形製來看,與過去婦女背負物品的藤籃(kiri)非常相似。為了使藤器更加耐用,族人都會採取煙燻的方式,讓燃燒的灰質、油質附著於藤器上,經過長期的煙燻與使用,便呈現出深褐色又具有微微的光澤。
日本早期和服
日本早期和服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和服早期深受古代中國的漢服影響,尤其是日本歷史上的古墳時代(相當於中國晉朝及南北朝時期),但到了平安時代(相當於唐末宋初),由於中日因雙方內外條件變化而暫時中斷交流,日本文化進入了一個高度本土化發展的時期(也是一段自我孤立時期),和服的構造也因而更具有其本地色彩。
熊鷹羽毛頭飾
熊鷹羽毛頭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熊鷹羽毛頭飾是由Taromak 居民從捕獲熊鷹的獵人親戚所獲贈之禮物、百合花人工花材,以及黃綠橘三色毛線製作而成。頭飾的製作是在聚落耆老林盈如女士和毛秋梅女士的指導,由目前就讀台東高中原住民技藝班的貴族親戚之後代林昇,親手製作完成。
腿飾
腿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男性飾品歲時祭儀(跳舞時配帶)。此物件為多色琉璃珠、貝珠、銅鈕、銅鈴、苧麻所組成。主要做為腿布的裝飾。 (以上說明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南澳的泰雅人》(1964: 336):
香蕉絲製女子草裙
香蕉絲製女子草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香蕉絲製作是環太平洋南島民族與其他民族因環境生態特有的傳統智慧。此件藏品是智利復活節島Rapa nui人的草裙(kakaka),整套分為上衣、下裙兩部分。主要以芭蕉莖製成,並以貝殼做為裝飾。Rapa nui人過去曾在日常生活中穿著香蕉絲草裙,後來因外來文化進入而中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