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72個藏品
行星齒輪系
行星齒輪系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圖書資訊處
差動齒輪系與正齒輪--此機構具有三個傘齒輪及兩個正齒輪。除了較靠近輸入曲柄端的傘齒輪固定於機架外,其餘的齒輪皆是可作動的。當曲柄輸入一旋轉運動時,大的正齒輪直接遭到驅動,而軸心固定在大的正齒輪輪轂上的傘齒輪除了自轉外,亦繞著曲柄旋轉軸公轉。再者,小的正齒輪亦由大的正齒輪直接驅動。
鏡片印製器
鏡片印製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圖書資訊處
臺北工專採礦科器具。
清顧銓摹阮郜女仙圖 卷
清顧銓摹阮郜女仙圖 卷
國立故宮博物院
瑤池金母的信仰自唐宋以後日漸流行,以崑崙山的西王母代表長壽。在六朝的道教經典中,西王母尊為統領女仙的尊神,有傳授道經的司職。這幅清代顧銓的畫作,居中位的女仙即為西王母,執筆欲書,眾女仙環繞身旁彈阮樂器,鸞鳳也相應起舞,旁侍女仙備有桃果。
「四川成都出土漢畫像磚拓本」西王母圖
「四川成都出土漢畫像磚拓本」西王母圖
國立歷史博物館
這幅漢代石畫的西王母坐於龍虎座上,前有一大蟾蜍,直立而舞,左下角為執神樂之兔,左上為九尾狐。蟾蜍右為三足鳥,是西王母的覓食者,後有一人張口怒目,持戟而立。磚的前下端本有男女二人,另有一人雙手執板,俯伏於地,似在祝禱,或為象徵其祖先已得長生,而子孫向其祈福之意。
清顧銓摹阮郜女仙圖 卷
清顧銓摹阮郜女仙圖 卷
國立故宮博物院
崑崙山的西王母在清代顧銓的畫中,於紫雲繚繞的仙境乘龍而下,儼然有統領女仙的尊神之姿。
宋劉松年畫瑤池獻壽圖
宋劉松年畫瑤池獻壽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
宋代劉松年描繪西王母見漢武帝,並贈仙桃四枚的故事,西王母與漢武帝相視對坐,眾女仙捧桃在側,有祥瑞慶壽的寓意。
山東嘉祥漢代武氏祠西王母圖
山東嘉祥漢代武氏祠西王母圖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這幅漢代西王母圖,最上方頭戴華冠的神仙就是西王母,在她右側直立搗藥的是兩隻全年無休的玉兔,牠們是西王母準備長生不老靈藥的得力小助手。
神人車馬畫像鏡
神人車馬畫像鏡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枚東漢銅鏡背面刻畫了西王母與東王公兩位神仙的紋飾,周圍有拖拉著車子的龍、虎與各式靈獸,賦予銅鏡永壽、平安的吉祥寓意。
明仇英候仙台圖軸
明仇英候仙台圖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王母與東王公是中國古老傳說中化育天地萬物陰陽之父母,男子與女子登仙得道者,必謁見兩位尊神。明代仇英在雲海簇擁的崇山之間,描繪兩座華麗的仙臺,「西極來金母,東華謁木公」,西王母率領女仙,與東木公相互遙望。
新莽時期墓葬壁畫中的西王母與玉兔
新莽時期墓葬壁畫中的西王母與玉兔
Wikimedia Commons
新莽時期墓葬壁畫中的西王母與玉兔,畫面中端坐雲端,相貌慈祥端莊,頭戴華冠,身著綠袍的中年美婦即是西王母。與祂相望的大耳玉兔,戴有一對翅膀,正在搗藥。在祥雲騰霧下,還繪有蟾蜍與九尾狐等靈獸。
瑤池金母銅立像
瑤池金母銅立像
國立歷史博物館
西王母居西方崑崙山之北,由於西方屬金,故又稱為「金母」,或稱「瑤池金母」。這件瑤池金母銅立像,低眉垂目,臉容飽滿,頭戴寶冠,身披瓔珞飄帶,右手於胸前施願,左手持杯狀法器,立於蓮花座上,神情和藹安詳。
西王母與周公旦畫像石雕
西王母與周公旦畫像石雕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件石雕刻畫了西王母面會周穆王的傳說故事,石畫分為上中下三層構圖,西王母位於上層中央,有青鳥在側;周穆王與隨侍位於石畫中層,下層刻有馬車紋飾。
西王母與東方朔圖
西王母與東方朔圖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幅由日本室町时代狩野派的狩野元信所繪之《西王母與東方朔圖》,典故出自西王母獻桃漢武帝的中國傳說故事,據說漢武帝之臣東方朔原為西王母身邊小神仙,這一夜,在西王母夜臨漢宮時,東方朔引路,西王母賜予漢武帝仙桃。
《三才圖會》
《三才圖會》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明代王栓藏著《三才圖會》繪有西王母圖像,並記載西王母與東王公相繪的故事,圖中西王母氣象雍容,女仙捧桃隨侍,身旁有青鳥相伴。
清顧銓摹阮郜女仙圖 卷
清顧銓摹阮郜女仙圖 卷
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代顧銓臨摹五代阮郜的女仙圖,左上方的西王母以女仙尊神之姿,率眾女仙騎麟駕鶴而來,波浪翻湧,島嶼浮空。
南昌出土東晉墓葬器物:彩繪木胎漆圓盤型器
南昌出土東晉墓葬器物:彩繪木胎漆圓盤型器
《中國道教考古》
這件彩繪木胎漆圓盤型器是南昌出土的東晉墓葬器物,左上角的仙人是與西王母關係密切的女武神「九天玄女」,祂與原盤上許多神獸都具有靈鳥的形象。
重慶出土唐墓葬器物:人首鳥身俑
重慶出土唐墓葬器物:人首鳥身俑
《中國道教考古》
這件重慶出土的人首鳥身俑,是唐代的墓葬器物,為具有人首鳥身形象的神人,俯臥於長方形座上,人首梳髻,昂首高翹,雙翅展開,呈現欲飛翔之型態。
山東普陽山慈雲寺天王殿西王母畫像石
山東普陽山慈雲寺天王殿西王母畫像石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畫像石的圖像有上中下三層結構,最上層代表的是天上世界,中央面向前方的是西王母,祂的身旁有兩隻持著長杵搗藥的玉兔。
鍾馗斬妖版畫雕版
鍾馗斬妖版畫雕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這件鍾馗斬妖版畫屬於傳統版畫的印版,用於拓印紙本墨色鍾馗畫像,可裝裱懸掛於居家廳堂,在傳統民間信仰中,具有趨吉辟邪的作用。
清張仲學畫歲朝鍾馗軸
清張仲學畫歲朝鍾馗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在道教信仰中亦受封為「鎮宅真君」、「驅魔真君」的鍾馗,原是才華洋溢的新科狀元,卻因金殿面君時,貌醜受辱,一怒之下觸柱自盡身亡。玉帝封為驅魔真君,專司斬妖除魔,維護人間安寧。民間衍生出《鍾道役五鬼》、《鍾道捉鬼》、《鍾馗嫁妹》等各式傳說與戲文故事。
桃の枝折る若眾
桃の枝折る若眾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幅圖像是日本江戸時代畫家鈴木春信筆,描繪一位青年折斷桃枝的畫像。「以桃禦鬼」的文化,不只在中國,東亞的日本也相當普遍。
宋趙伯駒王母宴瑤池 卷
宋趙伯駒王母宴瑤池 卷
國立故宮博物院
本幅描繪周穆王前往瑤池拜見西王母的手卷,傳為南宋趙伯駒作,圖中仙人身著彩衣,白色的披帛,湖面橋道上,可見西王母華美的鹿車儀仗,越過橫亙畫面的高山緩緩前行,將與高臺宮殿上的周穆王相會。(局部圖)
民國齊白石壽桃 軸
民國齊白石壽桃 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
桃自古有長壽、平安寓意,近代中國著名畫家齊白石畫作也曾以此為題材。
山東微山縣兩城祠堂西王母畫像石及西王母榜題
山東微山縣兩城祠堂西王母畫像石及西王母榜題
Wikimedia Commons
東漢墓室與祠堂的畫像石多表現天界、仙界、墓室的圖像,藉以傳遞東漢人們的生死觀、宇宙觀。常見的西王母與東王公、羽人、祥禽瑞獸等圖紋,是仙境的表徵。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