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54個藏品
矮仔財
矮仔財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矮仔財,1916年生於台北建成町圓環,原名鐘福財,因外祖無嗣而改姓為張福財。國小畢業後,因為流利的日文,以及展現出的表演才華,獲得赴日灌錄唱片的機會。回台後更以「福財」為名發表多首台語歌曲。早期他也加入「鐘鳴新劇俱樂部」跟朋友研究舞台劇,並作業餘的話劇演出。
林贊庭
林贊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林贊庭,1930年出生於台中縣豐原神岡鄉,1949年自台中一中畢業後即進入農業教育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農教,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為第一期練習生,學習攝影、錄音、剪接、燈光、沖洗等電影專業技術。
祁延霈
祁延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祁延霈(1908-1939),字沛蒼,後改名為祁天民,山東青州人。1928年於山東省濟南一中畢業,考入北平師範大學地理系,隔年考上清華地理地質專業。1933年畢業後便進入中央研究院,從事考古工作。
陳坤厚
陳坤厚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坤厚,1939年生,台中市人。從小就喜歡看電影,因為舅舅賴成英當時在農教(中影前身)擔任攝影師,藉此之便,初中時便常去農教,看工作人員怎麼拍電影。台中一中畢業後隨即入伍,1962年退伍前,請假參加中央電影公司招考,當時有一百多人報考,錄取十二名,他是其中一位。
連雅堂
連雅堂
國立臺灣圖書館
連雅堂,1878-1936年,名橫,號雅堂,臺南市人,幼入私塾讀漢學出身。1898年任職於《臺澎日報》漢文部主編,該報後改為《臺南新報》,1905年續任主編。1906年與趙雲石、謝籟軒等詩友創 「南社」,並於《臺南新報》發表〈臺灣詩界革命論〉闡明「擊缽吟非詩」的觀點,引發臺灣漢文界的筆戰。
沙榮峰
沙榮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沙榮峰,1921年出生於江蘇省江陰縣。原經營布紗業,1953年與夏維堂、張九蔭、張陶然共組聯邦影業公司,負責發行及宣傳業務。1956年與夏維堂成立國際影片公司,沙榮峰擔任總經理,圈內人遂以「國際聯邦」通稱。
曾仲影
曾仲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曾仲影,1922年出生於中國上海,本名曾麒麟。中學於廈門鼓浪嶼就讀由英美教會合辦的英華書院,該校十分重視音樂教育,因此奠定了音樂發展的基礎。1941年,中學畢業後,進入廈門大學就讀歷史系。1946年2月來到台灣,考上台灣廣播電台,擔任閩南語新聞播音員,也製播廣播劇。
李玉芬
李玉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玉芬(1938 - 2021)為資深演員、配音員。她1938年4月1日出生於彰化,就讀彰化女中時期對歌舞產生濃厚興趣,頗有天分,唱跳俱佳。1957年李玉芬投考玉峯影業公司的「演員訓練班」,成為第一期學員,同期入取的有張美瑤、吳東如等人。
林茂生
林茂生
國立臺灣圖書館
林茂生,1887-1947年,字維屛,號耕南,臺南人。父親為南部基督長老教會長老林燕臣(前清秀才),母親林郭寬,妻子林王采蘩,育有5子1女。
文夏
文夏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文夏,1928年5月20日生於台南,本名王瑞河,曾以筆名愁人為日本歌曲改編的台語歌填詞。五歲加入台南聖教會唱詩班,展露歌唱天份。國小畢業後,遠赴日本東京就讀中學,拜入日籍知名音樂家宮下常雄門下學習聲樂、作曲、鋼琴和吉他演奏。三年後返台,就讀台南高商時曾和前奇美總裁許文龍合組樂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