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1267個藏品
冠帶巷
冠帶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原為前清山東巡撫王璉的客房廳院,為接待官員之用,院落寬大。民國22年秋,殷墟第8次發掘開始前,袁家花園團址被駐軍佔領,發掘團與駐軍直接交涉無效後,又與專員公署交涉,於是公署另覓城內冠帶巷26號供發掘團當作團址。
西北岡HPK1185探溝之盜掘坑
西北岡HPK1185探溝之盜掘坑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四年春,西北岡第二次發掘,HPK1185探溝之盜掘坑及工作狀況(東→西)。
袁家花園
袁家花園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又稱洹上村平民公園。民國17年馮玉祥主持河南省政指令,洹上村袁世凱故居充公,住宅部分創辦安陽高級中學,花園部分改為平民公園。
洹水學校
洹水學校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殷墟第十三次發掘時,發掘團因小屯村中的孩童沒有學校可供上課,為了替村民解決教育問題所創設的一間工人子弟學校。如今洹水學校舊址為安陽小屯小學。
帶填硃卜辭龜腹甲
帶填硃卜辭龜腹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刻有甲骨文數十字。刻字有填墨。本版內容是卜問農作物是否有好收成的刻辭,"韋"是貞人名。而本版值得注意的是,有部份刻辭直接刻在卜兆上,也就是所謂的"犯兆"。
西北岡遺址田野照片
西北岡遺址田野照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四年秋,西北岡第三次發掘,HPKM1500:113石牛、虎、龍。 「殷墟出土器物選粹」收錄
太魯閣國家公園田野照片
太魯閣國家公園田野照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太魯閣(TRK)國家公園人文史蹟調查,太魯閣口:四個泰雅族老婦;《太魯閣國家公園人文史蹟調查》圖版2:5;陳仲玉先生拍攝;1984-12-18。 
龜背甲卜辭
龜背甲卜辭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帶填硃卜辭龜腹甲
帶填硃卜辭龜腹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帶卜辭龜腹甲殘片
帶卜辭龜腹甲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董作賓
董作賓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董作賓(1895-1963)原名作仁,字彥堂,號平廬,河南南陽人。 1923至1924年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研究生;1925至1927年先後在福建協和大學、河南中州大學及廣州中山大學擔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
帶卜辭龜腹甲
帶卜辭龜腹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本版為一雙刀刻的卜辭,比單刀刻卜辭更接近筆寫的原貌。內容是卜問祭祀、祈雨之事。
帶卜辭龜腹甲
帶卜辭龜腹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獸骨卜辭殘片
獸骨卜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龜甲卜辭殘片
龜甲卜辭殘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帶卜辭龜腹甲
帶卜辭龜腹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殷王武丁時期的甲骨。卜問武丁皇后婦好分娩的事。從生產的日子推測吉凶性別。
帶卜辭龜腹甲
帶卜辭龜腹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殿試小金榜(道光27年4月25日)
殿試小金榜(道光27年4月25日)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道光二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策試天下貢士許彭壽等二百三十一名殿試小金榜。殿試揭曉的榜式叫金榜,有大、小金榜之分。小金榜是繕寫大金榜時,別寫一榜,為進呈皇帝閱覽之用。本榜共記載了張之萬等二百三十一名考中進士的人員姓名、名次以及籍貫。
乾隆二十四年廣西鄉試題名錄
乾隆二十四年廣西鄉試題名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科廣西鄉試題名錄
康熙五十二年萬壽科武會試第三場題目
康熙五十二年萬壽科武會試第三場題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康熙五十二年萬壽科武會試第三場題目為可使有勇且知方動之以禮撫之以仁論二道及練兵覈餉弭盜安民策一道
吏部為科場舞弊事
吏部為科場舞弊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題覆內閣中書張位等不留心稽察以致韓五等三場聯號作弊照例革職又署順天府治中許學歐等照失察書役舞文弄法例降二級調用
嘉慶六年武會試錄
嘉慶六年武會試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嘉慶六年辛酉恩科武會試錄
禮部為查出鄉試夾帶亂號生員事
禮部為查出鄉試夾帶亂號生員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移會稽察房貴州巡撫嵩溥奏為綏陽縣學生員王煒夾帶文字當場搜出照例禠革枷責又查出亂號之貴筑縣學生員李淳等當即照例扶出封門所有鄉試監臨事竣查無弊竇
康熙四十七年福建武舉鄉試錄
康熙四十七年福建武舉鄉試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康熙四十七年福建武舉鄉試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