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53個藏品
你從那裡來
你從那裡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傳統詞曲
歡送入伍
歡送入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歡樂歌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傳統詞曲
美好的日子
美好的日子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這個酒
這個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打結了
打結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海洋之聲
海洋之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晉陽宮(三)
晉陽宮(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晉陽宮(四)
晉陽宮(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加拉瓦嘿
加拉瓦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六龜鄉荖濃村平埔族傳統詞曲 潘曾尉和潘梁桃過去都參加過跳戲的儀式,雖然當時年少的潘曾尉,尚無資格擔任「向頭」的職務,但她還是依稀記得kalawahe的片段,她共演唱了13段。
那魯哇魯灣
那魯哇魯灣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送君入伍
送君入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月光舞曲
月光舞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從石頭裡面抓魚蝦
從石頭裡面抓魚蝦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描述在溪裡捉魚蝦的情形。鄒族非常懂得享受,一切取自大自然,尤其居住楠梓仙溪畔的kanakanavu善於在溪流間活動,早已對水中生物的習性暸若指掌,有時不用任何工具即可豐收。此曲簡單易懂,全曲分成三段,是一首相當討人喜愛的童謠,可以合唱或獨唱來演唱。
童謠─孩子卜卦歌及搔癢歌
童謠─孩子卜卦歌及搔癢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謠描述小孩在家等待父母回家的心境;拿些乾芒草,用特殊綁法綑成一把,握在掌中,然後把芒草一面搗碎放在地上的木炭,口中一面唸著此曲,如果芒草鬆動則表示母快回來了﹔如果無動於衷則否,那就要再等,再做一次,直到孩子安心為止。雖然是遊戲,但極富卜卦的意味。
童謠─釣蜻蜓及數數歌
童謠─釣蜻蜓及數數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童謠─問候歌
童謠─問候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三民鄉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簡單的問答歌,為對唱形式,適合初學語言的孩子吟唱,歌詞中的「地名」和「做何事」可隨時更改,是在路上相見時互相問候的歌曲,或互相考驗對方反應能力的歌。
童謠-公雞喔喔叫
童謠-公雞喔喔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籐橋之戀
籐橋之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是描述一位年青人,原本要與女朋友約會,沒想到在途中的籐橋上,遇到了一位一見如故的新朋友,兩人就在橋上聊天、喝酒,到天亮想要去赴約,就是走不出這座籐橋,後來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已經醉了。本曲是正宗的古諷,於日常生活若有所感才唱。
快樂相見歌
快樂相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是描寫第一次相見的朋友,從歡聚進而了解對方,並且希望朋友能偶爾再來拜訪,哪怕是從遙遠的地方而來,也要通宵達旦。此曲不分老少、男女均可唱,曲調較輕鬆(快),是一首舞曲,用於歡聚時演唱。
取笑歌
取笑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是在日常生活中,取笑那些不會背籠子(即不常工作者)、不會穿衣服、穿鞋子的人,用以惕勵族人要有良好的行為。有時對唱,互相漏氣求進步;有時合唱、獨唱用以勸世,是男女老少在聚會時都可吟唱的歌曲。
誇功宴
誇功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在梅蘭村的誇功宴(Malastapan)當中,我們看到了征帥一一地請每一位勇士,來敘述各人的功績,而他自己卻省略不提,這也是誇功宴(Malastapan)當中相當奇特的現象之一。
搖籃曲
搖籃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重唱搖籃曲,只剩少數老人會唱。歌中描述一個祖父很想抱別人的小孩逗弄,他自己是工友,孫子的名字叫ulinga。
作法
作法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