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南章

錢南章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作曲家|
錢南章 (1948生),作曲家,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常熟縣,1949年隨家人來臺。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主修鋼琴;後留學德國慕尼黑音樂學院,主修理論作曲。1978年返國後,曾任教於中國文化學院,並於1989年專任於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直至2013年退休。曾經獲得五次金曲獎非流行音樂類的最佳作曲人獎,更得到國家文藝獎的肯定。代表作品有:合唱管弦樂《馬蘭姑娘》(1995)、《佛教涅槃曲》(2001)、合唱組曲《我在飛翔》(1999)、交響曲《那魯灣》(2006)等。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錢南章
其他名稱
英文名: 

CHIEN Nan-Chang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內容描述

|作曲家|
錢南章 (1948生),作曲家,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常熟縣,1949年隨家人來臺。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主修鋼琴;後留學德國慕尼黑音樂學院,主修理論作曲。1978年返國後,曾任教於中國文化學院,並於1989年專任於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直至2013年退休。曾經獲得五次金曲獎非流行音樂類的最佳作曲人獎,更得到國家文藝獎的肯定。代表作品有:合唱管弦樂《馬蘭姑娘》(1995)、《佛教涅槃曲》(2001)、合唱組曲《我在飛翔》(1999)、交響曲《那魯灣》(2006)等。

CHIEN Nan-Chang (born 1948) is a composer born in Jiangsu, China who came to Taiwan with his family in 1949. Chien graduated from the Chinese Culture Academy (the present-day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majoring in piano, and later studied at the Munich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 majoring in composition. After returning to Taiwan in 1978, Chien taught at his alma mater, and later on became a full-time faculty member at the Department of Music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the Arts (the present-day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until his retirement in 2013. He is a four-time recipient of the Golden Melody Award for Traditional Arts and Music in the Best Composer category, as well as having received the National Cultural and Arts Award. Chien’s key works include The Maiden of Malan for Orchestra and Chorus (1995), Buddhist Requiem (2001), the chorus suite, I am Flying (1999) and Symphony No.2 Nanuwan for solo voices and orchestra (2006).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獲獎: 

黃自作曲創作獎

獲獎: 

中山文藝創作獎

獲獎: 

第九屆音樂類國家文藝獎

獲獎: 

第十六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

獲獎: 

第八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

獲獎: 

第九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

生平: 

「快樂兒童」的影響
1948 年 6 月 8 日出生江蘇省;1949 年,舉家遷到臺北,居住在臺糖宿舍;1954 年,就讀老松國小。由於小時候沒有電視,聽收音機是大家的休閒娛樂,錢南章每天傍晚都會收聽中國廣播公司播出「快樂兒童」的節目。有一次他們要招考十位小朋友,因為他喜歡隨著收音機哼哼唱唱,家人起哄要他去報名,最後也幸運的被錄取;從此,錢南章就常常到二二八公園去上中廣「快樂兒童」的節目。由於他的童音非常嘹亮,常被叫起來唱一段歌,回家後家人都會稱讚誇獎一番,這是他第一次課堂外的音樂學習,也是激勵他走向音樂路的原因之一。

與合唱團的緣分
1960 年,考取建國中學初中部的夜間部,開始參加梁篤敬組成的「中國少年合唱團」,除了練唱還辦夏令營,有一次還和來臺演唱的「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在臺北「自由之家」舉行交流晚會。1963 年,進入板橋高中,在學時參加過板中合唱團及管樂隊,吹奏中音喇叭。高一分組時,家人授意他要選理組;到高二時,錢南章想報考音樂系,就自行轉到文組,最後由母親將他送去師大音樂系名師張彩湘那正式學琴,同時也加入「YMCA 少年合唱團」。1966 年,考取文化大學音樂系,主修鋼琴,師事石嗣芬、藍敏惠、張彩湘。在這期間,他也參加許斌碩指揮的「大專頌音合唱團」,它與「YMCA 少年合唱團」後來合併為「頌音合唱團」,並在這裡認識他的妻子賴美貞。

啟發德國夢
1967 年,甫從德國回來的劉德義敎他和聲學,引發他作曲的興趣,遂私下隨劉德義學習,且受到劉德義的影響,錢南章便計畫日後到德國學作曲,並開始學習德文。1970 年大學畢業後,在中壢龍潭服一年兵役,是最後一屆免試的第十九屆預備軍官。退伍後,在臺北市雙園國民中學擔任一年音樂教師。之後,回母校文化大學音樂系當一年助教。期間認識一位德文系老師克萊恩 (Heinz Klein),且隨他學習德文。最後順利申請到德國慕尼黑音樂學院的考試資格。1973 年,在劉德義的推薦下,順利考取德國慕尼黑音樂學院 (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München),主修作曲,師事柯意爾邁爾教授 (Prof. Wilhelm Killmayer)。1977 年起,錢南章陸續在慕尼黑作曲家協會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Verband Münchener Tonkünstler im VDMK) 定期舉辦的現代音樂發表會中,發表作品,包含鋼琴三重奏《手腳並用》(9 首極短篇)、弦樂四重奏《小河淌水》、《十兄弟》(中國民間童話)。以及在達姆史塔 (Darmstadt) 舉辦的國際現代音樂夏令營,發表作品及論著《孤兒行》與弦樂四重奏《小河淌水》。

作品屢獲嘉獎
1978 年,錢南章結束德國學業返臺,受聘於文化學院音樂系;1989年,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作曲上受到柯意爾邁爾的影響:「尋找自己」、「不一定要做一個德國作曲家」。於是他開始嘗試摸索在西方現代音樂及我們的傳統音樂當中,尋找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同年以作品《詩經五曲》獲得中山文藝創作獎。1997 至 1998 年,連續以《擊鼓》、《馬蘭姑娘》獲得第八及第九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2002 年,則以《佛教涅槃曲》得到第十三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2005 年,《號聲響起》獲得第十六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同年,也榮獲第九屆音樂類國家文藝獎。其作品豐富,尤其以室內樂的創作最多,經常在世界各地演出。

領域: 

作曲家

性別: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48.06.08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江蘇常熟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M066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