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南巡駐蹕圖

乾隆南巡駐蹕圖

作者
林天人,錢維城
典藏者
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
圖題〈乾隆南巡駐蹕圖〉,全冊23 頁裝幀,絹本彩繪;各圖均注圖題,部分圖面加注文字說明南巡時間、景色及內容。全部構圖均融合傳統山水畫的巧思,花木、庭園構圖清新、柔和,遠、近山形以皴法描繪,建築物的描繪明顯呈現立體俯瞰的宮廷建築繪製的技巧。
乾隆在位60 年(1736-1796),先後於16年(1751)、22 年(1757)、27 年(1762)、30 年(1765)、45 年(1780)及49 年(1784)計六次南巡。按清制皇帝巡幸或謁陵,經臨禦道與駐蹕所在,所屬地方或嚮導處官員須先擬妥路程規劃,繪圖奏呈禦覽;依巡幸程站,分段繪製,詳載站程起迄、臨幸地點、道裏、距離,州縣沿革、史跡源流、山川名勝、尖營行宮與駐蹕範圍、位置等(鄭永昌,〈乾隆南巡紀程圖〉,《故宮文物月刊》,300 期)。本套圖即高宗南巡的駐蹕行宮圖。
駐蹕行宮23 處,圖中題署分別為:1. 靈巖山行宮(蘇州)、2. 惠濟祠(淮安府清河縣祠,臨大堤)、3. 陳家莊行宮(桃源縣)、4. 桂家莊行宮(清河縣)、5. 林家莊行宮(桃源縣)、6. 漢府(江寧府會城東,為織造機局)、7. 虎丘座落(蘇州)、8. 順河集行宮(宿遷縣運河東遙堤旁)、9. 慧因寺(揚州,舊為舍利禪院)、10. 鄧尉山(蘇州府西南70 裏)、11. 水竹居(揚州)、12. 高詠樓(揚州)、13. 朝天宮(揚州冶城)、14. 法凈寺(揚州古棲靈寺,又稱大明寺)、15. 高旻寺行宮(揚州城南15 裏,地名三汊河)、16. 靈穀寺(江寧府鍾山東南)、17. 龍潭行宮(句容縣西北80 裏)、18. 雞鳴山(江寧府城東北)、19. 河神廟(清江縣攔黃壩)、20. 鄧尉山座落(蘇州)、21. 江寧行宮(江寧織造廨署)、22. 康山(揚州)、23. 龍泉莊行宮(宿遷縣)。各行宮所在地點大抵在蘇州至宿遷的運河河段。
全圖繪製時間,或在第四次後到第五次行幸間;其次圖繪與圖說分別在不同時間與成於不同手筆或為後人再摹錢維城舊作。按本圖冊最後「龍泉莊行宮」右下落款「臣錢維城恭繪」;錢維城(1720-1772)逝於乾隆37 年,當不可能再題同圖「皇上四幸江南皆於此地恭設營盤以供駐蹕,43 年(1778)奏奉諭旨改建座落數宇,可省駝運大城之煩,樸素渾堅不事華餙(飾),蓋仰體我聖主崇儉務實之天心雲」等等;另「桂家莊」圖與「林家莊」圖均雲「前此四屆……皆駐蹕,今次奏請改建」等。因此,判斷全部圖繪當完成於第五次行幸之際。
錢維城,字幼安,一字宗磐,號紉庵,一號茶山,又號稼軒,謚文敏。清江蘇武進(今江蘇常州)人。乾隆十年(1745)一甲一名進士,累官至刑部左侍郎。工繪事,擅書法。著有《茶山集》(《清史稿》,卷305,〈錢維城傳〉)。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乾隆南巡紀程圖》(平圖020803-020818)、〈石門鎮北第二站至海寧縣塘棲鎮大營道裏圖說〉(平圖020819)、〈塘棲鎮第三站至省城內行宮道裏圖說〉(平圖020820)、〈海寧陳園第四站至省城內行宮道裏圖說〉(平圖020821)及美國國會圖書館藏〈安瀾園至尖山起座道裏圖說〉(gm 85693767)、〈安瀾園至杭州府行宮道裏圖說〉(gm 2002626740)、〈浙江省垣坊巷全圖〉(gm 71005032)、〈浙江省垣水利全圖〉(gm 89691149)對應參考。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乾隆南巡駐蹕圖
其他名稱
其他名稱: 

Views of the Imperial Resting Places along the Grand Canal

典藏者
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
內容描述

圖題〈乾隆南巡駐蹕圖〉,全冊23 頁裝幀,絹本彩繪;各圖均注圖題,部分圖面加注文字說明南巡時間、景色及內容。全部構圖均融合傳統山水畫的巧思,花木、庭園構圖清新、柔和,遠、近山形以皴法描繪,建築物的描繪明顯呈現立體俯瞰的宮廷建築繪製的技巧。
乾隆在位60 年(1736-1796),先後於16年(1751)、22 年(1757)、27 年(1762)、30 年(1765)、45 年(1780)及49 年(1784)計六次南巡。按清制皇帝巡幸或謁陵,經臨禦道與駐蹕所在,所屬地方或嚮導處官員須先擬妥路程規劃,繪圖奏呈禦覽;依巡幸程站,分段繪製,詳載站程起迄、臨幸地點、道裏、距離,州縣沿革、史跡源流、山川名勝、尖營行宮與駐蹕範圍、位置等(鄭永昌,〈乾隆南巡紀程圖〉,《故宮文物月刊》,300 期)。本套圖即高宗南巡的駐蹕行宮圖。
駐蹕行宮23 處,圖中題署分別為:1. 靈巖山行宮(蘇州)、2. 惠濟祠(淮安府清河縣祠,臨大堤)、3. 陳家莊行宮(桃源縣)、4. 桂家莊行宮(清河縣)、5. 林家莊行宮(桃源縣)、6. 漢府(江寧府會城東,為織造機局)、7. 虎丘座落(蘇州)、8. 順河集行宮(宿遷縣運河東遙堤旁)、9. 慧因寺(揚州,舊為舍利禪院)、10. 鄧尉山(蘇州府西南70 裏)、11. 水竹居(揚州)、12. 高詠樓(揚州)、13. 朝天宮(揚州冶城)、14. 法凈寺(揚州古棲靈寺,又稱大明寺)、15. 高旻寺行宮(揚州城南15 裏,地名三汊河)、16. 靈穀寺(江寧府鍾山東南)、17. 龍潭行宮(句容縣西北80 裏)、18. 雞鳴山(江寧府城東北)、19. 河神廟(清江縣攔黃壩)、20. 鄧尉山座落(蘇州)、21. 江寧行宮(江寧織造廨署)、22. 康山(揚州)、23. 龍泉莊行宮(宿遷縣)。各行宮所在地點大抵在蘇州至宿遷的運河河段。
全圖繪製時間,或在第四次後到第五次行幸間;其次圖繪與圖說分別在不同時間與成於不同手筆或為後人再摹錢維城舊作。按本圖冊最後「龍泉莊行宮」右下落款「臣錢維城恭繪」;錢維城(1720-1772)逝於乾隆37 年,當不可能再題同圖「皇上四幸江南皆於此地恭設營盤以供駐蹕,43 年(1778)奏奉諭旨改建座落數宇,可省駝運大城之煩,樸素渾堅不事華餙(飾),蓋仰體我聖主崇儉務實之天心雲」等等;另「桂家莊」圖與「林家莊」圖均雲「前此四屆……皆駐蹕,今次奏請改建」等。因此,判斷全部圖繪當完成於第五次行幸之際。
錢維城,字幼安,一字宗磐,號紉庵,一號茶山,又號稼軒,謚文敏。清江蘇武進(今江蘇常州)人。乾隆十年(1745)一甲一名進士,累官至刑部左侍郎。工繪事,擅書法。著有《茶山集》(《清史稿》,卷305,〈錢維城傳〉)。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乾隆南巡紀程圖》(平圖020803-020818)、〈石門鎮北第二站至海寧縣塘棲鎮大營道裏圖說〉(平圖020819)、〈塘棲鎮第三站至省城內行宮道裏圖說〉(平圖020820)、〈海寧陳園第四站至省城內行宮道裏圖說〉(平圖020821)及美國國會圖書館藏〈安瀾園至尖山起座道裏圖說〉(gm 85693767)、〈安瀾園至杭州府行宮道裏圖說〉(gm 2002626740)、〈浙江省垣坊巷全圖〉(gm 71005032)、〈浙江省垣水利全圖〉(gm 89691149)對應參考。

物件類別
地圖
其他內容描述
徵引書目: 

鄭永昌,〈乾隆南巡紀程圖〉,《故宮文物月刊》,300 期。
《清史稿》,卷305,〈錢維城傳〉。

數量: 

23 幀

板式類型: 

絹本彩繪冊頁

材質: 

絹本

色彩: 

彩色

語文: 

漢文

尺寸: 

畫心33×25.5公分、版框40×29.5公分

作者
資料撰寫: 
林天人
作者: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清乾隆30年至45年(1765-1780)
創建地點
典藏地點: 
英國
描繪地點: 
蘇州 靈巖山行宮
描繪地點: 
淮安府 清河縣祠 惠濟祠
描繪地點: 
桃源縣 陳家莊行宮
描繪地點: 
清河縣 桂家莊行宮
描繪地點: 
桃源縣 林家莊行宮
描繪地點: 
江寧府
描繪地點: 
蘇州 虎丘
描繪地點: 
宿遷縣 順河集行宮
描繪地點: 
揚州 慧因寺
描繪地點: 
蘇州府 鄧尉山
描繪地點: 
揚州 水竹居
描繪地點: 
揚州 高詠樓
描繪地點: 
揚州 冶城 朝天宮
描繪地點: 
揚州 法凈寺
描繪地點: 
揚州 高旻寺行宮
描繪地點: 
江寧府 靈穀寺
描繪地點: 
句容縣 龍潭行宮
描繪地點: 
江寧府 雞鳴山
描繪地點: 
清江縣 河神廟
描繪地點: 
蘇州 鄧尉山
描繪地點: 
江寧行宮
描繪地點: 
揚州 康山
描繪地點: 
宿遷縣 龍泉莊行宮
識別碼
A104000036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