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水能

謝水能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原住民音樂家|
謝水能 (Gilegilau Pavalius),排灣族雙管鼻笛藝師、製笛師、鼻笛音樂創作者;1950 年生於屏東泰武鄉平和村,又名比悠瑪部落。致力鼻笛音樂推廣與傳習,曾受邀至臺灣各地與歐洲演出,也任教於各國小指導鼻笛,培育下一代鼻笛人才。不僅名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現存鼻笛人才名錄」,也在 2011 年獲選為文建會指定「重要傳統藝術排灣族雙管鼻笛保存者」,即俗稱的「人間國寶」。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謝水能
其他名稱
英文名: 

Xie Shui-Neng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內容描述

|原住民音樂家|
謝水能 (Gilegilau Pavalius),排灣族雙管鼻笛藝師、製笛師、鼻笛音樂創作者;1950 年生於屏東泰武鄉平和村,又名比悠瑪部落。致力鼻笛音樂推廣與傳習,曾受邀至臺灣各地與歐洲演出,也任教於各國小指導鼻笛,培育下一代鼻笛人才。不僅名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現存鼻笛人才名錄」,也在 2011 年獲選為文建會指定「重要傳統藝術排灣族雙管鼻笛保存者」,即俗稱的「人間國寶」。

灣族雙管鼻笛保存者」,即俗稱的「人間國寶」。
XIE Shui-Neng (Gilegilau Pavalius) is a well-known performer and teacher of the traditional double-tube nose flute of the Paiwan aboriginal tribe, as well as a famous nose flute maker and composer of music for the nose flute. Xie was born in 1950 in Pingho Village in Pingtung County's Taiwu Township. Xie has devoted his life to promoting and disseminating the traditional double-tube nose flute. He performs throughout Taiwan and Europe. He teaches children how to play the double-tube nose flute at many elementary schools, develop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nose flute players. He is listed on the official list of double-tube nose flute performers at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Traditional Arts and was select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Traditional Art Preserver, making him a national treasure in Taiwan.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生平: 

困苦幼年聞笛聲
謝水能 (Gilegilau Pavalius) 幼年時,部落位於大武山中,生活艱困,從萬安國小平和分校畢業後即必須工作,學業中斷是他長久以來的遺憾。謝水能五歲時曾接觸過鼻笛,產生了好奇心,但無人指導。成年後,經人介紹認識鄭美蘭,兩人於 1974 年結婚,因鄭家為貴族,依排灣族制度進入鄭家生活。當時已是鼻笛重要演奏者的岳父鄭尾葉 (Tsamak Paqalius) 演奏鼻笛時,他都仔細在旁聆聽,漸漸耳濡目染而無師自通。岳父發現之後,也認為鼻笛技藝需要傳承,而進一步指點。謝水能認為在學習鼻笛的過程中,除了感冒鼻塞吹不出來,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或障礙,但因身強體壯少生病,倒也較難遇到這類狀況。

頭角終露展長才
2001 年,在胡臺麗、錢善華、賴朝財合著之《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一書當中,謝水能被列入「現存鼻笛人才名錄」之中。同年 12 月協助錄製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計畫《排灣族平和聚落的音樂》當中鼻笛音樂部分。2007 年,錄製了 CD《sepiuma 唱情歌》,由屏東縣臺灣原住民文化研究委員畫發行,該專輯除歌唱部分於 2008 年入圍第 19 屆金曲獎「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之外,也獲得「最佳傳統音樂專輯獎」。2007 年 10 月,法國市立巴黎劇院經理 Jacques Ervan 到平和部落欣賞謝水能鼻笛表演。國內重要演出包括 2008 年屏東縣文化局「金曲之夜」音樂會、2009 年「恆春國際民謠音樂節」、2010 年臺北市郵政博物館「貴族的饗宴──排灣族傳統歌謠」音樂會,以及 2011 年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亞太傳統藝術節」等等。為了到國際上推廣排灣鼻笛,曾與吳榮順教授同行,到歐洲荷蘭、比利時、法國等地演出。然而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在臺灣宜蘭的表演,除了九彎十八拐的蜿蜒路途之外,與來自二十餘國表演者共聚一堂用餐的生活經驗也令他難以忘懷,但因語言隔閡,無法進一步交流而深感遺憾。

傳承創新盼新血
謝水能的演奏與前輩的不同之處,在於鼻笛音樂的現代化,以及鼻笛音樂的創作。在演出時,偶爾會加上古謠演唱,妻子與岳母經常擔任此類演出中的演唱者。除了演奏較難吹奏的傳統圓管鼻笛之外,也傳承了岳父鄭尾葉先生的改良型細孔鼻笛。哀怨淒涼的音樂較少出現。謝水能強調,有些人在書中讀到排灣族鼻笛表達哀思的文句,常誤認為往生出殯用的功能,但鼻笛演奏是用來安慰逝者家屬,以獲得內心平靜的音樂。這一點,在他的樂曲創作中也可見到,如《回憶岳父鄭尾葉鼻笛吹奏》一曲。另外,為了進行鼻笛吹奏傳習,他會創作一些樂曲以簡譜寫下,供學生練習。謝水能推廣與傳承鼻笛演奏外,本身即為優秀的鼻笛製作者,從砍竹子到製笛都自己來,居家旁設有工作室製作鼻笛。

針對鼻笛文化的推廣與傳承,謝水能想做的事還有很多很多,但遺憾自己書念得不夠,語言表達能力不好,頗感心有餘而力不足。他認為音樂基礎能力佳的學生,傳習鼻笛會學得快又好,期望有更多喜愛鼻笛的學子加入傳承行列。另一方面,他也期待有更多鼻笛的創作出現,為鼻笛曲目注入更多新的生命與靈魂。

領域: 

原住民音樂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50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屏東泰武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M091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