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鎏金長尾鳥紋華鬘
典藏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
華鬘是一種懸掛在寺廟佛堂中的裝飾性佛具。這件華鬘為銅制,表面進行了鍍金處理。外框呈寬扁的團扇形。外框內側則以透雕和線刻手法雕刻出花卉唐草紋樣,還有兩隻充滿立體感的長尾灰喜鵲彼此相對。這種花名為寶相花,是一種傳說中的花朵,在日本佛教美術作品中十分常見。華鬘中央還帶有繩結狀裝飾。這種寶相花和唐草的表現於十一世紀至十二世紀的日本平安時代迎來巔峰期,但相比之下,這件華鬘上的寶相花和唐草則顯得有些形式化。不過其精巧的透雕技術仍然值得好評。
華鬘這兩個字的原本含義為「花卉發飾」。在佛教的起源地印度,自古以來就有著用線繩串綴花朵戴在身上或掛到建築物上加以裝飾的風俗。這種風俗後來到了佛教中,則用於將佛像裝點得更加莊嚴。在把原意為「花飾」的古代印度語翻譯成中文時,翻譯者根據其含義而選用了「華鬘」二字。可能是為了能夠長久保存,作為佛教裝飾品的華鬘開始使用布料、木材、動物皮或金屬等進行製作,而非鮮花。在日本,華鬘的製作從奈良時代之後開始盛行,不僅有被指定為日本國寶或重要文化財等的古代華鬘,還有一些至今仍在寺院中實際使用的華鬘,從這一點來看,華鬘的存世數量應該相當之多。其中也有一些用木材或皮革製作的彩色作品,或花環狀的作品,但現存的大多數華鬘都還是像這件作品一樣,為銅制鍍金的團扇形,中央帶有繩結式裝飾。據考證,這種裝飾設計來源於過去串綴鮮花時使用的繩結。
華鬘這兩個字的原本含義為「花卉發飾」。在佛教的起源地印度,自古以來就有著用線繩串綴花朵戴在身上或掛到建築物上加以裝飾的風俗。這種風俗後來到了佛教中,則用於將佛像裝點得更加莊嚴。在把原意為「花飾」的古代印度語翻譯成中文時,翻譯者根據其含義而選用了「華鬘」二字。可能是為了能夠長久保存,作為佛教裝飾品的華鬘開始使用布料、木材、動物皮或金屬等進行製作,而非鮮花。在日本,華鬘的製作從奈良時代之後開始盛行,不僅有被指定為日本國寶或重要文化財等的古代華鬘,還有一些至今仍在寺院中實際使用的華鬘,從這一點來看,華鬘的存世數量應該相當之多。其中也有一些用木材或皮革製作的彩色作品,或花環狀的作品,但現存的大多數華鬘都還是像這件作品一樣,為銅制鍍金的團扇形,中央帶有繩結式裝飾。據考證,這種裝飾設計來源於過去串綴鮮花時使用的繩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