鼉龍鏡

鼉龍鏡

典藏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是一面模仿中國鏡子製成的日本銅鏡。當時的人們相信鏡子能夠除魔驅邪,因此會將鏡子用於祭祀或是作為古墳的陪葬品而與死者一起葬于墓中。同時鏡子的大小也象徵了權力的大小。
雖然這面鏡子的出土地點尚不可知,但其直徑長達三十八‧四公分,尺寸極大,因此想必是作為具有極大權力者的陪葬品而埋葬于與其身份適宜的大型古墳中吧。
大家看到的是映照容貌的鏡面的背面。是否能看到中央的繩鈕周圍有四只蜷成一團的毛毛蟲般的動物呢。這是一種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獸,叫做鼉龍,這面鏡子就是由此得名。其實,這些鼉龍的頭部還重疊描繪了代表中國神靈的半身像。而且鼉龍口中還含著棒狀物品,圖案及其複雜。
其實,中國的鏡子上原本是將鼉龍與神靈的圖案分開來描繪的,而且圍繞著這些圖案的帶狀部分上的八個小四方形都被分成四部分,分別寫有「天、王、日、月」等漢字,但在這面鏡子上,這些都變成了圓形圖案。這是因為這種圖案的起源地——中國的思想和世界觀當時尚未在日本得以固定,而且當時的日本人幾乎都不認字,所以呈現出的圖案就顯得有些混亂。但是作為鏡子來說製作得非常完美,能在這麼大的鏡子上鮮明地描繪複雜的圖案,可見當時日本工人的技術非常高超。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鼉龍鏡
典藏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
內容描述

這是一面模仿中國鏡子製成的日本銅鏡。當時的人們相信鏡子能夠除魔驅邪,因此會將鏡子用於祭祀或是作為古墳的陪葬品而與死者一起葬于墓中。同時鏡子的大小也象徵了權力的大小。
雖然這面鏡子的出土地點尚不可知,但其直徑長達三十八‧四公分,尺寸極大,因此想必是作為具有極大權力者的陪葬品而埋葬于與其身份適宜的大型古墳中吧。
大家看到的是映照容貌的鏡面的背面。是否能看到中央的繩鈕周圍有四只蜷成一團的毛毛蟲般的動物呢。這是一種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獸,叫做鼉龍,這面鏡子就是由此得名。其實,這些鼉龍的頭部還重疊描繪了代表中國神靈的半身像。而且鼉龍口中還含著棒狀物品,圖案及其複雜。
其實,中國的鏡子上原本是將鼉龍與神靈的圖案分開來描繪的,而且圍繞著這些圖案的帶狀部分上的八個小四方形都被分成四部分,分別寫有「天、王、日、月」等漢字,但在這面鏡子上,這些都變成了圓形圖案。這是因為這種圖案的起源地——中國的思想和世界觀當時尚未在日本得以固定,而且當時的日本人幾乎都不認字,所以呈現出的圖案就顯得有些混亂。但是作為鏡子來說製作得非常完美,能在這麼大的鏡子上鮮明地描繪複雜的圖案,可見當時日本工人的技術非常高超。

物件類別
文物
其他內容描述
類型: 
重要性: 

重要文化財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4世紀
識別碼
J-35507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