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埔遺址

營埔遺址

作者
劉茂源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早期營埔村落與渡船頭聚落之間,烏溪堤防以北至鐵道的附近地區。營埔遺址最早在1943年時,由國分直一發現;發現之初,從遺址地表採集得黑陶,隨即認為與中國大陸北方出土的黑陶文化關係密切。因此,1944年間就規畫進行了3次的考古試掘;劉茂源先生也在1947年夏天,從遺址上採集得彩陶和石刀。此後,國分先生更頻繁地差遣當時的學生何廷瑞、張耀錡、宋文薰等造訪遺址。1964年宋文薰教授與張光直教授在此發掘。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何傳坤與劉克竑也在1999年間進行發掘,目前遺址北側多已興建民宅或工廠,故遺址西南側水稻田斷面可見較多遺物,餘者零星散落於耕作地表田埂一帶。
‧ 營埔遺址面積廣大,出土遺物極為豐富,包括:打製石鋤、磨製石鏃、磨製錛鑿形器、磨製石刀、巴圖形磨製石器與磨製斧鋤形器、石錘、砥石、石片器、石核、砍砸器和網墜等。陶器有紅褐色夾砂陶、灰黑色夾砂陶、灰黑泥質陶、繩紋紅陶和彩陶等另可見陶環、陶紡輪、陶珠等。基本上,遺址地層中的堆積屬於距今約3500~2000年前,臺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代表性遺留與文化。
‧ 劉茂源先生僅留存有田野調查的照片,目前附近地區的地表上已難得見到考古文物分布的蹤影。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營埔遺址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描述

‧ 早期營埔村落與渡船頭聚落之間,烏溪堤防以北至鐵道的附近地區。營埔遺址最早在1943年時,由國分直一發現;發現之初,從遺址地表採集得黑陶,隨即認為與中國大陸北方出土的黑陶文化關係密切。因此,1944年間就規畫進行了3次的考古試掘;劉茂源先生也在1947年夏天,從遺址上採集得彩陶和石刀。此後,國分先生更頻繁地差遣當時的學生何廷瑞、張耀錡、宋文薰等造訪遺址。1964年宋文薰教授與張光直教授在此發掘。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何傳坤與劉克竑也在1999年間進行發掘,目前遺址北側多已興建民宅或工廠,故遺址西南側水稻田斷面可見較多遺物,餘者零星散落於耕作地表田埂一帶。
‧ 營埔遺址面積廣大,出土遺物極為豐富,包括:打製石鋤、磨製石鏃、磨製錛鑿形器、磨製石刀、巴圖形磨製石器與磨製斧鋤形器、石錘、砥石、石片器、石核、砍砸器和網墜等。陶器有紅褐色夾砂陶、灰黑色夾砂陶、灰黑泥質陶、繩紋紅陶和彩陶等另可見陶環、陶紡輪、陶珠等。基本上,遺址地層中的堆積屬於距今約3500~2000年前,臺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代表性遺留與文化。
‧ 劉茂源先生僅留存有田野調查的照片,目前附近地區的地表上已難得見到考古文物分布的蹤影。

物件類別
照片
其他內容描述
出處: 

李匡悌、邱鴻霖編撰,《劉茂源博士臺灣考古與民俗學紀念文集:跨世 紀與跨國境的學術傳承》,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2年,頁205-207。

參考文獻: 

何傳坤、劉克竑,《臺中縣營埔遺址發掘報告》,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2006年。

作者
攝影: 
創建地點
採集地點: 
臺中市大肚區營埔里,營埔遺址
貢獻者
捐贈者: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