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馨

素馨

作者
岩崎常正
典藏者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琉球種,在文政年間(日本江戶時期,幕府將軍德川家齊年號之一,1818-1831年)引進江戶(今東京)。小型木本,枝條細如藤蔓,葉似迎春花,較薄,莖上五葉對(輪)生,夏至秋季間於葉間開五瓣白花,形似梔子花但較小,香氣比茉莉更強烈,果似竹子的果實,呈黑色,易發芽但不耐寒,故冬日宜移至地窖栽培。
《正字通》(中國清初著名字典,明末張自烈撰,共12卷)中對於「茗」字的註解:「今廣州素馨花或作那悉茗,段成式又曰野悉蜜出拂林波斯,花五出,白色,不結實」。據宇田川榕庵(1798-1846年,日本江戸後期的蘭學專家)所云,「那悉茗」及「野悉蜜」兩者皆為荷蘭名,應為根據原發音之翻譯字(頁四後頁、頁五前頁)
一種
俗稱「木香花」,據說是由琉球(日本沖繩縣)引進。枝幹似素馨,夏季花簇生,形似迎春花,花瓣尖,黃色,帶有香氣。《盛京通志》(中國清代官方主持編纂出版的地理書)中稱為「探春花」,《灌園草木識》(中國明代藥草學家陳正學撰)中云:「黃素馨終年有花,類似京師黃迎春,亦以花形似素馨而得名,殊無香也」。(頁五前頁)

翻譯:李翊媗;審訂:陳建文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素馨
其他名稱
學名: 

Jasminum floridum Bunge. [素馨-黃素馨]

典藏者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內容描述

[中譯]琉球種,在文政年間(日本江戶時期,幕府將軍德川家齊年號之一,1818-1831年)引進江戶(今東京)。小型木本,枝條細如藤蔓,葉似迎春花,較薄,莖上五葉對(輪)生,夏至秋季間於葉間開五瓣白花,形似梔子花但較小,香氣比茉莉更強烈,果似竹子的果實,呈黑色,易發芽但不耐寒,故冬日宜移至地窖栽培。
《正字通》(中國清初著名字典,明末張自烈撰,共12卷)中對於「茗」字的註解:「今廣州素馨花或作那悉茗,段成式又曰野悉蜜出拂林波斯,花五出,白色,不結實」。據宇田川榕庵(1798-1846年,日本江戸後期的蘭學專家)所云,「那悉茗」及「野悉蜜」兩者皆為荷蘭名,應為根據原發音之翻譯字(頁四後頁、頁五前頁)
一種
俗稱「木香花」,據說是由琉球(日本沖繩縣)引進。枝幹似素馨,夏季花簇生,形似迎春花,花瓣尖,黃色,帶有香氣。《盛京通志》(中國清代官方主持編纂出版的地理書)中稱為「探春花」,《灌園草木識》(中國明代藥草學家陳正學撰)中云:「黃素馨終年有花,類似京師黃迎春,亦以花形似素馨而得名,殊無香也」。(頁五前頁)

翻譯:李翊媗;審訂:陳建文

物件類別
視覺藝術
其他內容描述
出處: 

本草圖譜 8 卷 芳草部

文本全文: 

素馨(そげい) 附錄 ヤスミニユム オドラチツシミユム羅甸 
琉球(日本沖繩縣)種文政年中江戶へ来る小木にして枝細く蔓の如く葉ハ迎春花に似て薄く莖五葉なり對生して夏より秋まで葉の間は五瓣の白花を開く形梔子花に似て小く香氣茉莉なり烈く實ハ竹米(タケノミ)に似て黑色種れバにく生しで寒を恐る冬ハ窑中に藏すべし正字通茗字の註に今廣州素馨花或作ニ那悉茗(ナシンメイ)ニ段成式又曰野悉密出ニ拂林波斯(フツリンハシ)ニ花五出白色不結實という是之宇田川榕按ごとるに那悉茗(ナジメイ)野悉密(ヤジンミツ)共は和蘭名「ヤスメイン」又「ヤスミン」の音を譯する者なり 

一種琉球(里ゅきゅう)こうばハ
俗は木香花と呼ふ琉球(日本沖繩縣)より来るよ云枝幹ハ素馨に似て夏月花族生す其形迎春花に似て花瓣尖りて黃色香氣なし盛京通志は探春花と云是なり明の灌園草木讖は黃素馨終年有レ花頗似ニ京師黃迎春―亦以ニ花形似ニ素馨―得レ名殊無此香也と云

日文辨讀:林玟君

技術: 

刷版套印

主題: 
語文: 

日文

作者
作者: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文政戊子
發行時間: 
大正五年十月八日
識別碼
tfri-612_117_566_v08_08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