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47個藏品
水璉情歌(懷鄉)
水璉情歌(懷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在民國57年間,前任水璉國小校長故李來旺先生,為了鼓勵部振興族群音樂,舉辦了水璉部落創作歌謠比賽,當時有很多愛好音樂的人士參加比賽,結果由楊文生Kedal Alotoc所創作的水璉情歌榮獲第一名。此歌謠屬情歌,曲調與歌詞非常優美動人,後來成為現今人人愛唱的歌謠。
歡樂歌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根據水璉部落前任頭目高賢德說:「這首是屬於sakiraya(撒奇萊雅族)的歌謠。他小時就聽過老人家在工作後,在部落或家庭有喜慶時,配合舞蹈唱出的一首歌謠。」此曲在水璉部落目前只有7、8歲以上的老人才會唱。
那魯灣之歌
那魯灣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歌謠樂種屬通俗歌謠,此曲通常是在部落或家庭歡樂、喜慶及工作結束後同樂時所吟唱的歌謠。此曲雖然無實質意義,但大家會隨旋律高興的跳舞歡唱。此歌謠可以用輪唱方式來唱。
旱田除草歌
旱田除草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紀念歌袓先歌
紀念歌袓先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阿美族起源傳說很多,說法都不同,到目前為止沒有確實的說法。這首是屬港口部落的起源歌謠,根據耆老賴玉金女士的口述,這個歌謠的歌詞原是袓先的口傳故事,再由陳精志(potong)先生編成一首歌詞,邱愛麗kalitin則用一首Sapilalik流放木材的工作歌謠旋律,配上此歌詞的一首歌謠。
樂和第七首
樂和第七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娛靈的歌曲,當群靈降臨祭場,每個人在邊舞邊歌,旋轉的圓圈中,一一向圈內無形的群靈巡禮,在不同的角落,再三強調,自己在此獻祭的真確性,尋求與群靈的合諧,以達到祭儀的目的。
樂和第二首
樂和第二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豐年祭為了向天上群靈表明場域之目的,及告知諸靈,請祂們降臨,供部落居民獻祭,主要是喚靈下來。
樂和第五首
樂和第五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以祭天上群靈為目的,一次又一次表示「是我,我在這裡」,以宣告式的承諾,說明自己做祭一的虔敬與絕對,把娛神的祭儀氣氛叉往上提升。
樂和第三首
樂和第三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對天上群靈說明,是我在此祭祢們,並表白還有其他人一起祭,突顯了集體性的祭儀,彰顯祭儀以「祭」群靈為目的的事實。
樂和第六首
樂和第六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又再一此強調每一個人都在天地間,為了向群靈獻祭而在同一個地方集體獻祭,堅定的口吻,一次又一次的向群靈證明,是我,我在這裡。
樂和第四首
樂和第四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娛靈之歌曲,乃群靈降下來後,為了表白祭的目的,以及祭的人是誰,是處在於靈互動的靈域,對天上靈群表明,我之所以在此,是為了祭祢。
樂和第一首
樂和第一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部落豐年祭唱的歌,主要是對著天做宣告式的承諾「是我,我在這裡」以表示自己的存在。 譯詞:在天上的靈啊,我在此對天呼喚,群靈和我們同在,天上的靈啊是我在此,向著天的是我,是我在這裡,在此的是我對著天上的靈是我們,是我,我在這裡。
樂和第十首
樂和第十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拜訪之歌」是豐年祭期間到每一家去討酒喝時唱的,並非只為了喝酒,而是為此家戶的祖靈及已故家人的靈,一起共享可建構靈與靈間之路的酒,表示大家都在一起,為此戶之靈娛靈,上一段乃老人未喝酒前坐下來唱的歌。下一段則是以坐下來的老人邊喝邊唱的歌曲,通常會配合節奏有身體律動。
樂和第九首
樂和第九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表白向天地之間群靈獻祭的是我,再強調自己存在的事實,為了一年一次群群靈相遇的日子而落淚,群靈中有已故的家人之靈、祖靈….等令人思念的親人,因勾起昔日情境與情緒而傷心落淚,除此也強調宴靈的目的,說出為群靈準備飯與祭品的心意,並強調是我在此為群靈獻祭。
樂和第八首
樂和第八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期待祭完後,有人為了完成祭儀而分享宴靈的米酒,為了珍惜喝到的酒,所以告知大家,經過祭儀的米酒,是有靈氣的,所以喝的數量是有限的,必須以謹慎感恩的心去喝,接著又再一次強調,對祭儀的忠誠度。
春日第三首
春日第三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進入豐年祭會場時唱的歌,唱了此曲就表示豐年祭正式開始。可視為呼喚神靈之歌。 譯詞:天上的群靈啊,向你們祭呀,群靈啊,向上祭祿們呀,祭,祭,我在這兒祭呀,群靈啊,降臨在我這裡,是我,我在這裡啊,在我這裡,是我,我在這裡,祭,祭。群靈啊,下來與我同在一起,是我,我在這裡。
春日第二首
春日第二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patakus」(報訊息/報佳音)到目的地時唱的歌,或整隊伍時唱的。也可以在成年式開始時唱此曲。
春日第一首
春日第一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稱為「patakus」(報訊息或報佳音)即前往鄰近部落報訊息時,在路上邊跑邊唱的歌。 譯詞:天上群靈請降臨到我這裡,群靈啊,是我在天地之間,是我在這裡,是我,是我在這裡。
春日第五首
春日第五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男子唱的歌,女子不可唱,因女子不可參與這天的儀式,乃吃完飯後唱的,主要是祈求群靈降臨,與男子在一起,為部落去穢祈福,使接下來的日子順遂平安。
春日第十首
春日第十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部落的「成年禮」結束後,到爐主家招待年輕人及老人,室內坐著老人,室外有年輕人唱跳著,此曲乃室內老人唱的歌,老人會邊唱邊踏右腳,由於是老人的歌,因此速度不快緩且有力度之呈現。
春日第九首
春日第九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乃另一首「結束之歌」,是男女一起唱跳的歌,牽手方式乃左右間隔一人牽手,節奏由慢漸快,直到累了或快結束,再回到輕緩的節奏,一般仍視領唱者掌控會場的氣氛與秩序。
春日第六首
春日第六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女子專屬的歌曲,部落人又稱之為,「我愛紅娘之歌」,因此是在豐年祭第三天為男女配對時唱的歌。
春日第十一首
春日第十一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豐年祭中,娛靈的場域唱的,是為了已降臨的群靈作巡禮時唱的,邊唱邊跳,曲調淒淒的,令人有落淚的情緒。 譯詞:群靈啊,我們在天地之間祭你們,祭,祭,我在這裡祭,群靈是我,我在祭,我在這裡祭,我在這裡,是我在祭,祭的人是我,我在這裡,是我在祭,祭的人是我。
春日第七首
春日第七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乃呼喚群靈的「喚靈之歌」請群靈降臨接受獻祭,其中標記著「天──地──人」的相互關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