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332個藏品
印度象神木雕(India Ganesha Wooden Sculpture)
印度象神木雕(India Ganesha Wooden Sculpture)
國史館(Academia Historica)
致贈者:印度人民黨(BJP)上議院國會議員訪問團 致贈年代:2009 受贈者:馬英九總統
尼加拉瓜緋紅金剛鸚鵡油畫(Nicaragua Scarlet Macaw Oil Painting)
尼加拉瓜緋紅金剛鸚鵡油畫(Nicaragua Scarlet Macaw Oil Painting)
國史館(Academia Historica)
致贈者:尼加拉瓜總統博拉紐(Enrique José Bolaños Geyer) 致贈年代:2005 受贈者:陳水扁總統 Presented by Enrique José Bolaños Geyer, the President of Nicaragua in 2005
男子短上衣  Men’s Short Upper Garment
男子短上衣 Men’s Short Upper Garment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雅美(達悟)族男子參與重要儀式時,會穿著對襟無領無袖的短上衣,服裝簡單樸實,具傳統方衣系統的特色。本件背面色彩較為鮮豔,正面因為色紋樣浮織於有色麻線上,因而較不明顯,這也是所有雅美族傳統織品的特色。
盛飛魚木盤 Wooden Tray for Flying Fish
盛飛魚木盤 Wooden Tray for Flying Fish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鏟形飛魚木盤為盛放飛魚專用的形制。飛魚在雅美(達悟)族文化中具有神聖的意義,被視為天神賜給族人最好的魚類,因此族人不僅在飛魚的捕捉、處理與烹食上有諸多禁忌,盛裝飛魚的器具也迥異於其他的魚類盛裝器皿,不可與其他食物混合盛裝。
女子瑪瑙玻璃珠串胸飾 Women’s Agate Beads Chest Ornament
女子瑪瑙玻璃珠串胸飾 Women’s Agate Beads Chest Ornament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女子瑪瑙玻璃珠串胸飾為雅美(達悟)族女性長者參加祭儀時盛裝配戴之大型胸飾,以瑪瑙、藍色、紅色、黃色和黑色玻璃珠串成六串珠串,並以四片金屬片固定形狀和做間隔。
籐籃
籐籃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多為泛靈信仰,相信萬物有靈,族內逝者也會成為祖靈繼續保護庇佑親人。本件文物依據邵族「祖靈籃」形式製作而成,僅為教育展示品,未做祭祀用途,而祖靈籃又稱「公媽籃」。位於臺灣中部的邵族,各家皆會設置有祖靈籃,籃內由下而上依序放置祖先、已逝親人留存之傳統服飾,除祭司外不可讓外人碰觸。
椰殼水器 Coconut Shell Water Container
椰殼水器 Coconut Shell Water Container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盛水器為椰子殼製作的取水工具。使用小型椰子在頂端開口,去除內層和外皮而成的小口壺型容器,外側綁上籐編裝飾,開口處綁有一條籐編提帶。
石斧 Stone Axe
石斧 Stone Axe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在鐵器尚未傳入蘭嶼之前,雅美族人(達悟族)無論砍樹或砍草都會石斧作為工具,會取一塊堅硬石頭將兩邊敲碎再以木頭做成手抦,即可成為石斧砍物。
魚刀 Fish Fillet Knife
魚刀 Fish Fillet Knife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魚刀是具有實用切割功能的工具。其刀身扁長,屬單刃刀,尖端微微揚起;柄處刻有橫向波浪紋飾,平均分布於刀柄上,刀柄近末端處漸寬,並有橫向凸起之紋飾。
龍柱
龍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龍柱用以支撐頂蓬,通常一座彩樓有四隻龍柱,但不一定都雕龍,這座彩樓靠近觀眾側的是八仙龍柱,另一對則雕飾鳳鳥。
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鳥金屬藝品(Papua New Guinea Bird of Paradise Metal Handicraft)
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鳥金屬藝品(Papua New Guinea Bird of Paradise Metal Handicraft)
國史館(Academia Historica)
致贈者:各國政要參加亞太經濟合作(APEC)第十四次非正式經濟領袖會議致贈總統禮品,由張代表忠謀代為轉呈。 致贈年代:2006 受贈者:陳水扁總統 Presented by the 14th 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 in 2006
禮芋掘杖 Taro Harvest Ceremonial Stick
禮芋掘杖 Taro Harvest Ceremonial Stick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在雅美(達悟)族社會裡,芋頭既是儀式上的「禮芋」,也是日常主食,因此成為主要作物,作物從開始種植、期間除草到最後收成都是婦女的工作,掘棒就是用來鬆土以便除草後種植作物,到了舉行重要儀式如房屋落成禮而準備禮芋時,女主人便會盛裝持禮棒挖掘芋頭。
陶偶 Earthen Figurine
陶偶 Earthen Figurine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雅美(達悟)族以手指捏造土偶,題材多以生活型態為主。將生動的諸般型態,扼要取其特徵,予以線條化,強調清晰輪廓,捏出質樸而富有拙趣的立體塑像,具有原始藝術的特色。陶偶有純供玩賞的,也有曾因應觀光客需要而作的。
彩繪花鳥大碗
彩繪花鳥大碗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此為一般家庭用碗公,最常見的器用是拿來裝湯。碗內面圖案為一隻鵲鳥立於梅樹枝之上,寓意「喜上眉梢」。先沾取棕色繪枝幹,以濕筆筆尾沾色料來畫,使產生漸層而呈現立體感,再用粉紅彩點出花瓣,後採深藍綠色畫花心及細枝,並在樹幹點上藍色苔點,最後在碗的中央畫上一隻黑色鵲鳥,身向左而回首,鳥口微張,似乎在鳴叫。
SHAWL / 披肩 / Pala slaban ahing
SHAWL / 披肩 / Pala slaban ahing
National Museums of World Culture, Sweden
This shawl was worn on important occasions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a masterpiece by some Seediq weavers today.
王翬《山館閒寂圖軸》
王翬《山館閒寂圖軸》
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王翬《山館閒寂圖軸》 1717年作 絹本水墨 145.9×75.1 cm Wang Hui(1632-1717) Landscape of a Su Dongpo poem Dated 1717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silk
木杵 Wooden Mortar
木杵 Wooden Mortar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在雅美(達悟)族文化中吃小米是具有特殊意義,且主要是由男人用杵臼搗粟米。其原因為族人日常主食是芋薯等根莖作物,例如慶典或是家中有人生病,要打小米贈送給惡魔,病人才可很快復原。因此搗小米多與特殊祭儀有關。
男用背簍
男用背簍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臺灣地理環境為熱帶與亞熱帶氣候,森林植物茂密,生活於此的臺灣原住民族多以自然取得之資源製作生活物件。本件賽德克族男用背簍,材料取自黃藤;採藤、削藤與各式編法技術在不同的族群中,各有其獨特之特色。背簍也為各族群載運背負各類物品的重要工具。
鄒族男子獸牙臂環
鄒族男子獸牙臂環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對於生活技能(如狩獵、墾植)的習得,常常反應在其社會中特殊裝飾的使用權利。本件鄒族男子臂環由獸牙、棉布與人髮組合而成,過去須擁有一定數量狩獵山豬成果或是取得敵人首級的事蹟方得擁有配戴之權利。
湯匙/木匙
湯匙/木匙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飲食習慣多取自周遭環境大自然之給予,相關食器的製作也由自然萬物中取得原料製作。阿美族與卑南族湯匙分別製作自竹與木等材料,強調使用上之實用性質;而另一件魯凱木匙則具有精美的人型雕刻,在該族群中為具有貴族身分方可使用之物件,反映出魯凱族群社會階層的樣貌。
政治受難者陳欽生畢業證書
政治受難者陳欽生畢業證書
國家人權博物館
招財貔貅
招財貔貅
鄭仔寮福安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