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20個藏品
大水氾濫後分居
大水氾濫後分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新居落成
新居落成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欣賞花、蝴蝶、鳥之歌
欣賞花、蝴蝶、鳥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巴宰族傳統詞曲
同伴來看月亮
同伴來看月亮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巴宰族傳統詞曲
螞蟻王
螞蟻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巴宰族傳統詞曲
蟬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巴宰族傳統詞曲
跳戲(高音)
跳戲(高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唱完了低音的跳戲之後,曲頭馬上會接唱這首屬於「高音的跳戲」。顧名思義,所謂「高音的跳戲」是只相對於前一首跳戲,這首跳戲的音域是較高,而比較難唱的歌謠。這首「高音的跳戲」曲調上可以分成三句,唱到第二句的最後一音時,必須往上提高八度來唱,最後再加上一句往下的尾聲當作結尾。
跳戲(低音)
跳戲(低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這是在祭典當晚,在公廨外族人手牽著手,環繞在荊桐周圍,由曲師領唱眾人答唱的跳戲中的第一首歌謠。因為音域較低,族人稱之為「低音的跳戲」。整首曲調僅由前、後 兩樂句形成,然後不斷地反覆,歌詞則隨曲頭的變化眾人再行接腔。
祈雨放鳥歌
祈雨放鳥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入公廨寮祈雨歌
入公廨寮祈雨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當族人從口社溪祈雨之後,用桶子盛起一桶水,交由族人抬回部落,抵達部落後,乩花先指示族人把水灑在村子四周,然後到公廨內來召請諸神,這首「入公廨寮祈雨請神歌」,就是在當時由乩花領唱,其他族人一起答唱的祭歌之一。其曲調與下一首的「祈雨放鳥歌」完全一樣,只是歌詞不同而已。
出公廨寮祁雨歌
出公廨寮祁雨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番太祖痛苦時所唱之歌
番太祖痛苦時所唱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番太祖也像人一樣,也有七情六欲,祂的痛苦只有擔任尪姨的劉清秀知道。這首歌就是尪姨與太祖之間的感應歌。
一支雨傘移林林
一支雨傘移林林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原流傳在高屏一帶的閩南民歌,稱之為「無字曲仔」,傳入鄰近的小林平埔族聚落之後,其演唱風格已完全平埔族化,很可惜吳口娘只唱了四句。事實上這首曲子可以由對答的方式來作一應一答的對唱。
終曲
終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這是夜祭結束前,尪姨再回到公廨前,向番太祖致謝的終曲。
即興曲
即興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六龜鄉荖濃村平埔族傳統詞曲此曲類似「何依嘿啊」,但旋律略有不同,歌詞也和「水金」、「燕那老姐」互通。
隆田婦女的牽曲(共10段)
隆田婦女的牽曲(共10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大內鄉隆田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婦女的牽曲-舊長調兼煞尾(共17段)
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婦女的牽曲-舊長調兼煞尾(共17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婦女的牽曲-舊短調(共16段)
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婦女的牽曲-舊短調(共16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曲師段麗柳的牽曲-新調(共10段)
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曲師段麗柳的牽曲-新調(共10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門後缽仔佛之歌
門後缽仔佛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西拉雅大滿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謠這是李明華向一位認識的林姓尪姨抄來的,原是當尪姨將祀壺安置在門後邊時,由尪姨本身所唱的一首祭歌。原來歌詞共有9段,每段都有不同的曲調。
跳戲(低音)
跳戲(低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陳清文跳戲低音部分的演唱,不但在曲調上顯得格外自由,連歌詞的排列與組合亦興之所至,前後之間皆可倒置。
撿柴歌
撿柴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這首歌可以說是陳清文的傑作,加蚋埔的族人原不會唱這首歌,之後都是從陳清文處學會的。依陳清文的說法,11月15日祭典當天,一大早男女族人都要到山上撿柴,中午回到公廨來生火,有的人去捉山珍來烤肉,甚至做蕃薯窯,以準備晚上的夜祭。這首「撿柴歌」,就是族人上山撿柴時所唱的歌謠。
祭雨王沿途所唱之歌
祭雨王沿途所唱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這首歌是去口社溪祈雨之時,族人座上牛車,沿途就唱這首「祭雨王沿途所唱之歌」。曲調的前半段與跳戲低音的前半段相似,後半段已是另一新的樂章。
趕牛歌
趕牛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這首「趕牛歌」,是平時族人生活中的歌謠,在跳戲時是不能唱的。歌詞的含義已無法理解,族人都說這是陳清文的「自度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