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9個藏品
恆春調
恆春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灣民歌此曲以恆春調作為旋律,再配上鋼琴伴奏。(摘要:周怡安撰)
卜卦調
卜卦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此旋律為郭芝苑先生同年時代時常聽見乞丐念唱的歌謠,光復初期,台灣歌謠作曲家許石先生主辦”台灣鄉土民謠演唱會”,委託台南文人許丙丁先生配詞,因而決定此旋律曲名為”卜卦調”。民國五十四年,郭芝苑將此曲配上鋼琴伴奏。前奏與尾奏的部分是表達搖籤筒的聲音。(摘要:周怡安撰)
乞食調
乞食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灣民歌此曲改編自台灣民歌“乞食調”,以乞丐的身分唱出窮苦人家的悲哀,是早期台灣社會一種特別的表現方式,第一段以乞丐為第一人稱唱出乞討的內容,第二段則是描述自己身世的悲哀,並以命中注定作為宿命式的結尾。(摘要:周怡安撰)
雨夜花
雨夜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灣歌謠 以著名的台灣民謠“雨夜花”重新編曲為三部女聲合唱(重唱曲),同一曲調反覆三次,歌詞不同,第二段後加一段間奏。合唱部分多以三度及六度重疊為主。(摘要:周怡安撰)
天送貴子 上京趕考
天送貴子 上京趕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此曲分為兩大段,第一段是以敘述為主的段落,第二段因為使用許多像“伊”與“hei”的無意義字當作歌詞,力度與重音展現在聲樂與鋼琴伴奏上,因而展現交加調的強烈個性。(摘要:周怡安撰)
楓橋夜泊
楓橋夜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此曲是為流行音樂歌手包美聖小姐灌唱唱片而編曲,歌詞採用唐詩“楓橋夜柏”為歌詞,編制除了大型的室內樂外,還包含一合唱團。(摘要:周怡安撰)
送君詞與河邊春夢
送君詞與河邊春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由台語歌謠改編為輕音樂形式的管絃樂編作品。本曲由兩首台語歌謠拼湊而成,即是”送君詞”與”河邊春夢”,兩首演奏無中斷,以一快速過門接至第二段。(摘要:周怡安撰)
牛犁歌與港邊惜別
牛犁歌與港邊惜別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此曲為郭芝苑先生任職於省立交響樂團時為該交響樂團巡迴演出所改編的作品,本曲分為兩大段,第一段即為“牛犁歌”,第二段為“港邊惜別”,兩段除旋律不同外,風格亦迥異,第一段速度較快,第二段速度較慢,是為一以三連音為節奏主軸的”slow rock”風格,是郭芝苑先生在其改編作品中常見的風格之一。
相思五更
相思五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灣民歌此曲為台灣民歌改編為獨唱與鋼琴伴奏的版本,與另一首郭芝苑改編的“五更鼓”皆是以“更”這個時間點作為發展,每一更發生不同的事,串聯為全曲的中心意旨。此曲是為男性思念情人的情懷,與”五更鼓”以女性為主詞的出發點不同。(摘要:周怡安撰)
耕作歌
耕作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此曲以山地民謠改編為混聲四部合唱加鋼琴伴奏,共分三段歌詞,旋律皆相同,作曲家將第二段歌詞配以不同織度的鋼琴伴奏,以增加樂曲的趣味。(摘要:周怡安撰)
薄情的人
薄情的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灣民歌此曲以都馬調譜曲,改編為三聲部合唱與鋼琴伴奏的版本,另外也可以獨唱演出。(摘要:周怡安撰)
思想枝
思想枝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灣民歌此曲改編自著名的台灣民謠“思想枝(起)”,共分為兩段歌詞,旋律重複。編制為人聲獨唱與鋼琴伴奏。(摘要:周怡安撰)
田邊情歌
田邊情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灣民謠此曲將台灣民謠改編成男聲四部合唱曲,運用台語歌謠的趣味,充分表現農家少年追求少女的情懷,並運用許多虛字,諸如“la”與模仿笑聲的“a ha ha ha”大量使用在樂曲當中,使得樂曲在進行時,更具有節奏感與趣味。(摘要:周怡安撰)
五更鼓
五更鼓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灣民歌此曲以台灣民歌改編為獨唱與合唱的版本,歌詞以五更的時間點來描寫少女與情郎幽會捨不得分離的景象。(摘要:周怡安撰)
茉莉花
茉莉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灣民謠此曲以著名的台灣民歌"六月茉莉"(茉莉花)譜成四部男聲合唱曲,以茉莉比喻十八少女的花樣年華,此曲以四部男聲合唱的方式寫成,共分兩大段,兩段旋律相同歌詞相異。(摘要:周怡安撰)
丟丟銅仔
丟丟銅仔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灣民歌 以著名的宜蘭民歌“丟丟銅仔”譜成男聲四部合唱的編制,歌詞共演唱兩次。(摘要:周怡安撰)
郭芝苑作品手稿
郭芝苑作品手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手稿。
送君詞
送君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灣民歌 以“起行要行”作為類似頑固低音的型態貫穿全曲,只使用一至二部作為主旋律,固定的節奏型態展現起行的步伐與節奏。(摘要:周怡安撰)
女娘生
女娘生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此曲以台灣民歌編曲為同聲三部合唱與鋼琴伴奏的編制,同一旋律以不同歌詞反覆兩次,以台灣傳統婦女的願望突顯一般老百姓對生活的期許,與傳統社會對成功發達的定義。(評析:周怡安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