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個藏品
帶銅制瓔珞的佛經筒
帶銅制瓔珞的佛經筒
九州國立博物館
佛教中的「末法思想」說,釋迦牟尼圓寂之後,佛教教義衰廢導致了亂世的出現。在認為是該「末法」來到的平安時代,在日本流行將經典埋於地中,以便將佛教教義留給未來的「埋經」現象。埋經時,抄寫經典,做成叫做經卷的卷軸,並收到耐久性好的容器裡。人們把對未來的感情寄託在收藏於容器裡的經卷上,然後將其埋入地中。
獸帶鏡
獸帶鏡
九州國立博物館
該鏡子據傳是明治二十三年(1890)從滋賀縣野洲市三上山的山腳出土的。鏡子的內區繞著一圈帶狀圖樣的帶子,因在那裡接連刻著獸紋,故被稱作獸帶鏡。這是一面同型鏡子,兩面是以同一面鏡子為基礎做成的。值得關注的是和大韓民國公州市武甯王陵出土的鏡子同型這一點。
袈裟束衣袖帶子紋銅鐸
袈裟束衣袖帶子紋銅鐸
九州國立博物館
銅鐸是帶有彌生文化特徵的日本特有的青銅器。作為僅有二十釐米左右大小的「鐘」而誕生的銅鐸,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逐漸地發生變化,最終階段超過了一米,最大的甚至達到了一百三十五釐米。其分佈以近畿地區為中心,東及長野縣,西至佐賀縣,迄今為止包括文獻資料在內的話,共發現了六百個左右的銅鐸。
埴輪 馬
埴輪 馬
九州國立博物館
埴輪是日本古墳頂部或周圍排列的器物。這是馬形埴輪。可以看出有部分修復,但為完形,表面的遺存狀況也良好。馬的頭部、背部、胸部、臀部安裝著馬具,表現了標準的古墳時代的裝飾馬。將馬口隔開的左右兩邊,粘著粘土,表現著用鉚釘裝飾著的f字形鏡板馬轡,其形狀類似梯形,與以往的範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