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個藏品
提水筒
提水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提水桶一對,大小形式大致相同,均為竹幹截取一節而成。頂部凹入,削去如半橢圓狀之一塊,口為竹節鑽一大孔,口經3cm。底部亦為竹節,由口到底擊二竹條為提手,桶上竹皮略有削去。
大提筐
大提筐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筐底與身皆為斜紋交織編法,修緣法為加篾紮邊法,底部以竹條做成四邊形鞏固,再以兩條對折之竹條縱列連接筐身作為支持,而其竹條彎曲處恰為兩邊提把。
編籃
編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底為四方形,底沿釘以竹篾,口為圓形,全貌下小上大,籃底三角已破損。底為四分斜紋編法,籃身為斜紋編法,且以暗紅,黃色竹篾編成方塊狀的花紋。修緣法為單篾紮邊法,篾身上沿之下有二個竹篾耳縳。
編籃
編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底為四方角形,口沿圓形,籃底破損,已新修補。起底法為疏方格法,籃身下部為方格編法,上部為斜紋編法。修緣法為夾條紮法。底部以竹篾做成四方形,以附條打結逢紮法做成,竹篾之底,穿二藤條,置二藤耳。
籐圓壺
籐圓壺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藤圓壺塗上黑色,由底至全部都以簡單合逢螺旋編法編成。
竹籃
竹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底為斜紋編法,身為紋織編法,底部另加一竹圈支持。口為夾條逢紮法,全部以竹為材,塗以紅色。
編籃
編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底為四角形,口為圓形,編底法為斜紋編法。條緣法為夾條縫紮法。籃身有兩藤條做的提耳。
背籃
背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口與底成長方形,下小上大,起底法為雙條方格編法,籃身為柳條編法。條緣為8字形辮狀編法,籃身有縱列五條藤以鞏固籃身。
魚筌
魚筌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箕形魚荃,以紋織編成,夾條二次相交縫邊。
排灣族歌謠
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案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錄製之排灣族歌謠,內容包括(A面)排灣族豐年祭實況錄音,由屏東盧哈車先生拷貝;以及(B面)《祝婚歌》、《出草凱旋歌》、《五年祭跳舞歌》、《安慰歌》、《情歌》等曲目。錄製地點為臺東縣太麻里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