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27個藏品
鐵耙
鐵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由鐵或鋼製形成長尖錐形之複齒耙體,搭配木柄構成。用途為供挖砂礫地、草地、濕地 、粘土地及耙土、耙堆肥、耙草等使用。梨田作業農家也要兼用「鋤頭」把成塊的泥土粉碎,大面積則用「耙」,以牛力牽引,駕牛者以左右腳分別踩把耙的前後橫木上,增加重量使割耙的刀片能深入割碎田泥,故而台語稱為「割耙」。
佩刀鞘及刀
佩刀鞘及刀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刀為葉形,二面中間皆有一脊,柄斷面為橢圓形,有幾道刻飾。鞘長24.5cm,寬8.0cm鞘頭呈蛇形,鞘面有一長16.2cm,寬2.0cm之槽,鞘背有刻線裝飾距底部約7.5cm處有一對突出之小木塊。過此繞綑幾道籐皮,並附有一長97.5cm之籐皮人字形編圓繩。
石磨
石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石磨是由一對扁圓石板、木製(或鐵製)磨心及把手所組合而成。扁圓石板是由質地硬的石頭鑿成,一般以青石為主,兩塊石板緊密疊合,藉由推動石板上方把手造成石板相互摩擦,將食物磨成細碎粉粒或漿液。上方較小的石板有一小洞以放入欲磨碎之食物及水,下方石板則有溝槽讓磨出來的漿液流出,再延著前方的缺口流出由器皿收集。
風鼓
風鼓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風鼓的作用為篩除稻穀中的空殼及雜物,主要可分成支架、風箱、漏斗、穀物出口四個部分,操作時,一人以插箕將稻穀倒入風鼓的仰斗裏,另一人以右手搖動手把,轉動風鼓木箱內的扇葉,較輕的土塵、雜物、穀殼就被吹出風鼓口,左手則抽開漏斗底下的風鼓掩使穀粒落下,穀粒較重就落到斜漏口掉入米籮中。
木臼
木臼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本藏品直徑約有42公分,分作上下兩半,下為底座,均上著紅溪,表面完整.上半部浮雕著8條百步蛇,蛇頭朝下呈箭簇狀,兩兩相對,身體纏著螺旋狀.底座也同樣刻著8條兩兩相對的百步蛇,體型較大細節也較完整,箭簇狀的蛇頭朝上,恰和上半部的浮雕蛇頭相對,體態呈螺旋狀,上面刻著清晰的鱗片形狀,十分生動,其中一隻蛇頭
佩刀及鞘
佩刀及鞘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鞘,末端寬,身狹頭呈三角形,離鞘末4.8cm二側突出一塊有二洞用鐵線繫住竹片編之人字編圈條長100.0cm背有雕刻,近頭三角部份雕三角線紋,然後一段鋸齒紋及象徵人像間隔。
石杵
石杵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石杵分兩種:完整的,即一根石杵為一塊石杵製成的,這種石杵在馬太安一帶很少使用。另一種石杵是用兩段實材接成的,中間以竹或籐連起,馬太安的居民多使用後者。所以如此,完全是受材料的限制。
石杵
石杵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杵為一帶竹節的竹筒,二端插石杵頭與石杵柄構成。柄頭,杵柄與竹接合處外纏籐皮,杵頭圓似炸彈狀,杵柄細長。
鐮刀
鐮刀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刀背厚,漸向刃部變薄,刀之前端彎向刃側刀如鉤狀刀套於柄上柄之末端削尖插於刀套內。
鐮刀
鐮刀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木柄插入刀末端之鐵套內,柄之前端捆後端較粗,刀之與柄相連處狹而前端寬,刃在最前端亦為寬部分。
草耙
草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草耙是耙草用之工具。民國五十年代,台灣引進美國日本洋菇品種,許多農民用稻草作為材料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洋菇,稻草要先堆肥發酵,草耙便是用來翻動稻草之工具,待發酵好後,再用草耙叉起稻草送進菇寮鋪成菇床種植洋菇。
拖榖木拖
拖榖木拖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在曬穀時,如遇雨需將稻穀集中,蓋上油布以免淋溼。拖穀木拖或稱為大拖,即是用以收集稻穀的工具。操作時兩到三人一組,一人持木柄向前推進,另外一或兩人抓繩索向後拖曳,便可快速將稻穀收起。
牛軛
牛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牛軛為木製或竹製,呈弧形以配合牛的身體形狀。將牛軛架在牛肩骨隆起部份,兩端的反向彎曲部份繫上繩索,向後拉到「牛後躂」--置於牛後,附有圓鐵環的橫木,就可把犁、耙等工具勾在圓環上,利用牛從事犁田、翻土等農事。
插秧器
插秧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插秧器又稱為插秧管、蒔田管、播田管仔、植田管,早期為竹管所製,後來演變為銅或鐵皮製品。插秧時套在右手大姆指上,朝外部分呈尖刃形,在截取秧苗和將秧苗插入土中時較迅速方便,秧苗亦可較深入土中,還可作為保護手指之用。
斧頭
斧頭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鐵斧頭,木柄,斧頭鏽了,柄頭最頂端成弓形由柄頭下4.0cm,有5.0cm的長洞,就把斧頭底端插入,柄在11.0cm,19.5cm,43.5cm處,都各有1.0cm之刻紋成鋸齒形。
鐮刀掛
鐮刀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一鐮刀鞘,下一塊木頭,底部呈淺凹形,在左右入2.0cm架上一木頭(似小木凳子)凳子二腳各長2.5cm,寬2.5cm凳子長15.0cm,寬6.15cm。木塊左右各一洞,繫一長2.7cm的繩,繩末一頭又一繫長43.0cm的籐狹片圈。
石鋤
石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小型鋤頭以石頭磨製,藤條紮在手柄上,手柄彎曲的角度為特殊設計,利於在坡地工作。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石錛
石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錛:一種向內砍刺﹑削平木頭的工具。柄長,體呈單斜面或雙斜面,頂端有斧刃。青銅錛始見殷商,春秋戰國時數量增多,有不少流傳至後代。亦稱為錛子﹑錛鋤。
石錛
石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錛:一種向內砍刺﹑削平木頭的工具。柄長,體呈單斜面或雙斜面,頂端有斧刃。青銅錛始見殷商,春秋戰國時數量增多,有不少流傳至後代。亦稱為錛子﹑錛鋤。
石錛
石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錛:一種向內砍刺﹑削平木頭的工具。柄長,體呈單斜面或雙斜面,頂端有斧刃。青銅錛始見殷商,春秋戰國時數量增多,有不少流傳至後代。亦稱為錛子﹑錛鋤。
石錛
石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錛:一種向內砍刺﹑削平木頭的工具。柄長,體呈單斜面或雙斜面,頂端有斧刃。青銅錛始見殷商,春秋戰國時數量增多,有不少流傳至後代。亦稱為錛子﹑錛鋤。
石錛
石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錛:一種向內砍刺﹑削平木頭的工具。柄長,體呈單斜面或雙斜面,頂端有斧刃。青銅錛始見殷商,春秋戰國時數量增多,有不少流傳至後代。亦稱為錛子﹑錛鋤。
貝錛
貝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錛:一種向內砍刺﹑削平木頭的工具。柄長,體呈單斜面或雙斜面,頂端有斧刃。青銅錛始見殷商,春秋戰國時數量增多,有不少流傳至後代。亦稱為錛子﹑錛鋤。
貝錛
貝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錛:一種向內砍刺﹑削平木頭的工具。柄長,體呈單斜面或雙斜面,頂端有斧刃。青銅錛始見殷商,春秋戰國時數量增多,有不少流傳至後代。亦稱為錛子﹑錛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