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2個藏品
人物花草背心
人物花草背心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本件以白色為底布,上繡有人物、花卉圖案。
觸發‧無限
觸發‧無限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單縷薄絲是脆弱的,是散亂無用的,藉由聚集/揉撚,以編結/梭織等各式連結串連等構成方式,將力量集結,添骨長肉。 如同腦部的開發,不在腦容量有多大,而在神經觸突連結點的數量。 連結,是歷史進程的重點:
初田
初田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有關敘事與記憶的織品雕塑,呈現年輕時對故鄉的記憶,註記生活中的作息。以手繪版拼接的布工技法,描繪出桃竹苗的地相,以針線捕捉帶狀梯田自然蜿蜒之美。以藍染為基調的手染棉布與緹花布,是村里市街的日 常意象。
朱玉
朱玉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以金屬編織作為創作手法,開發媒材的延展性與可塑性。堅硬的不鏽鋼線以手工編織轉化為柔韌的線網,在空間中形塑出大小錯落的有機體,如垂掛的水滴,飽滿可愛,而富麗的色調如同一顆顆的珠寶般光彩馥郁。
小暑,南風吹
小暑,南風吹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透過蓆草的織作,試圖與人們記憶中傳統草蓆的形式連結,透過感官的直覺啟動人內在感知的迴路。在織作的過程中,保留部分織物特有的結構秩序,形成一個非完整的結構體,進而發展出變形的織物型態。
海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婁經緯編織作品。婁經緯的蠶絲編織作品《海》,以蠶絲等天然纖維材質,利用框織的隨意變化自由發揮和編織技法與材質揉雜的效果,使表面具有凹凸起伏的肌理材質感,藉此呈現「海」的壯闊深沈。
織錦喪巾
織錦喪巾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排灣族女子披肩式喪服。在排灣族的織品中,喪服是最具特色的服飾。喪服的紋飾可顯示穿戴者的身份地位,貴族可用色彩華麗的喪服,平民的喪服通常為白底,沒有任何織紋。在族人的觀念中,喪服是相當尊貴的,尤其是織有特殊紋飾者。原則上這種織品伴隨著使用者的身份存在,絕不會當作聘禮。
織機
織機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泰雅族水平背袋織布機。泰雅族傳統織布機簡稱「織機」,是臺灣原住民族織機中最大型的,主體由整塊木材刨挖而成的木箱,加上一些組件,就可組成一套織布機,又叫做足撐式背帶機,也是水平織帶機的一種類型。其構成機件有:經卷箱、固定棒、分經棒、線綜棒、挑花棒、打緯刀、緯梭板、捲布夾、腰帶。本件共九件。
貴州普定苗族蠟花挑花女盛裝衣
貴州普定苗族蠟花挑花女盛裝衣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苗族蠟花挑花女盛裝衣。由於當地居住於森林裡,故俗稱「箐苗」。蠟花、挑花拼接裝是,背後有一裝飾條。本件應搭配裙穿著。
繡片
繡片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青花繡花樣是將各式圖案綉在一塊布上,作為刺繡圖案的樣本。上面以藍線繡滿各式圖案,也有黑線、紅線,但為數甚少。這些紋樣皆為幾何式圖案,以數紗繡的技法繡成。這種繡法沒有紙樣,全靠死記,以布上的經緯紗線為格子依序算出。
肚兜
肚兜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粉紅和藍緞地,繡有戲曲人物和花草圖案。
 繡片視窗:跨越傳統與未來的彩虹
繡片視窗:跨越傳統與未來的彩虹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粘碧華指導,群體創作作品來自各地的「刺繡播種工作」學員實驗各式新針法與設計,成為集合創作作品。以個人創新針法排序的圓形小繡片貼飾於柳葉形布
刺繡虛擬實境:我以我針繡古今
刺繡虛擬實境:我以我針繡古今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以在地元素作為圖案設計構想,結合教學推廣的多媒體共同創作,以傳統刺繡藝術為基礎,發展出精緻性與實驗性的多樣針法表現,打造如手機螢幕的app 虛擬境界。並從為期數月的刺繡教學成果中,選取學生作品共同組合成為彩虹繽紛的繡片裝置。
豐饒之境
豐饒之境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臺灣島嶼匯聚著豐富多元的內在生命力!透過多種自然纖維的原始質性及古老工藝的延伸,加上在地植物的飽和色彩,交織出原生有機如蠶繭的孵育造型,空間中彼此關係如自由的雲朵,上下牽連成就豐饒之境!
金龍山晨光
金龍山晨光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染色原本是一門工藝,如何將染色工藝提升
金色軍裝
金色軍裝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重現新年穿新衣時,1960 年代小男孩最得意的軍裝回憶。運用電腦緹花梭織的照相寫實效果以及裁縫的技法,將照片中人物的衣服再製出來,承載了照片的記憶而脫離實用性。衣服成為故事或意念的載體,是人的隱喻。
Sophie HONG 時裝藝術 - 大地之衣
Sophie HONG 時裝藝術 - 大地之衣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以布料作為畫布,以薯榔染液渲染出特殊無二之紋路,加上絲質繡製之繫帶,增添作品輕盈之意象。以懸吊方式展出於空間中,展現奇幻多層次的色彩變化,建構蠶絲布料獨具的紋理與觸感。展現設計、藝術、工藝的結合。
徑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路徑是地球的經緯、也是人生的探求。將原本作為織布機控制經線密度的工具「筬」作為整個作品的結構與象徵的核心,讓纖維從其縫隙中互相牽引、放射或拉鋸,形成山勢與路徑。也讓織的過程與整個織機的結構化約在觀眾面前,一起探索與攀登「織者之道」。
貝珠衣
貝珠衣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泰雅族貝珠衣。貝珠衣是泰雅族最貴重的衣服,每件上所綴之貝珠多者可達十二萬粒,擁有珠衣的族人將之視為傳家之寶。作為衣服,它是最上等的盛裝,昔日只有馘首出草歸來的勇士、以及頭目、族長、和能織出此種長衣的女性才有資格穿著。
銅鈴腳飾
銅鈴腳飾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銅鈴貝珠腳飾,泰雅語為kinraya',只有已獵取人頭的男子才可著用。是將數十根平地人的髮辮做成一束,繞在膝蓋下。南澳群則是將串好的珠子十餘條縫在五公分寬的麻布上作為腳飾,並在每條末端約下垂一寸處,各附上小鈴;亦繞綁在膝蓋下方。
披肩
披肩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披肩在泰雅語中稱為「teiyu」,是一種男女皆可穿戴的服飾,主要是外出工作或天冷時,做為保護或保暖之用。披肩一年四季皆可穿戴,夏天用小型的,冬天用大型的。穿戴時將披肩披掛在衣服最外側,男子通常將披肩圍繞在胸前,女子則通常將披肩從一邊的肩膀上斜披到另一肩的腋下,再以綁帶或兩角相繫於頸後。
女披肩
女披肩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太魯閣族女披肩。披肩,秋冬之時每人以三幅麻布縫成長方寬巾,橫圍在身上,宛如袈裟,自左肩打結。披肩作為秋冬服飾,用以抵禦寒冷。在披肩上,常會有以黑、紅或桃紅、青藍二色挑織成錯落分隔的小菱形,上面織有多個各色菱形紋飾,代表「祖靈的眼睛」,綁腰帶。
夾織織巾
夾織織巾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本件為排灣族夾織織巾。以紅、藍、橙色交織。
Linear Space
Linear Space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以物理原理結合紡織工藝,實驗人工智能讓紡織與時尚產業進化的可能性。潘怡良從研究織品材質的彈性系數,找到物理學「虎克定律」改變現代織品產業的意義。使用Singtex興采研發的環保科技咖啡紗,結合大數據的分析與運用,展望紡織品從原料生產源頭就能與最終的使用需求緊密結合,使資源運用的效率極大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