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75個藏品
Collection Of Metal Elements 24 Species (金屬元素標示盒)
Collection Of Metal Elements 24 Species (金屬元素標示盒)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圖書資訊處
此標本盒蒐集了週期表其中24種金屬元素,便於學生觀察各種金屬元素形狀、光澤等。很多是平常生活中所不易見到的,或化學性質活潑者。
攜物背袋
攜物背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大型無束口、以皮革或布料縫製而成的背袋,可攜帶隨身物品,稱為rutu,男女皆可使用。也有另外一種常見的束口小型背袋,以鈎織製成,則稱為sikaw。 典藏編號:20040100100
長袖短身上衣
長袖短身上衣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長袖短身上衣稱為kiping na makiteng或paing,同樣為男女適用,穿著亦無年齡限制。女性穿著長袖短身上衣時,內層需搭襯胸兜;男性穿著時,則可讓腰腹自然袒露,或在內層穿著白色T恤。長袖短身上衣的顏色主要為黑、藍、白三種。
女子護手布
女子護手布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護手布稱為puwalima,一般的護手布為女子在田園戶外工作時保護手部使用。具織繡圖紋的護手布,也有顯示身分及能力的象徵意義。目前佩戴護手布者主要為年長或擁有傳統專業技能的婦女。
鍊飾
鍊飾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人視琉璃珠鍊飾為財富的象徵,男女皆喜歡佩戴。盛裝時,婦女經常同時佩戴多條鍊飾以展示所藏。 典藏編號:20070700001
繡飾攜物袋
繡飾攜物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主要功能為攜物及裝飾,一般也被稱為檳榔袋,是男女通用的衣飾配件,兼具攜物及裝飾的功能。
女子護腿布
女子護腿布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女子護腿布的尺寸長寬,以可包覆小腿為原則。用途為保護婦女小腿,避免在野地工作時被草傷蟲害。具精美織繡紋飾的護腿布,則兼具裝飾及身分標識的功用,成年或已婚的女子便可穿著帶有織繡圖紋的護腿布。 典藏編號:20010200021
女子外裙
女子外裙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南王卑南族人稱為lrabit的方布衣飾,在男女兩性有著不同的使用方式。男子的lrabit作為披肩使用,而女子的lrabit則當作外裙穿著。
女子圍裙
女子圍裙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婦女的工作圍裙多以黑色或藍色印花布裁製,腰際處加上桃紅色系的腰布及白色綿製綁繩。具有精美繡飾的圍裙,則被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正式服裝。 典藏編號:20010200024
男子披身方布
男子披身方布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人用來披身的方布稱為lrabit,其功能主要作為禦寒。具織繡紋飾的lrabit,則兼有強化身分辨識的功能。隨著織繡男子無袖上衣lrungpaw的普及與替代,男子披身方布已較少人穿著使用。
腰帶
腰帶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的帶狀衣飾paretr,男女皆可使用,主要用途是繫在腰際用以固定圍布、褲子或裙子,故中譯名稱為「腰帶」。paretr的兩端各有一片縫綴流蘇並繡滿圖紋的方形繡飾,具有裝飾作用。
女子胸兜
女子胸兜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婦女胸兜pakelrep的製作以黑色及白色底布為主。早期胸兜刺繡圖紋多集中在口袋表面,胸兜布面的其餘部位只有簡單的線條點綴。今日常見的胸兜樣式,除袋面有精美繡飾,也有對稱的帶狀繡紋從領口中心分別沿著兩旁布邊延伸向口袋的邊緣。 典藏編號:19930200058
嘉義郵電局匾額
嘉義郵電局匾額
高基榮
嘉義市的郵政歷史始於劉銘傳開辦新式郵政,後改由日本治臺,設置了「嘉義郵便電信局」。1910年(明治43年)在中央噴水池旁興建第二代的嘉義郵便局。1937年時興建第三代郵便局,原嘉義郵局,前方的道路為文化路。現為嘉義文化路郵局。
箱櫃
箱櫃
羅振德
提起行囊,踏上月台,望向四周,看著火車緩緩駛過;可能是離開家鄉打拼的遊子、返鄉探親的出嫁女兒,或者是來從外地來短暫停留的旅行者;經歷過的可能是我們的祖父輩母、母親父母抑或是自己。這些箱子,各來自於不同的年代,擁有過幾個數個主人,斑駁舊痕的箱體保留著家族幾代的記憶。
木箱
木箱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提起行囊,踏上月台,望向四周,看著火車緩緩駛過;可能是離開家鄉打拼的遊子、返鄉探親的出嫁女兒,或者是來從外地來短暫停留的旅行者;經歷過的可能是我們的祖父母、父母抑或是自己。這些箱子,各來自於不同的年代,擁有過幾個主人,斑駁舊痕的箱體保留著家族幾代的記憶。
木箱
木箱
林秀如
提起行囊,踏上月台,望向四周,看著火車緩緩駛過;可能是離開家鄉打拼的遊子、返鄉探親的出嫁女兒,或者是來從外地來短暫停留的旅行者;經歷過的可能是我們的祖父輩母、母親父母抑或是自己。這些箱子,各來自於不同的年代,擁有過幾個數個主人,斑駁舊痕的箱體保留著家族幾代的記憶。
皮箱
皮箱
林秀如
提起行囊,踏上月台,望向四周,看著火車緩緩駛過;可能是離開家鄉打拼的遊子、返鄉探親的出嫁女兒,或者是來從外地來短暫停留的旅行者;經歷過的可能是我們的祖父母、父母抑或是自己。這些箱子,各來自於不同的年代,擁有過幾個主人,斑駁舊痕的箱體保留著家族幾代的記憶。
男子圍布(少年會所階段)
男子圍布(少年會所階段)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圍布是卑南族男子在少年會所階段及初入成人會所時所穿著的服飾。本件圍布由黑色(或藍色)素面布及印花布上下拼接縫製,並在接縫處上緣加上細長白色花飾,為少年會所高年齡級成員(maradawan)所穿著的圍布。低年齡級成員所穿著的圍布樣式相同,但不加上飾帶。 典藏編號:20010200027
男子方帽
男子方帽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為長老級以上年齡階層的老人所佩戴。長老方帽從早年以獸皮繫於頭部的形式逐漸改進、美化而成。現今所見的方帽主要為前後一致的兩片織布或繡布,配上紅、黃、綠等色的邊布縫製而成。帽子正面有可固定羽飾的管孔,上面插著以彩線裝飾的活動羽飾。
女子貼身裙
女子貼身裙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傳統卑南人稱年齡約在10歲至15歲之間的女子為miyatubilr,意指穿著tubilr(貼身圍布或稱貼身裙),卑南族女性自此時脫離兒童階段。 貼身裙tubilr可說是傳統卑南族女子的第一件正式裙子。穿著貼身裙tubilr時,是將有繡片的部分置於身體右側,再由身體右側向左側包覆。
男子護腿褲片
男子護腿褲片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男子護腿褲片稱為katring dra mainayan,原本的功用為保護腿部,避免受到山林野地的草傷蟲害。katring dra mainayan的製作是將兩片與下身等長的獸皮或布片以腰布(帶)縫接組合而成,在膝部與踝部兩邊各縫上綁繩,使褲片下半段可以包裹固定於小腿。
堆朱龍紋毛筆
堆朱龍紋毛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螭龍紋書架
螭龍紋書架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