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1個藏品
魯夫都社 鄒族戰祭歌謠
魯夫都社 鄒族戰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信義鄉的望美村由兩個部落所組成,望鄉村是布農族;久美是鄒族。久美是鄒族魯夫都社(Luhtu)的所在地,相關的祭典儀式已經中斷約半個世紀,這首祭典當中的祭歌名為「toiso」,與特富野社稍有不同,是魯夫都社的絕響,希望在族人近年來的努力復振之下,魯夫都社可以復興。
烏鴉歌
烏鴉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說天說地
說天說地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夢境
夢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這是卡社群潭南部落流傳的童謠,基本上,這首童謠仍然採用如問答歌一般的演唱方式。歌詞在描述:一個孩童昨晚做了一個夢,看見長輩拿針縫製袋子,於是一連串引發了他的好奇心。不過主題仍然離不開諸如獵槍、織布等日常生活的對象和行為。
ALA的肉
ALA的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這是望鄉部落巒社群人所唱的一首擬似卡農(輪唱)的二重唱複音童謠。主旋律在上,對旋律在下。歌詞每句之間缺乏邏輯性的相關涵意,布農族人也說不出其中的內容,只知道這是一首孩童們用來互相開玩笑的歌謠。
肚子被勾住
肚子被勾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這是南投縣境巒社群所唱的童謠,歌詞只有四句形成的一段體童謠。歌詞的內容在描述「一個小孩肚子被東西勾住了,眼睛被風沙吹進去了」,布農族人說這是一首捉弄鄰居小孩的逗趣歌。
明德部落 布農族口簧琴演奏
明德部落 布農族口簧琴演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信義鄉明德部落布農族人的口簧琴演奏,口簧琴的郡社群(Bubukuen)布農族語為「honghong」,巒社群(Take Banua)則為「qongqong」,演奏口簧琴為「pishonghong」。
魯夫都社 鄒族Mayasvi祭歌
魯夫都社 鄒族Mayasvi祭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信義鄉望美村久美部落鄒族的Mayasvi祭典當中所唱的祭歌,鄒語稱之為「Nakemo」,這首歌與達邦社的唱法類似,只在「nakemo」這個詞當中"ke"的發音有區別。特富野社在近年來則尋回了他們認為是原來傳統的唱法。
明德部落 布農族背獵物下山之歌
明德部落 布農族背獵物下山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信義鄉明德部落布農族人的背獵物下山之歌,布農族語稱之為「manvaicici」,「cici」就是肉的意思。是族人上山狩獵,背負沈重的獵物歸來,高聲歌唱以呼喚家人前來迎接,幫忙背負獵物的一首歌。
明德部落 布農族歌謠
明德部落 布農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信義鄉明德部落布農族的歌謠,這一類型的歌謠族人以「小調」來統稱,在旋律不做很大變動的前提之下,歌詞可以因應不同內容而改變,甚至也經常在教會的詩歌當中來運用。
魯夫都社 鄒族歌謠
魯夫都社 鄒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信義鄉望美村久美部落鄒族的歌謠,鄒語稱之為「Yiyahaina」或「Somolosolo」,是平常場合一般的歌謠,演唱方式通常是以一唱一映的對歌形式來進行。
首祭之歌
首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信義鄉明德村傳統詞曲
羅娜村布農族歌謠manito
羅娜村布農族歌謠manito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人對歌樂的偏好大過於對器樂的鍾愛,歌對於布農族人除了是布農族人群體創作的藝術品之外,更是布農族人傳統生活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自古以來,在口授心傳的脈絡下,布農族在以人聲為樂器的歌樂世界裡,早已發展出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音樂觀與音樂系統。
邵族杵音與歌唱
邵族杵音與歌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邵族的「杵音」(以木杵擊搗在石板或石臼上成音)非常有名,代表邵族文化、象徵豐收。舂石音是邵族文化之最主要特色之一,每年農曆七月底在頭人袁家祖宅舂起石音,即是豐年祭的前奏。亦或部落間遇有重要慶典、或是部落對外參加活動時,族人每以表演舂石音來呈現邵族的文化特色。
羅娜村布農族打耳祭報戰功malastapang
羅娜村布農族打耳祭報戰功malastapang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的打耳祭當中,有一個儀式叫做報戰功,在「報戰功」儀式的最後為了褒揚獵到牲物的勇士們,女眷們向勇士們獻上小米酒慶賀,勇士會以載歌載舞的方式,向族人展示獵物和優異的狩獵技巧,而女眷也和勇士們同聲歡樂、誇讚勇士,全族歡喜獵獲的氣氛。布農族的誇功宴中的報戰功歌是非常特殊的原始歌舞。
羅娜村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羅娜村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行山田燒墾的遊耕生活,因此形成散居的形式,對於農作(尤其是小米)的歲時祭儀非常謹慎而繁複。舉世聞名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就是在小米播種祭之後,祈求農作豐收所唱的歌謠。布農人相信歌聲愈相諧、優美,天神愈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豐收,布農人講求和諧、互助的精神在歌聲裡表露無遺。
羅娜村布農族弓琴演奏
羅娜村布農族弓琴演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弓琴是布農族人最主要的樂器,稱為La tuk。布農族人在獨居或心情煩燥、寂寞的時候,常會彈奏弓琴來疏解心中的若悶。弓琴以竹子為弓、細鋼絲為弦,一端銜在嘴裡,左手持弓右手撥弦,利用一條長條竹片彎曲成弓,再以一條鐵弦(或月桃弦)分別繫於竹弓兩端而形成的樂器,聲音細小薄弱但悠揚的琴音雖然細微,卻耐人尋味。
羅娜村布農族飲酒歌
羅娜村布農族飲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語飲酒歌之原意義是指「所唱的歌」。由於飲酒歌目前是布農族各族群,每個成年人,在酒酣耳熱之後,都能信口演唱之歌曲,故KAHUZAS稱為飲酒歌。
木杵合奏
木杵合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信義鄉羅那村傳統詞曲 在台灣原住民藝術中木杵音樂當以日月潭的邵族杵樂為大家所熟知,它是一面歌唱一面配合擊杵交替形成的音樂。但布農族是以不同音高的木杵搗米形成的杵落石板聲,有別於邵族的既歌又奏。通常他們會以8支木杵削成3組配合布農族所擅於演唱的音階來演奏,木杵合奏因此也形成了歌唱的旋律。
呂炳川邵族訪問(杵音)
呂炳川邵族訪問(杵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邵族的「杵音」(以木杵擊搗在石板或石臼上成音)非常有名,代表邵族文化、象徵豐收。舂石音是邵族文化之最主要特色之一,每年農曆七月底在頭人袁家祖宅舂起石音,即是豐年祭的前奏。亦或部落間遇有重要慶典、或是部落對外參加活動時,族人每以表演舂石音來呈現邵族的文化特色。
明德部落 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明德部落 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是信義鄉明德部落的祈禱小米豐收歌,布農族語稱為「pasibutbut」,是從前族人祈求小米及作物能茁長而豐收的一首歌。這首歌有很特殊的合音唱法,這種多音性現象在世界上獨一無二,是布農族重要的一項文化資產。
明德部落 布農族報戰功
明德部落 布農族報戰功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信義鄉明德布農族人的報戰功之歌,布農族語稱為「malastapang」,是從前出征作戰凱旋歸來的誇功頌。
明德部落 布農族飲酒歌
明德部落 布農族飲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信義鄉明德部落布農族人所唱的飲酒歌,這首歌是以虛詞來發音,是喝酒的時候所唱的歌。歌曲拍節速度緩慢,配合著搖頭擺身的動作,頗有幾番酒意的之後陶醉感。
布農童謠
布農童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信義鄉明德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以布農族古語為歌詞類似詩歌的童謠,語意生澀難解,但從歌詞的結構上分析,它是一首利用疊句的歌曲,第一句的後三個字就是第二句的前三個字,以此類推下去。這種結構對無文字的原始民族而言,意義深遂,這與賽夏族矮靈祭祭歌之結構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