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962個藏品
月夜愁
月夜愁
鄧泰超
〈月夜愁〉為鄧雨賢作曲,周添旺作詞,悠揚典雅的曲調,為鄧雨賢先生四首名曲之一。
大稻埕行進曲
大稻埕行進曲
鄧泰超
鄧雨賢在進入古倫美亞唱片前曾為文聲唱片作曲發行了〈大稻埕行進曲〉等五首歌曲,其中〈大稻埕行進曲〉為日語流行歌,作詞署名文聲文藝部,描述大稻埕四個景點的四季景物變化與心境感受。歌曲曲調為二拍子,宮調式,五聲音階,四句式結構。經由編曲及清角音倚音、鄰音的運用,呈現出大調式的進行曲風。
張炫文 黑膠唱片《臺灣鄉土之音歌仔戲的音樂》封面
張炫文 黑膠唱片《臺灣鄉土之音歌仔戲的音樂》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民國65年(1976)6月初版/出版者:臺灣省教育廳交響樂團/策劃者:鄧漢錦/樂隊領導:許再添.陳冠華/承製者:東寶唱片廠/撰文記譜記詞:張炫文。
02 蘇凡凌徐志摩詩《半夜》
02 蘇凡凌徐志摩詩《半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Takuvakuvan na senay(4)
Takuvakuvan na senay(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知本部落少年階級 歌謠此首歌謠為知本部落少年階級的歌謠,歌詞為虛詞。
03 蘇凡凌徐志摩詩《深夜裡》
03 蘇凡凌徐志摩詩《深夜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矮靈祭歌1
矮靈祭歌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祭歌第1首。
祈禱小米豐收歌
祈禱小米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矮靈祭歌11-1
矮靈祭歌11-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祭歌第1首。
inarishpa-1
inarishpa-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二:耆老表示,這是一首上山工作的歌曲,它的功能在於吆喝大眾一起做事,有伙伴說說笑笑,勞動較不會疲累。影片隸屬於邵族傳統祭典音樂,為遵守非在祭典時間不得演唱的禁忌制約,非於農曆八月年紀期間,不得有公開播放的行為。
傳統製灰文化1
傳統製灰文化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製灰文化 資料來源:謝清泉
臨海曲
臨海曲
鄧泰超
〈臨海曲〉為鄧雨賢作曲,陳君玉作詞。
溜樹皮之歌
溜樹皮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初鹿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卑南族兒童在小時候到山上或野外嬉戲時,撿來一種叫作halivan的樹皮,當作滑板。小朋友們一面唱著這首isubai,一面乘著樹皮olosanni從高處滑到底下,從這座山滑到那座山。曲調是由LA調式形成的五聲音階為基礎,簡單而令人容易朗朗上口。
祈禱小米豐收歌
祈禱小米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信義鄉明德村傳統詞曲
秋聲 若蘭詩
秋聲 若蘭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李哲洋 16 歲時的作曲作品。
武松打虎(二)
武松打虎(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武松打虎(一)
武松打虎(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四簧口琴(二)
四簧口琴(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四簧口琴只在賽德克族被使用,泰雅本族則無此種口琴。一般都用在青年男女談情說愛時,吹奏樂音以傳達彼此的愛意。這段錄音共有七段不同的情境,就如同敘事曲一般,分別描述出不同的心情。每段都有不同的音型曲調及節奏、速度的不同變化。
戀歌
戀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泰雅族傳統詞曲
回憶古老的歌
回憶古老的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三地鄉三地排灣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青年男女聚會時所唱的歌謠,他們利用這個機會一起聊天,並且一起回憶過去祖先們留下的歌謠。歌詞的內容是即興的,因人而異。但是每段即興歌詞之後,都會附加一段固定而無意義的副歌。
二簧口琴
二簧口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泰雅族傳統詞曲 二簧的音高一定是大二度音程關係(例如:mi和re),但是也有因簧片的年久失修,音高的準確度亦有所差異。像這首錄音,兩簧的音高分別是降mi和re,相差只有半音而已。
異鄉之夜
異鄉之夜
鄧泰超
〈異鄉之夜〉為鄧雨賢作曲,文藝部作詞。
雨夜花
雨夜花
鄧泰超
〈雨夜花〉為鄧雨賢四首名曲之一,周添旺作詞,純純演唱。周添旺以雨、夜、花為題材或比喻為其詞作特點之一,也對後來閩南語歌曲產生了影響。
蕃社姑娘
蕃社姑娘
鄧泰超
〈蕃社姑娘〉為鄧雨賢,以筆名唐崎夜雨所譜歌曲,栗原白也作詞,日文曲名為〈蕃社の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