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80個藏品
呂訴上
呂訴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呂訴上,1915年出生於今日的彰化縣溪洲鄉,為家中獨子。父親呂深圳經營「賽牡丹」歌仔戲團,自幼耳濡目染。16歲為自家劇團編導改良戲《情海風波》,並擔任男主角。同年,在父親的支持下成立「銀華映畫社」,承租影片巡迴放映,並親自擔任辯士。
辛奇
辛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1924年出生於台北市萬華,本名辛金傳,因為家住萬華戲院附近,鄰居在戲院工作,可以免費看電影,辛奇便整天待在戲院裡,這是他與電影最早的相遇。辛奇肄業於日本大學藝術科,在學時學習燈光、化妝、舞台設計、編導、電影技術等,曾參加劇團,擔任佈景、舞台美術或監督等職務,演出多部戲劇。
夏琴心
夏琴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夏琴心在台語女星中,曾經紅過一陣子,一度還跨海到香港拍片,交了一陣好運。但後來漸趨平淡,由主角而退居配角,並且由影壇轉到歌壇,慢慢地終於在銀河中沈寂消失了。
亞泥事件
亞泥事件
全東明
作品簡介: 本作品從外到裡共有三層,最外層的左右邊分別有十六個月亮和十六個太陽,都代表臺灣的十六個原住民族。作品的第二層左右兩邊各有一隻手,第三層右邊的太魯閣族的圖騰代表事件是發生在Truku(太魯閣族)的領域上,左邊是鎖鍊,代表他們被捆住解不開。 創作背景:
《路》導演用分段表
《路》導演用分段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路》導演用配音分段表,以中影的筆記本書寫。 每一段有註明配音的演員姓名,紅字是導演李行的標註。
《街頭巷尾》中影來函
《街頭巷尾》中影來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3年6月7日中央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函給自立電影公司,關於租場地設備及人員拍攝《街頭巷尾》一事,檢附租場攝片彙總結帳單,要求支費用。 總經理龔弘。
文英
文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文英本名黃錦涼,日治時代名英子,1936年出生於台北。她家裡有九個兄弟姊妹,從小就是別人的養女,為了擔負家計,十七歲就加入黑貓歌舞團,正式展開演藝生涯,十九歲時嫁給演員方龍,方龍為她取藝名為「文英」。
阿匹婆
阿匹婆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阿匹婆,本名林呂有,1918年8月20日出生於桃園大溪,隨後舉家搬遷至台中。自小個性外向,相當不適應於當時嚴厲管教的日本學校教育,備受父母疼愛的阿匹婆,因此中斷學業。16歲跨海到大陸經商,直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她從廈門輾轉搭船回台灣,這才結束她的經商生涯。
郭夜人
郭夜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郭夜人,1906年9月2日出生於台北市,本名郭德發,父親是迪化街批發雜糧的商家。就讀成淵中學時,郭夜人就時常去永樂座和港町(今之貴德街)的茶行聽蔣渭水演講或是看戲,開始對新劇產生極大興趣,也因此認識了歐劍窗。1938年加入歐劍窗主持的「鐘鳴新劇俱樂部」。
吳飛劍
吳飛劍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中人,北京大學肄業。1956年從影,曾經任場務、劇務、沖印、搭景、攝影助理、製片等工作,1964年起開始執導台語片,作品多是喜劇或是文藝片,1970年加入中國電視公司,擔任台語連續劇編劇及戲劇指導。
那瑪夏的春天
那瑪夏的春天
全東明
作品簡介: 民國九十八年 (2009年)八月九日因莫拉克颱風襲臺,導致高雄小林村九至十八鄰一百多戶人家的家園全毀,四百六十二位居民罹難,同為Dian(全東明)看到族人朋友受難,心裡很難過,而有了這件作品的創作。 創作背景:
張清清
張清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清清,本名張清雪,1947年出生於台北。1963年演出處女作《義犬救子》,1964年考入邵羅輝的天祥影業公司,此後,陸續拍了數以百計的台語片。
第30屆金馬獎群星合影
第30屆金馬獎群星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坐者左起:郎雄、楊甦、李行、李翰祥、申江、白景瑞、劉芳剛。 站者左起:導演協會律師許文彬、丁善璽、-、黃玉珊、周騰、邱銘誠、宋存壽、-、金國釗、林清介、李祐寧、林福地、張曾澤。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於外景拍攝地。 《養鴨人家》由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5月起在中南部拍攝外景,之後12月公開上映。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合執導的三位導演,左起:白景瑞、李行、李嘉。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站在攝影機右側的是導演李行、中影總經理龔弘,右後方應是演員唐寶雲。 攝影機為35mm Mitchell NC,400呎底片盒的軟式隔音罩上有著「中影」的字樣。 《養鴨人家》由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8月至南投草屯拍攝農業展覽會的畫面,1964年12月上映。
農作物混作/間作
農作物混作/間作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部落早期傳統農耕,透過玉米與芋頭、豆類等高低莖作物混作模式,使土地利用效益達最大化,同時確保糧食供應安全。
達魯瑪克部落採訪
達魯瑪克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部落前婦女會長蘇秀麗(Tavaray)及巴樂絲女士
鳥害防制
鳥害防制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從小米抽穗開始至成熟採收期間,為鳥類危害嚴重時期,也是族人最辛苦的時候,傳統利用各種方式如紙老鷹、亮片帶、炮竹及鐵罐等視覺及聽覺干擾方式來驅趕小鳥。
農作物混作/間作
農作物混作/間作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部落早期傳統農耕,透過玉米與芋頭、豆類等高低莖作物混作模式,使土地利用效益達最大化,同時確保糧食供應安全。
糯米飯
糯米飯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小米
小米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砌石
砌石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砌石
砌石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