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381個藏品
白瓷彩繪月上樹梢紋碗
白瓷彩繪月上樹梢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直口,弧腹下接圈足。倒三角形的碗式線條銳利,整體造型端正。內器壁素面無紋,外器壁以吹墨技法,繽紛的藍、綠、粉紅彩表現月上樹梢景致。器壁薄,白胎細緻,彩繪色澤鮮豔,除圈足著地處外滿釉。從胎釉與造型特徵判斷,本作品為二十世紀前半葉日本瀨戶窯製品。
醬青釉燉壺
醬青釉燉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束口,唇沿,圓腹,平底,圈足,圓蓋帶寶珠鈕,蓋口內沿出二舌,以便扣住器身。除足底與蓋口內沿刮釉露胎,其餘器表內外均滿釉。通身光素無紋,器蓋與器身上半施醬釉,餘皆青釉。依據捐贈人莊建緒先生提供資料,該器為臺灣本地窯場產品,乃做為燉煮食材之用。
青花粉紅彩花卉紋碗
青花粉紅彩花卉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圈足外直內斜。採鏇坯壓模、彩繪施釉燒製而成。全器除圈足外幾乎滿釉,圈足刮釉露胎,胎土呈黃褐色,沾有窯沙。碗內壁素面無紋,碗壁有使用痕。碗外器壁一側以青花粉紅彩描寫花卉紋,粉紅彩作花瓣,鈷藍彩寫花葉,畫法稚拙。
青花粉紅彩蘭花紋碗
青花粉紅彩蘭花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940年代至1950年代臺灣流行生產的彩繪飯碗。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以模具成形,並於釉下彩飾之後,高溫燒製而成。全器除圈足外幾乎滿釉,圈足刮釉露胎,胎土呈灰白色。碗內壁素面無紋,使用痕明顯。
青花粉紅彩蘭花紋碗
青花粉紅彩蘭花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940年代至1950年代臺灣流行生產的飯碗。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以模具成形,並於釉下彩飾之後,高溫燒製而成。全器除圈足外幾乎滿釉,圈足刮釉露胎,胎土呈黃白色。碗口略略歪斜,內壁素面無紋,碗心有使用痕。碗外器壁一側以青花粉紅彩描寫花卉紋,粉紅彩作花瓣,鈷藍彩寫花蕊與蘭草。
彩繪葉紋碗
彩繪葉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圈足外直內斜。採鏇坯壓模、彩繪施釉燒製而成。胎體厚重,全器除圈足與澀圈外幾乎滿釉,圈足刮釉露胎,胎土呈灰色,沾有窯沙。碗口部略呈歪斜,內壁素面無紋,碗心鏡面有一圈淺淺的澀圈刮釉。內外器面多見開片,釉色近青瓷色調。碗外器壁一側彩繪橫向斜伸的竹葉,筆調率意自然。
青花竹葉紋碗
青花竹葉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圈足外直內斜。採鏇坯壓模、彩繪施釉燒製而成。全器除圈足外滿釉,圈足刮釉露胎,胎土呈白色,底部生燒嚴重,有許多小氣泡。碗口略為歪斜,內壁素面無紋。碗外器壁一側以青花鈷料描寫生意盎然的竹葉,筆調率意純熟。青花發色鮮豔,白釉映照鈷藍,十分耀眼。該件飯碗底部有朱泥痕,但脈絡不明。
青花葉紋碗
青花葉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940年代至1950年代臺灣流行生產的青花飯碗。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圈足外直內斜。採壓模成形、釉下彩繪之後,施釉高溫燒製而成。胎體厚重,全器除圈足與澀圈外幾乎滿釉,圈足刮釉露胎,胎土呈灰黃色,沾有窯沙,外底心、圈足有龜裂痕,外器壁亦有缺損。碗內壁素面無紋,碗心與器壁使用痕明顯。
青花葉紋碗
青花葉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圈足外直內斜。採壓模成形、彩繪施釉燒製而成。胎體厚重,全器除圈足與澀圈外幾乎滿釉,圈足刮釉露胎,胎土呈灰色,沾有窯沙。碗口部略呈歪斜,內壁素面無紋,碗心與碗壁使用痕明顯。碗外器壁一側彩繪兩組形似葉紋,皆作五瓣葉,形似竹葉,畫法稚拙可愛。
磚燒方形鏤空雙卍字紋筷筒
磚燒方形鏤空雙卍字紋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磚燒方形鏤空雙卍字紋筷筒,長方形筒狀,上寬下窄,前低後高,中間相隔,平底,左右各鑿有四個透氣小孔,足呈雙口狀,背面鑽有二孔,可放置於餐桌,或綁上繩子懸掛於牆上。
白釉方形一日高新筷筒
白釉方形一日高新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由陶土燒製而成,表面上有白釉,微泛黃,長方形筒狀,上寬下窄,前低後高,背面上方突出呈半圓形,鑽有一匙形孔洞,平底,鑿有四個透氣小孔,四角有足,可放置於餐桌或懸掛於牆上。
白釉方形一日高新筷筒
白釉方形一日高新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由陶土燒製而成,表面上有白釉,長方形筒狀,上寬下窄,前低後高,背面上方突出呈半圓形,鑽有一匙形孔洞,平底,鑿有透氣五個透氣小孔,四角有足,可放置於餐桌或懸掛於牆上。筒身正面上緣呈中央下凹的波浪狀,中央有帶著官帽的仕宦人像之浮雕,右方刻有「一日高新」字樣,兩側有蒲扇及書冊的浮雕。
白瓷鑲金邊半圓形玫瑰紋彩繪筷筒
白瓷鑲金邊半圓形玫瑰紋彩繪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陶瓷製成,整體呈竹節造型,背面扁平,上緣為波浪狀,後方凸起處鑽有一圓形孔洞,綁有紅繩,平底,可放置於餐桌或懸掛於牆上。筒身上緣及竹節處皆以金漆滾邊,正面中央繪有玫瑰圖樣,底部鑽有五個透氣小孔,並以朱墨寫上「正德」二字。
磚燒方形雙卍字紋筷筒
磚燒方形雙卍字紋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磚燒方形雙卍字紋筷筒,長方形筒狀,上寬下窄,前低後高,背面上方突出呈半圓形,鑽有二孔並繫有鐵絲,平底,四角有足,可放置於餐桌或懸掛於牆上。正面刻有雙卍字、銅錢串、盤長結等浮雕紋樣作為裝飾,兩側刻有「處世謙和」、「治家勤儉」等字樣,底座呈波浪狀。
鋁茶壺
鋁茶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鋁茶壺分成筒身、蓋、嘴(流)、提把等部分。筒身為圓球狀、平底,上覆有蓋子,蓋子中央有圓形環鈕,壺嘴呈三彎流線形,提把為圓弧形提樑式。鋁質製作之茶壺有質輕、導熱速度快的優點,但鋁質在溫度升高後可能釋放有礙人體健康之物,故80年代後漸漸不再製作使用。
磚燒半橢圓形鏤空雙卍吉字紋筷筒
磚燒半橢圓形鏤空雙卍吉字紋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磚燒半橢圓形鏤空雙卍吉字紋筷筒,筒狀,上寬下窄,前後片呈半橢圓形,左右和底部為弧形,背面有一圓形孔洞,可懸掛於牆上。筒身正面上方刻有鏤空的雙卍字,中央刻有吉字,左右和下方則為波浪曲線,邊緣飾以鋸齒狀紋樣,底部鑿有十七個透氣小孔。
鋁茶壺壺體
鋁茶壺壺體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壺體包括筒身、嘴(流)、提把等部分。筒身為圓球狀、平底,壺嘴呈三彎流線形,提把為圓弧形提樑式。用來盛裝水或茶,亦可用於加熱燒開生水,為一般家庭常見的生活用具。
白瓷半圓形竹鶴紋彩繪筷筒
白瓷半圓形竹鶴紋彩繪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陶瓷製成,半圓形筒狀,背面中央鑽有一凸字形孔洞,平底,鑿有十個透氣小孔,可放置於餐桌或懸掛於牆上。正面繪有竹子與白鶴圖樣,表面可見細密的龜裂紋路。
綠釉半橢圓形百子千孫筷筒
綠釉半橢圓形百子千孫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由陶土燒製而成,表面上有綠釉,扁窄半橢圓形筒狀,前低後高,背面中央鑽有一圓形孔洞,中央以毛筆寫有「丁遁毛」三字,上方突出呈半圓形,平底,鑿有九個透氣小孔,可放置於餐桌或懸掛於牆上。正面上方有「百子千孫」字樣之浮雕,意為祈求人丁興旺,中央為蝙蝠和壽字浮雕並飾以鏤空菱格紋,代表福壽雙全。
磚燒方形哪吒紋飾浮雕筷筒
磚燒方形哪吒紋飾浮雕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磚燒方形哪吒紋飾浮雕筷筒,表面上釉,長方形筒狀,上寬下窄,前低後高,背面上方突出呈半圓形,鑽有二個圓形孔洞,平底,鑿有透氣透氣小孔,四角有足,可放置於餐桌或懸掛於牆上。筒身正面上下緣呈中央下凹的波浪狀,中央刻有三太子哪吒之浮雕,雙腳踩著風火輪,手持乾坤圈,身披混天綾,兩側有其他法器的浮雕。
綠釉方形百子千孫筷筒
綠釉方形百子千孫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由陶土燒製而成,表面上有綠釉,長方形形筒狀,前低後高,中間相隔,背面中央鑽有二個圓形孔洞,上方突出呈方形,平底,鑿有十個透氣小孔,可放置於餐桌或懸掛於牆上。中央為蝙蝠銜鏤空雙銅錢和如意結浮雕,二側寫有「百子千孫」和「福祿壽全」字樣之浮雕,意為祈求人丁興旺、福氣吉祥。
綠釉半橢圓形百子千孫筷筒
綠釉半橢圓形百子千孫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由陶土燒製而成,表面上有綠釉,扁窄半橢圓形筒狀,上寬下窄,前低後高,背面中央鑽有一圓形孔洞,上方突出呈半圓形,平底,鑿有七個透氣小孔,可放置於餐桌或懸掛於牆上。正面上方有「百子千孫」字樣之浮雕,意為祈求人丁興旺,中央為蝙蝠銜鏤空銅錢和如意結浮雕,代表福祿吉祥。
綠釉半橢圓形百子筷筒
綠釉半橢圓形百子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由陶土燒製而成,表面上有綠釉,扁窄半橢圓形筒狀,上寬下窄,前低後高,背面中央鑽有一圓形孔洞,上方突出呈半圓形,平底,鑿有七個透氣小孔,可放置於餐桌或懸掛於牆上。正面上方有「百子快筒」字樣之浮雕,意為祈求人丁興旺,中央則有鏤空的紋樣裝飾。
綠釉半橢圓形百子千孫筷筒
綠釉半橢圓形百子千孫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由陶土燒製而成,表面上有綠釉,扁窄半橢圓形筒狀,前低後高,背面中央鑽有一圓形孔洞,上方突出呈半圓形,平底,鑿有六個透氣小孔,可放置於餐桌或懸掛於牆上。正面上方有「百千子孫」字樣之浮雕,意為祈求人丁興旺,中央則有鏤空的紋樣裝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