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15個藏品
頭飾垂帶
頭飾垂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細黑線編成五股類似於髪辮,縫繫在一長條絨布上,髪辮上間隔縛綑紅黃綠色線、山雞毛及彩珠串、鈴鐺等,可供垂掛在頭飾後方,以表示未婚之少女。
肩揹帶
肩揹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紅色帶狀綿布上兩邊縫飾彩珠及細鍊,中間有一大型貝片及二粒小貝殼間隔縫飾,並以一紅黃綠編纂之彩線從中串連,兩端各有珠串及鈴鐺綴飾。
珠花裙
珠花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黑色斜紋布為料,分腰裙兩部,腰的下端邊緣,有小珠串成的花紋,形狀呈長方形,共四塊,兩塊連在一起,另一塊與連在一起的二塊以一小珠串成的人形裝飾隔開,小珠有紅、黃、綠、藍、黑、淺咖啡六種顏色。
頭飾
頭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用紅、黃、綠色線成X形繞紮在二根竹片上,然後再將二竹片並排紮起。用一條銀圈鍊子穿過十七個銀環,貼縫在一根片竹的一面上,在另一片竹片上,則用較小的銀鍊貼縫著,銀鍊上垂掛一排銀片及小鈴。
手腕珠串
手腕珠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主要構成材料是珠子和貝殼,珠子分做三股編在一起,配色通常是兩條黃色夾中間一條橘色,也有兩條紅色夾中間一條橘色,珠串以大片的白色貝殼從中間隔開,共有十五片貝殼,珠串置中的地方則有十顆藍白相間的琉璃珠
男裙
男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黑色綿布製成的短裙,在打細碎摺處縫上深藍色棉布,並於其上綴以不透明橙、黃、綠、白四色小珠子的直立人像,共20個。在裙子與腰帶接縫處施以不透明的紅、橙、綠三色小珠子綴成的三角形紋樣。
男裙
男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裙為黑布製成,上端打摺,分三組。摺上縫貼一布,布上串以小珠,珠花兩側為幾何形花紋,中為人頭像。其中打摺兩組間有一小珠串成之直立人像,小珠之色有白、綠、紅、黃、深黃、黑色。
男裙
男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裙為黑布製成,腰為一條同樣布縫上,裙子打小摺,用金黃、綠、紅、黃線縫成人頭形花樣及其他花紋。
銀肩帶
銀肩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銀肩帶是以日本銀圓一圓12個以鐵片鑲成方形,每二個之間用九條小銀圈鍊相連成一長條,長條二邊各用二條長銀鍊由帶的一端相接到另一端。
女長衣
女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衣以藍棉布製成,已經剪裁,左衽,有領。紐扣為漢式,扣鼻上綴有小珠,領下與斜襟上有以小珠綴成的人形花紋。
耳環
耳環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耳環一對,兩隻形式一樣,在繩下串有黃、綠、土黃、雜色的珠子,珠串以下分成三條珠串用以下掛有銀鍊十五條(一耳環,掛十二條銀鍊),銀鍊有的是二端掛在珠串上,則掛下之部份成一圈。有的則掛成一條,其末端再掛有小鈴或銀片。
豬皮圈帽
豬皮圈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帶毛豬皮圈帽,皮內襯有紅絨布。菊花帽徽,底為麻編圓底,沿底釘野豬牙20枚。中間分三圈,外為錫片17枚,中為白瓷磚,最裡為一鈕扣,15枚。
腰帶
腰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條毛線編成之辮子,以線縫合成寬約2.6cm之腰帶,最外兩條為紅色,其內為黃色,中夾一條為綠色者,兩端五條辮子分開,與帶交接處打一結。
披肩
披肩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為藍色長方麻布,布之兩邊及下緣釘紅、黃、綠三色粗約1.0cm寬粗絨線辮子,釘成寬約3.5cm之邊,邊之內側有兩兩相隔紅白鈕,釘成一排,絨線兩端約有6.0cm流蘇。
豹尾圈帽
豹尾圈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圈帽是以豹尾(略有毛在上)裹住許多層豹皮紮成的粗條,以繩索穿洞外層的豹尾,兩邊縫起,在一處以二獸下顎(連牙)用繩穿過紮在圈帽上,另又在二下顎中央紮一用野豬牙及貝做成的徽。
珠花邊
珠花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花邊以黑緞為表,白色布為裡。全花邊的花紋共分四段,全部以小珠綴成,最上一段為三角形,第二段圓形花紋,兩圓形花紋中間有柱狀花紋。第三段為條狀花紋,中間有斜狀花紋。第四段為人形花紋。共有綠黃紅三色。
山豬皮帽
山豬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棕褐色帶毛山豬頭皮帽。 帽形:帶二耳,後有帽披,額緣貼一長40cm、寬2cm山豬皮毛,前中另貼一帶毛山豬皮條。
足鍊
足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tjakat通常是幼兒於1歲半前會被穿戴的足鍊,除了美觀之外,足鈴也可提醒父母當下幼兒活動狀態。 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戒串項鍊
戒串項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貴族女性會在單串項鍊套上一排金屬或貝殼戒指,在佳平部落貴族婚禮裡,常用作penaljang(昭告祖靈證婚)之用。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男衣
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黑色布為料,已繡剪裁。無領無扣,領口,兩袖,左右裾,前襟,後背,均有菱形之繡花紋,花紋邊緣綴有小鐵泡及小斜鏈裝飾。花紋顏色有黃紅綠三色。
男裙
男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為黑布製成,腰下裙上打摺長6.5cm,分三段,每段邊緣有彩色小珠五排,每二段之間有盤蛇花紋,沿腰下以小珠穿成鋸齒狀及條紋狀。
喪巾
喪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三塊同大小之藏青麻布拼成,二邊及中間各有一道刺繡橫貫,二邊者寬8.5cm、中間者寬4.2cm。刺繡以紅、黃、紫紅、深藍、淺藍繡線刺繡幾何圖形花紋。寬邊中段有二布帶。
喪巾
喪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身上所有喪服及配件統稱為kapulju,此件為lepec(喪巾) ,婦女守喪時會綁在tarar(頭飾)穿戴。 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喪服布
喪服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藍番布為底,用紅、黃、藍三色麻線挑織成菱形,X形紋,長條寬紋各二,細長條邊,小花邊共三條。喪服布上有一條長35.0cm的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