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621個藏品
檳榔袋
檳榔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檳榔袋
檳榔樹皮鍋
檳榔樹皮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略有扭曲的方體。
佩袋(盛煙及檳榔)
佩袋(盛煙及檳榔)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袋分三層,中層為黑布,外二層為黑緞,外層正面由口開始縫一11.0cm長之紅麻布,麻布上有間隔相等縫貼上之藍布及黑白布條,布條作鋸齒狀,紅麻布之末端有綠,藍,紮三色絨線流蘇,正面底部以紅,白,綠繡之五瓣的花朵。帶背面為黑布,面為紅麻布,二邊緣及中央各有一條以白,黑布貼成之花紋。
呂炳川 在花蓮從事田野工作的錄音情形
呂炳川 在花蓮從事田野工作的錄音情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0年8月呂炳川以臺灣原住民音樂的研究奠定了他的學術地位,圖為他在花蓮縣光復鄉南富村從事田野工作的錄音情形。
阿美族歌謠
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案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錄製之阿美族歌謠,內容包括(A面)《牧牛歌》、《捕魚歌》、《光復村是個好地方》、《採集木材歌》、《砍木材歌》等;以及(B面)《戀歌》、《富田村快樂頌》、《迎賓歌》、《辭別歌》、《飲酒歌》等曲目。錄製地點為花蓮縣光復鄉富田村。
光復鄉太平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光復鄉太平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光復鄉太平村阿美族的豐年祭歌謠,由男性一人領唱,眾人答唱。歌詞皆為發聲的虛詞。
光復鄉太平村阿美族敘事歌謠
光復鄉太平村阿美族敘事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光復鄉太平村阿美族的歌謠,由男性一人獨唱,是一首夾唱夾敘的歌謠,為一首砍材的工作。
準備種植的路蕎苗
準備種植的路蕎苗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集眾人之力拉下黃藤
集眾人之力拉下黃藤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集眾人之力拉下莖上布滿刺的藤心,後面拉,前方砍下攀附在樹上的藤蔓。
翼豆的花
翼豆的花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翼豆
翼豆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將數支山棕葉綁在一起
將數支山棕葉綁在一起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採集新鮮的辣椒
採集新鮮的辣椒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採集山棕葉
採集山棕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清炒翼豆
清炒翼豆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得來不易的藤心湯
得來不易的藤心湯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藤心湯是採集不易的美味,需要多人的汗水付出。
市集上販售米酒醃漬的辣椒
市集上販售米酒醃漬的辣椒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整理完竣取出的山棕心
整理完竣取出的山棕心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樹豆是馬太鞍部落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樹豆是馬太鞍部落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對馬太鞍部落來說,一年的開始,是樹豆;而一年的結束,也是樹豆。
盛開的樹豆花
盛開的樹豆花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樹豆的開花期很長,從11月開始,一直到隔年的2、3月都還有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