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94個藏品
三不和
三不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吳昆仁先生唱唸。此譜有不同的調絃法,琵琶三線與二絃內線由「士」(G)降為「六」(F),琵琶母線和二絃外線由「工」(D)調降為「ㄨ」(C),管門仍屬四空管。
三更鼓
三更鼓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吳昆仁先生唱唸。曲詩乃《陳三五娘》本事。
思想情人(清唱)
思想情人(清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吳昆仁先生唱唸。
思想情人(曲詩)
思想情人(曲詩)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吳昆仁先生唱唸。
三台令
三台令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吳昆仁先生唱唸。此譜又稱「三面」,或「三面金錢經」。
宮娥報
宮娥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演奏者均為華聲社的資深團員。曲詩取自梨園戲《朱弁》〈公主別〉,十七世紀刊刻的《新刻增補戲隊錦曲大全滿天春二卷》已見首齣曲文。
感謝公主
感謝公主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詩取自指套《心肝跋碎》之第二節〈感謝公主〉,原曲調為〈倍工•大環著〉,屬五空管,七撩慢曲,演唱技巧難度較高,後經由廈門南管先生紀經畝改填入〈福馬郎〉調傳唱,成為南管散曲中的名曲。
看滿江
看滿江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曲詞甚典雅,故事敘述江上嫠婦彈琵琶泣訴,情節頗似白居易《琵琶行》,所異者為本曲主角已情有獨鍾,因父母錯配而出尋舊情。
宮娥報
宮娥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演奏者均為華聲社的資深團員。曲詩取自梨園戲《朱弁》〈公主別〉,十七世紀刊刻的《新刻增補戲隊錦曲大全滿天春二卷》已見首齣曲文。
望明月
望明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演唱者已有八年演唱經驗。本曲為《西廂記》本事,張君瑞於西廂會之翌日,等候崔鶯鶯到臨之情節,砌辭典雅。
鼓返五更
鼓返五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演唱者有十年的學習經驗。曲詩為《陳三五娘》中「五娘思君」情節,但梨園戲或台灣七子戲中皆不用此曲。
直入花園
直入花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此曲原為指套〈弟子壇前〉之第三節,曲詩為描寫冥陽嶺上花園中的景象。
嫺隨官人
嫺隨官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詩為《同窗記》(即《梁山伯祝英臺》)本事,張再興《南樂曲集》,作祝英臺與婢僕銀心同往杭州讀書途中對答。然聞吳昆仁先生言:其師點先(吳彥點)曾言此曲主角為山伯與其僕士久。
風打梨
風打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為指套《為人情》之第三節,此節故事出處不詳,待考。觀其內容,似乎是閩南秋天的民間生活常事,具趣味性。
書中說
書中說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詩為《王十朋》(即《荊釵記》)本事,為十朋母親向十朋訴說其妻錢玉蓮守節及投水之情。
荼薇架
荼薇架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詩《郭華》本事,為王月英於相國寺遇郭華醉不醒,事不諧,返家後思念郭華之辭。依情節為梨園戲〈月英悶〉齣之唱辭。
直入花園
直入花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此曲原為指套〈弟子壇前〉之第三節,曲詩為描寫冥陽嶺上花園中的景象。
小妹聽
小妹聽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演唱者有十餘年學習經驗。曲詩內容為陳三向益春說明身世來由。
當天下咒
當天下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曲詩內容為陳三、益春、五娘三人欲私奔泉州時所唱。
賞春天
賞春天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詩為《朱弁》本事,朱弁妻姚氏賞春景思念朱弁之辭。
共君斷約
共君斷約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曲詩內容為陳三五娘半夜約會所唱。
恨王魁
恨王魁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為《王魁》本事,敘述桂英自盡後,陰魂上路尋王魁報仇之唱辭。
心頭悶憔憔
心頭悶憔憔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詩描述一女子思念情人,欲觀賞花鼓以解思愁,觀後反益增感懷。
望明月
望明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為《西廂記》本事,張君瑞於西廂會之翌日,等候崔鶯鶯到臨之情節,砌辭典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