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69個藏品
張繼高 在北京時結識當地年輕聲樂家鄭薪,陪他四處遊賞
張繼高 在北京時結識當地年輕聲樂家鄭薪,陪他四處遊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在北京時結識當地年輕聲樂家鄭薪(右),陪他四處遊賞。
蘇凡凌 「北京國際女音樂家大會」
蘇凡凌 「北京國際女音樂家大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8
林進祐於北京現代音樂節作品發表
林進祐於北京現代音樂節作品發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吳伯超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專集》配合紀念音樂會出版
《吳伯超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專集》配合紀念音樂會出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8
1968年,《吳伯超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專集》配合紀念音樂會出版。
梁在平與曹正等人合影
梁在平與曹正等人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0
1990年5月26日,由北京古箏研究會主辦,古箏大師曹正主持,於北京中央音樂院交流演出。梁在平首次以古箏音樂演奏訪問大陸箏友,偕游淑美、施桂珍、李玉梅、毛文傑同行演出。前左二起為施桂珍、曹正、梁在平。後右三為游淑美。
江文也與頤和園之石舫合影
江文也與頤和園之石舫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迷戀中國古蹟的江文也,興奮地與頤和園之石舫合影。
江文也於紫禁城前留影
江文也於紫禁城前留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面對紫禁城的壯觀,江文也忍不住要拍照紀念。
劉岠渭教授於大陸北京音樂講座
劉岠渭教授於大陸北京音樂講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14
江文也憶談-金繼文
江文也憶談-金繼文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訪談內容摘要為: 1.戰前中國音樂家活動情形-馬斯聰、賀綠汀、老至誠、江文也等。 2.江文也<台灣舞曲>評所。 3.早期中國音樂家的音樂表現手法。
江文也憶談-汪毓和
江文也憶談-汪毓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訪談內容摘要為: 1.談及江文也在戰前與戰後在中國音樂界的地位。 2.江文也在北京授課情景。 3.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遷移過程。
林進祐於北京頤和園
林進祐於北京頤和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林進祐北京之行
林進祐北京之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張昊指揮中國廣播交響樂團
張昊指揮中國廣播交響樂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3年於北京音樂廳指揮中國廣播交響樂團。
呂泉生與孫之君及妻姪女出遊時合影
呂泉生與孫之君及妻姪女出遊時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孫之君隨這位老先生到北京天壇遊玩,左為老先生的妻姪女張蕭淑珍女士,中為孫之君。
江文也創作靈感泉源:北京孔廟照片
江文也創作靈感泉源:北京孔廟照片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北京孔廟成為江文也創作的發想地。江文也研究祭孔音樂及孔子音樂思想,是創作《孔廟大晟樂章》的靈感泉源。
京韻大鼓:杜十娘
京韻大鼓:杜十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7年7月25日第二屆民間藝人音樂會演出。單弦有兩種演出方式,1自彈自唱;②一人站唱,以八角鼓敲擊節拍,另一人操三弦伴奏,舊稱“雙頭人”。單弦的曲目,前期以反映清代北京社會生活風貌的為多,也有一些由戲曲故事改編的,以故事性強、刻畫人物細緻入微取勝。
許常惠與中國音樂界領導階層合影
許常惠與中國音樂界領導階層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8年,「敢為天下先」的許常惠,在出席香港「中國新音樂史綱研討會」後,首次飛赴北京,短暫停留接受款待,中國音樂界領導階層幾乎全員到齊。前排右起:費明儀、呂驥、趙渢、許常惠、李煥之、劉靖之。後排右起:吳祖強、黃翔鵬、袁靜芳、于潤洋、沈洽。左一為沈洽,右三為黃翔鵬。
張昊與大女兒及夫婿合影
張昊與大女兒及夫婿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3年,大女兒有雄及夫婿,從天津至北京與張昊會面。
張繼高 離鄉四十多年,再臨故土,感懷難免
張繼高 離鄉四十多年,再臨故土,感懷難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離鄉四十多年,再臨故土,感懷難免。張繼高在北京頤和園。
鄧昌國的恩師托諾夫與友人合照
鄧昌國的恩師托諾夫與友人合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26年在北京,鄧昌國的小提琴恩師托諾夫與友人合照。左一為作曲家劉天華、左二為中國音樂教育之父蕭友梅。右一為托諾夫。
席慕德
席慕德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38
|聲樂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