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2個藏品
腿飾
腿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男性飾品歲時祭儀(跳舞時配帶)。此物件為多色琉璃珠、貝珠、銅鈕、銅鈴、苧麻所組成。主要做為腿布的裝飾。 (以上說明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南澳的泰雅人》(1964: 336):
耳璫
耳璫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飾物。泰雅語:Mayung papak(男用耳飾)男性飾品。本物件是為耳飾之用。本物件主要包含貝殼、苧麻。其中中之一的苧麻繩是經過編織後,再繫於貝飾的短柱上。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項圈
項圈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Mayun(大貝殼)此物件是男性繫於頸部的裝飾,也可做為盛裝上配帶的飾品(如貝珠衣上的裝飾)。 此物件由貝殼、琉璃珠、苧麻與銅鈕所組成。其中貝殼、琉璃珠與銅鈕均來自與其他族群交換而來,主要應為噶瑪蘭族人。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項圈
項圈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六串共六十枚矩形貝片連成,貝片之大小不等,最大的長約3.4cm,寬約1.1cm兩側各有二孔以便麻繩穿過,六串貝片於兩側接合,其中四串之一端接合處繩上穿以藍色玻璃珠,有一串各貝片之間亦穿上藍色或黑色之玻璃珠。此項圈之貝片大都破損不完整,繩亦有中斷處。
臂鈴
臂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一橢圓球形之銅製臂鈴,橫周圍10.0cm領上有突起之花紋,中央為一王字形之花紋。由花紋觀之似為一動物頭像,有三較突出如釘頭狀之眼,鈴兩邊接合處之下端開一長約4.6cm,寬約0.4cm之縫,鈴上有一長0.8cm寬1.2m之柄,柄上有一孔,以便麻繩穿過,麻繩為雙道,繩上有一塑膠之小環。
項圈
項圈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一條四粒白鈕釦,各間隔著三段由六條黑玻璃珠串成的珠條。另一條,由四段六條黑玻璃珠條間隔著二頭二白鈕扣,中間一段只有一鈕扣。
項圈
項圈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等一,二及五個上各有一破損小洞,長方貝塊項飾,由於一頭麻繩已斷可能本來沒有如此短,現只有五塊長方貝串成,長2.5cm,寬1.1cm各有二孔在二頭側面,由繩子串起,貝面有點,如梯形起,反面則凹下。
項圈
項圈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三黑,紫紅,白色麻繩線織成之布條,有在一端三層釘合,另一端釘有紅,藍,紅藍三絨球(每條各一)每片端釘白磁鈕二小銅鈴三及藍,黑小珠若干。距釘合端16.0cm處釘有白磁鈕三後每隔5.0cm釘白磁鈴二。每間隔一隊鈕,釘二小銅鈴及藍,黑小玻璃珠若干。(附飾鈕)
項圈
項圈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三條黑,紫紅,白色麻線織成之布條,有在一端三層縫合,另一端釘有紅,藍,紅藍三絨球(每條一個)。每片端並釘有二白磁鈕及三小銅鈴。藍黑小珠若干。距釘合端16.0cm屬釘三白磁鈕,後每隔5.0cm處釘白磁鈕二,間隔一對釘有二小銅鈴及黑,藍玻璃球若干。(附飾鈕)
項圈
項圈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麻繩穿黑,白相間小珠數串,間或有紅,白,綠,白相間穿合者。各串於兩端繫住。此項圈之各珠串已纏繞而無秩序。
項圈
項圈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珠串七條,用細線紮成分三段,末端繫3銅鈴,銅鈴一個有紋的繫在由藍珠串成的珠串上,另外一珠條繫有五個銅鈴。
項圈
項圈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由藍色小珠及7顆紅色大珠子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