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3個藏品
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
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RSTT)計畫由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主導,將建造擁有廣角大視野,以及超長基線定位能力的新型望遠鏡,以追蹤快速電波爆。
BURSTT計畫的支站:綠島
BURSTT計畫的支站:綠島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RSTT)計畫的電波望遠鏡天線。
BURSTT計畫的天線
BURSTT計畫的天線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RSTT)計畫的觀測天線。
BURSTT計畫的主站天線
BURSTT計畫的主站天線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RSTT)的主站設在宜蘭的福山植物園,架設256支天線指向天空,以較高的靈敏度偵測快速電波爆。
BURSTT計畫的主站
BURSTT計畫的主站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RSTT)計畫將在台灣本島與附近離島設立電波望遠鏡,主站設在宜蘭的福山植物園。
BURSTT計畫的天線
BURSTT計畫的天線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RSTT)計畫的觀測天線。
BURSTT計畫的天線
BURSTT計畫的天線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RSTT)計畫的觀測天線。
BURSTT計畫的觀測測試
BURSTT計畫的觀測測試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RSTT)計畫的觀測測試。
BURSTT計畫的支站:富貴角
BURSTT計畫的支站:富貴角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RSTT)計畫的電波望遠鏡天線。
BURSTT計畫的主站天線
BURSTT計畫的主站天線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RSTT)計畫的主站設在宜蘭的福山植物園,天線為16X16的方形排列,間隔距離2公尺。
BURSTT計畫成員
BURSTT計畫成員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RSTT)計畫由天文所所長彭威禮率領研究團隊。
BURSTT計畫的主站:福山植物園
BURSTT計畫的主站:福山植物園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RSTT)計畫的電波望遠鏡天線。
BURSTT計畫的支站:東沙
BURSTT計畫的支站:東沙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RSTT)計畫的電波望遠鏡天線。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計畫的概念圖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計畫的概念圖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計畫(ALMA)的概念圖,座落在在南美洲智利。由54個12米望遠鏡及12個7米望遠鏡組成。觀測影像可望比哈伯太空望遠鏡(HST)清晰 10 倍。
FEIC的團隊成員
FEIC的團隊成員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ALMA東亞接收機前段整合測試中心(FEIC)的團隊成員於2008年,將FEIC製造的第一臺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接收機前段次系統,運送到智利交付驗收。
第一屆臺北天文物理研討會
第一屆臺北天文物理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第一屆臺北天文物理研討會於1991年3月在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舉行,65位參加者中約20位為臺灣天文學者,40多位是歐美天文學家,如Roger Blandford教授,George Rieke 和 Marcia Rieke 教授夫婦。
BIMA毫米波干涉陣列
BIMA毫米波干涉陣列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柏克萊-伊利諾-馬里蘭聯合陣列望遠鏡(BIMA)為最早期的毫米波干涉陣列之一。是我國天文學界「以設備製作換取前沿望遠鏡觀測時間」的第一例,是重要里程碑。
徐遐生與林家翹
徐遐生與林家翹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2005年,時任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校長的徐遐生院士,前往北京清華,頒贈榮譽博士學位給恩師林家翹院士。林家翹院士為徐遐生院士就讀MIT時的指導教授。
夏威夷的次毫米波陣列
夏威夷的次毫米波陣列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中研院天文所協同營運的次毫米波陣列(SMA)位在夏威夷島毛納基峰,由8座直徑6米的電波望遠鏡組成。
富貴角研究站的BURSTT支站
富貴角研究站的BURSTT支站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臺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RSTT)天線站目前正在建造與測試中,支站之一為位在臺灣北端的中研院環變中心富貴角研究站。
宜蘭福山植物園的BURSTT主站
宜蘭福山植物園的BURSTT主站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臺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RSTT)天線站目前正在建造與測試中,主站位在臺灣宜蘭福山植物園。照片中的黑色天線是接收天線,組成相位天線陣列。盒子內有放大器和濾波器,連接到資料擷取系統。
林家翹院士與天文學家們
林家翹院士與天文學家們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林家翹院士於1995年與學者們聚餐,包含了天文規畫委員會的多位專家學者。由左至右,前排分別為:譚遠培、賀曾樸、李太楓、林家翹夫婦;後排左二起分別為:林潮、徐遐生夫婦、魯國鏞。
中美掩星計畫的望遠鏡
中美掩星計畫的望遠鏡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中美掩星計畫(TAOS)的四座0.5米望遠鏡之一,為全自動觀測系統,能夠在晴朗的夜間連續高速拍攝星空,目標為觀測古柏帶天體(KBO)。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陣列的測試雛型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陣列的測試雛型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座落在夏威宜毛納洛峰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陣列(AMiBA),於2002年到2004年的初期階段,先建造了具有2座0.3米碟形天線的測試雛型,測試使用干涉儀技術的毫米波望遠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