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219個藏品
菜公坡
菜公坡
桃園市政府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來源:https://cmsdb.culture.tw/place/E623A0B4-428F-443F-9526-990C4EB98AF2
灣潭仔埤
灣潭仔埤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來源:https://cmsdb.culture.tw/place/719499F2-29AD-40C8-BE6F-D4F9721773E3
石榴果實
石榴果實
Romario99
https://pixabay.com/zh/photos/pomegranate-fruit-healthy-nutrition-4611437/ CC0
花蓮港小學校及黑金通
花蓮港小學校及黑金通
毛利之俊
黑金通:日治時期的黑金通為現今花蓮市中山路的東段,位於舊花蓮火車站一帶,當時因黑金通位於交通運輸點,此地在日治時期非常繁榮,為重要的商業中心。民國69年(1980)北迴鐵路通車後,隨著火車站的遷移,黑金通一帶人車絡繹不絕的景象逐漸消逝。
起點標
起點標
毛利之俊
日治時期位於玉里支廳前的十字路口,有座石柱佇立於街角,為橫貫中央山脈、連結西部竹山與東臺灣玉里的八通關越道路起點碑。八通關越道路前身為清代開山撫番時期所開鑿的三條連接東臺灣道路之一,由總兵吳光亮負責興建的中路,是由林圯埔(今南投竹山)到璞石閣(今玉里)的道路。
表忠碑
表忠碑
毛利之俊
表忠碑位於玉里神社入口右手邊,以翠綠的後山作為背景,瀟灑的姿態矗立於此,紀念著為了開闢八通關越道路時,遭遇「蕃害」、感染瘧疾等等犧牲自己以血淚換來成果的人們,可以說是安慰那些在此逝去的亡魂與表達感謝之意的紀念碑。
鹿鳴駐在所
鹿鳴駐在所
毛利之俊
此照片右下角的木造建築物為鹿鳴駐在所,屋頂採用簡單的「切妻/硬山」形式;駐在所外圍則有石砌圍牆,上面還種滿龍舌蘭。以玉里為東段起點的八通關越道路,在經過今日卓樂部落後,便沿著拉庫拉庫溪北岸開鑿;直到鹿鳴駐在所後,乃建鹿鳴橋跨越溪流、通到對岸,自此便一路沿著拉庫拉庫溪南岸緩緩爬升。
山風瀧
山風瀧
毛利之俊
照片中的山風瀑布自西元1930年代起,就一直是八通關越道路上著名的風景點,根據《東臺灣展望》一書描述,山風瀑布發源於大里仙山,標高六七三零尺,吸收了山上森林的水氣,並在山風駐在所附近傾瀉而下。在該瀑布上方,尚有一充滿濃濃大和風的橋樑橫亙其上,橋門上方並刻有「山風橋」三字。
黃麻駐在所
黃麻駐在所
毛利之俊
照片中的建築為黃麻駐在所。「黃麻」源於布農族語「guma」,為「耕地」之意,而高踞在道路上方15公尺處的黃麻駐在所,則依著山勢整建出兩階平台。從該照片可明顯看出,若要從道路旁上去駐在所,必須要經過一段由枕木鋪設而成的緩坡,才能到達駐在所所處的第一平台。
黃麻駐在所警眷人員合影
黃麻駐在所警眷人員合影
毛利之俊
該張照片為黃麻駐在所的警眷人員照片,除了警察眷屬共四名,還有身穿白衣、腰繫皮帶的巡查一名(左起第二位),以及警手兩名(右起兩位)。一般來說,蕃地駐在所的警察位階,由高而低分別為警部和警部補;巡查部長、巡查和巡查補(巡查後還區分為甲種巡查和乙種巡查。
開鑿隊員戰跡碑
開鑿隊員戰跡碑
毛利之俊
這張照片的名稱為「開鑿隊員戰跡碑」。
蕨駐在所職員及家屬合影
蕨駐在所職員及家屬合影
毛利之俊
此圖為日治時期蕨駐在所的職員與其眷屬的合照。蕨駐在所在八通關越道路上的重要性,乃在於其距離東段起點玉里大約是30公里的路程,也剛好是一日可抵的距離,故自玉里出發,並行走於八通關越道路上的警員或旅人,均以該地作為旅程第一晚的住宿地點。
綠駐在所
綠駐在所
毛利之俊
照片中,綠駐在所的石砌駁坎前,圍有一有刺鐵絲網以保護該駐在所警眷安全,而鐵絲網下方的方形石碑,則可能是道路里程標。從今日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登山口到瓦拉米這段將近15公里的路段,經玉管處加以修建、整理,成為今日我們所稱的「瓦拉米步道」,此後路段的坡度逐漸變陡。
山蔭駐在所
山蔭駐在所
毛利之俊
從該照片可知,山蔭駐在所地處道路旁的陡坡上,循著兩層階梯即可抵達。八通關越警備道行經多土袞駐在所後,坡度逐漸變緩,但卻也開始變得潮濕難耐。
「多土袞」(Totokun)駐在所
「多土袞」(Totokun)駐在所
毛利之俊
「多土袞」(Totokun)源自布農族語,為「樹頭很多」之意,也是八通關越道路上一處展望良好的據點。《東臺灣展望》一書記載,來到此處可以感受到氣溫、景物有明顯的變化。
石洞駐在所
石洞駐在所
毛利之俊
該照片為石洞駐在所的警眷家族合影,而該駐在所有幾個值得留意的特色。首先是石洞在八通關越道路開鑿時的定位:該道路自開鑿起,共分成兩期的開闢工程,以及第三期的修補工程,而石洞正是第一期工程的終點。
抱崖駐在所
抱崖駐在所
毛利之俊
在發生八藏、河合兩人遭到襲殺的悲劇後,當局為了增強警備佈防,乃於事件發生地附近的高地設置「伊霍霍爾駐在所」。該駐在所初設於大正11年(1922)6月13日,其名源自於附近的布農族部落「伊霍霍爾」(Ihohor);後於大正14年(1925)7月31日更名為「抱崖」,其名並沿用至今。
魯崙(rurun)駐在所
魯崙(rurun)駐在所
毛利之俊
「魯崙」源自於布農族語「Rurun」,意即「稜線高處」、「山脊尾端」;而就地理位置來說,魯崙位於新仙山向北延伸的尾稜上,且正好是拉庫拉庫溪與支流伊霍霍爾溪的分水嶺,故視野良好,並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魯崙駐在所是大正11年(1922)增設的17處駐在所之一,設立背景乃和一年半前的關儀三郎遭襲事件有關。
哈哈比(hahabi)駐在所
哈哈比(hahabi)駐在所
毛利之俊
「哈哈比」源自於布農族語「Hahabi」,即「稜背的谷地」之意。
新康(shinkan)橋
新康(shinkan)橋
毛利之俊
自抱崖啟行到多美麗之前,因溪澗飛瀑縱橫,以致橋樑密布的景象,早已成為此段道路的賞景重點。該張照片中的「新康橋」,即是這段路線上的眾多橋樑之一;至於橋上的警眷人員們,都來自照片上方的新康駐在所。
大分的警察職員與家族合影
大分的警察職員與家族合影
毛利之俊
大分駐在所不論就建物規模或是人口數來說,都非常可觀。這張人數達30多位的警眷人員合照,並不代表大分警眷人口的全部。就《東臺灣展望》作者毛利之俊的說法,大約有一百多人居住在該地,「東段首都」果然名不虛傳;然而,要在偏遠山林裡養活這麼多的人,民生物資的供給是很重要的。
賽珂(saiko)駐在所
賽珂(saiko)駐在所
毛利之俊
此圖為賽珂駐在所警察家族合照。行經大分吊橋與大分「殉職者之碑」後,有一岔路向南腰繞2.6公里,此即八通關越道路上的第三條支線──賽珂支線。該支線新闢於大正14年(1925),一路上皆沿著闊闊斯溪左岸行走,終點即為照片中的賽珂駐在所;而該支線設置的目的,乃是為了就近監視賽珂、耶西洛等部落。
大分養蠶室
大分養蠶室
毛利之俊
早期原住民過著傳統的漁獵、游耕的生活;然而,原住民居無定所的特性,讓日人難以控管原住民。因此,日方開始透過威壓、綏撫等手法,迫使一個個原住民部落屈服;隨後再藉由蕃地警察勢力的進入,使得原住民在政治、經濟、教育、醫療等各層面皆有極大轉變。
土葛(tonkatsu)駐在所
土葛(tonkatsu)駐在所
毛利之俊
行經拉古拉橋後,地勢陡峻險惡的「土葛大崩壁」即映入眼簾。這處大規模的崩壁,自日治時期以來就是行旅望之卻步的險境,路段亦持續處於變動狀態;就其成因,乃和其地處拉庫拉庫溪和其支流塔達芬溪匯流處的上方有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