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55個藏品
牛首刀
牛首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牛頭刀,全身分為身、柄、本三部,身部凸背凹刃,柄為實心,斷面成橢圓形,中有一穿縫,本端為牛頭形,柄及本部皆殘留松綠石,身與柄交接處有闌,鏽蝕。柄部有織物痕跡。
馬首刀
馬首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馬首刀分為身、柄、本三部,身部凸背凹刃,柄為實心,斷面成橢圓形,中有一條穿縫,本端為馬頭形,並鑲嵌綠松石,身與柄交接處內側有欄。
珊瑚石龜
珊瑚石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紅褐色基底,滿含白色圓形珊瑚化石,背部沾有銅綠。龜形,底部略平,頸部有二粗一細三道陰弦紋。嘴頰兩側有一穿貫通,背部有一單面鑽孔。一眼似有黑色顏料點染。
殘跪坐石人像
殘跪坐石人像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殷代青銅器極少呈現寫實人物,但在玉石雕刻中有不少例證,此為其一。人像已殘,肩部以上及左半身不存,背面破損,表面紋飾已失。足踞地,跪坐,手置膝上。雕像正面、側面均可見代表服飾紋樣的陰刻紋飾。人像著長袍,袍的左襟壓於右襟之上;腋下、胸腹間束一寬帶,帶飾雷紋;袖口、衽邊、衣下擺則飾以鑲燕尾紋的勾連紋。
石虎
石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虎作蹲伏狀,四肢彎曲前伸,兩耳微向後,卷尾。造型雖簡,仍可見蓄勢之姿。以陰線表現五官及身軀紋飾。
鹿方鼎
鹿方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與牛方鼎同出於西北岡1004號大墓,體型較牛方鼎小。以鹿首為裝飾主紋,鹿角向上分有數叉,鹿首左右兩側也裝飾了猛禽類的鳥紋,鹿首上下另有夔龍紋。值得注意的是,夔龍紋及鳥紋均面朝器物的外側。鼎足空心,足部上方也以鹿首裝飾,器內底並鑄有鹿形銘文。商代彝器沒有其他以鹿做銘文的例子。
石虎首人身跪姿立雕
石虎首人身跪姿立雕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虎首人身,作跪姿,雙手撐於雙膝上。背後有豎凹槽由上至下貫穿背部,虎的胯下亦有一與豎槽垂直的小凹槽,可以將本石雕嵌入木結構中。虎頭略仰,張口露出鋸形齒與犬齒,兩耳豎起。以強有力的凹線紋刻出眼、鼻以及虎身各部紋飾。
八瓣華蓋立鳥圓壺
八瓣華蓋立鳥圓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壺形圓,長頸鼓腹(腹的最大徑在中部微下),低圈足,兩耳獸面銜環,緊接器壁,鑄生。蓋作蓮華式,環周八瓣外侈,中口洞室。洞空處另置以圓形銅板,板心獨立一鳥,貓耳,鉤喙,昂首張翅作欲鳴將飛狀。尾首、鳥身與翅,皆翻轉鏤空,鑄為極細紋飾,鳥的雙爪鑄在圓板上,微微凸起,頗見技巧。
石立梟
石立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梟形。背後有豎凹槽,由上至下貫穿背部,器底兩足與兩側尾著地處之間有不規則形的空槽。推測這件器應當為木構建築的裝飾,背後及底部的空槽可將本器嵌入木結構中。以立體的技法雕出全身各部大樣,再以強有力的凹線紋刻出眉、眼、羽毛等,以及翼上的蟠蛇、夔紋,胸前的獸面紋等。
牛方鼎
牛方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出土於西北岡1004號大墓南墓道北端與墓室交界處,出土時與鹿方鼎並置。長方形,四足兩耳,唇緣外撇,器身四角及中間均有扉稜,四足中空,自上俯視可見器內底有四個孔洞。腹部四壁與四足上部都裝飾了大而立體的牛首紋飾,由牛角型態可知為水牛,因稱之為牛方鼎。器長邊面上的牛首兩側裝飾了冠羽飛揚的猛禽。
青銅人面
青銅人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面形象相當寫實,寬顴,短額,頂部有一環形鈕可供懸掛,人面背側在耳、鼻和雙眼處鑄有六管高突於器表的實心柱狀物,當非實用的面具。與寢小室盂、右杓、龍紋盤和陶磢等器共出於1400號大墓之東墓道西端,具體用途不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