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2個藏品
《海韻》現場工作照
《海韻》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海邊外景,攝影指導賴成英蹲下身掌鏡,李行導演戴墨鏡站在他後方。 創作靈感來自徐志摩新詩的電影《海韻》,由李行導演,張永祥編劇,文藝影業公司出品,1974年11月在台灣上映。
《海韻》現場工作照
《海韻》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導演李行、蕭芳芳(飾宋丹妮)、秦漢(飾江濤)。 創作靈感來自徐志摩新詩的電影《海韻》,由李行導演,張永祥編劇,文藝影業公司出品,1974年11月在台灣上映。
《海韻》現場工作照
《海韻》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海邊外景,李行導演(右)指導蕭芳芳(左2,飾宋丹妮)。 創作靈感來自徐志摩新詩的電影《海韻》,由李行導演,張永祥編劇,文藝影業公司出品,1974年11月在台灣上映。
《海韻》現場合影
《海韻》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海邊外景,李行導演(左)與秦漢(右,飾江濤)合影。 創作靈感來自徐志摩新詩的電影《海韻》,由李行導演,張永祥編劇,文藝影業公司出品,1974年11月在台灣上映。
《海韻》現場工作照
《海韻》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海邊外景,工作人員撐起帆布幫蕭芳芳(中,飾宋丹妮)擋光。 創作靈感來自徐志摩新詩的電影《海韻》,由李行導演,張永祥編劇,文藝影業公司出品,1974年11月在台灣上映。
《海韻》現場工作照
《海韻》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海邊外景,李行導演(左1)和攝影指導賴成英(右2)指揮現場,秦漢(穿條紋上衣,飾江濤)站在後方。 創作靈感來自徐志摩新詩的電影《海韻》,由李行導演,張永祥編劇,文藝影業公司出品,1974年11月在台灣上映。
賴成英
賴成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賴成英,1931年出生於台中。台中一中畢業後,1950年經校長介紹到農業教育電影公司(簡稱農教,中影前身)當練習生,1952年擔任《皆大歡喜》攝影師莊國鈞的助理,首次參與電影拍攝。1955年,製片黃卓漢自香港來台拍攝《山地姑娘》,因莊國鈞推薦,而首次獨當一面掌鏡,展開其攝影師生涯。
李行
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本名李子達,1930年出生於中國上海市。1948年遷台,進入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就讀,在校期間即經常參與校外職業劇團與電影演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