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1個藏品
臺北新高堂發行花蓮蕃社的一景
臺北新高堂發行花蓮蕃社的一景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本物件為以花蓮港原住民聚落為主題之明信片,其正面為原住民聚落彩色繪圖,影像前景有12棵檳榔樹,後方為以茅草作為屋頂的房子,影像右上角處標註「花蓮港蕃社ノ一部(臺北)」、「A PART OF ABORIGINAL TRIBE NEAR KARENKO.(19.)」。
魏德文編著〈福爾摩沙地圖〉
魏德文編著〈福爾摩沙地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雕刻立柱
雕刻立柱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登錄理由:具有歷史意義、表現傳統,以及泰武鄉族群特色。雕刻圖案中的背帶屬日本時代的鐵線,手呈U字型、腳直立,綜合好幾種刻法,柱子上面會有承重的刻法,下面沒有,所以它是一段木頭拿來做,不是完整的原件,年代約有30年(不可能是民國元年,可能是民國60年左右),屬於泰武鄉嘉興。
木板雕刻
木板雕刻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登錄理由:具有地方特色。成對是屬嘉興的男女,牙齒刻的很清楚並不多見,而下方雕刻的一對有穿衣服,上面一對沒穿衣服,是表現時代意義(以前沒穿衣服,現在有穿衣服)中華民國95年10月18日屏府文博字第0950205986號
高山蕃的狩獵
高山蕃的狩獵
中央研究院
〈福爾摩沙地圖〉
〈福爾摩沙地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福爾摩沙地圖〉,此圖描繪1873年英國駐淡水領事人員T.L. Bullock與美籍學者J. B. Steere、甘為霖牧師(William Campbell)前往中部山區的探險之旅的路線。由Harrison & Sons 出版社出版,1874年10月印行。
古陶壺
古陶壺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登錄理由:具稀有、時代特色,也具有歷史、文化及藝術價值。沒辦法訂它的地點,因為跟著結婚流動流來流去,陶土顏色色衣已脫落,年代不明(原住民本身無年代觀念)新石器時代的遺物,年代待考。三地門鄉大社傳說:陶壺是太陽光照射陶壺裡使它懷孕—壺生說。祭拜時家祭時或豐年祭都會拿來祭拜,賦予陶壺一種人格。
犬塚商店發行角板山貴賓館
犬塚商店發行角板山貴賓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本物件為以角板山貴賓館為景之明信片。正面為角板山貴賓館之彩色圖畫。明信片中央貴賓館主體,分別由洋館與日本木構屋舍組成。建築前方為綠色草皮。左方建築為木造日式建築,屋瓦為藍色。右方洋樓建築的屋瓦則是紅色。正面上方載有「角板山貴賓館」之字樣。
古陶壺
古陶壺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登錄理由:具有歷史、文化及藝術價值。沒辦法訂它的地點,因為跟著結婚流動流來流去,陶土顏色色衣已脫落,年代不明(原住民本身無年代觀念)新石器時代的遺物,年代待考。三地門鄉大社傳說:陶壺是太陽光照射陶壺裡使它懷孕—壺生說。祭拜時家祭時或豐年祭都會拿來祭拜,賦予陶壺一種人格。
陶壺
陶壺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登錄理由:具有歷史、文化及藝術價值。沒辦法訂它的地點,因為跟著結婚流動流來流去,陶土顏色色衣已脫落,年代不明(原住民本身無年代觀念)新石器時代的遺物,年代待考。三地門鄉大社傳說:陶壺是太陽光照射陶壺裡使它懷孕—壺生說。祭拜時家祭時或豐年祭都會拿來祭拜,賦予陶壺一種人格。
木盾
木盾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本件作品乃使用一整塊木頭挖製而成,四周邊框使用牙型紋刻飾,主體結構紋飾分成三個層次,紋飾尺寸由下而上逐漸縮小,最下層雕刻人頭紋。中間層紋飾為兩個人頭紋,中間刻飾重圓紋;最上層刻劃狩獵的情景,兩獵人手持長矛隨同一狗,追捕外族的緊張畫面。
木雕百步蛇
木雕百步蛇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登錄理由:具日本時代技術與藝術價值。中華民國95年10月19日屏府文博字第0950206692號
簷桁
簷桁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登錄理由:具地方文化特色。是泰武鄉的,頭部雕刻接近來義,人頭是嘉興部落。中華民國95年10月18日屏府文博字第0950205943號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五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五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臺灣蕃地圖〉,比例尺五十萬分之一,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製作,1913年3月編製、6月7日印刷、6月10日發行。
雕刻門板
雕刻門板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登錄理由:具時代的市場需求特色。屬於商品類,鬼面雕刻很少見。中華民國95年10月18日屏府文博字第0950205995號
新竹州原住民地界所植竹林
新竹州原住民地界所植竹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為以新竹州蕃地竹林為主題明信片,其正面為竹林彩色照片,影像中竹林中央有一條軌道,於軌道附近站有4名男性,影像上方標註「(新竹州)蕃地竹林」。
雕刻壁板
雕刻壁板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登錄理由:本件壁板採易雕刻、具芳香的牛樟木為基底材,使用半弧形整塊木材雕刻而成,可使雕刻物自然穩定放置在地面上,可隨意移動和擺放。整件作品以直立人像為雕刻主軸,結合百步蛇紋為輔助裝飾。使用陽刻方式雕琢人像,臉部表情呆板,胸部雕刻捲曲的蛇紋圖飾。
簷桁
簷桁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登錄理由:具歷史意義、時代特色與藝術造詣。中華民國95年10月18日屏府文博字第0950205928號
髑髏
髑髏
中央研究院
簷桁
簷桁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登錄理由:具歷史意義與時代特色。人頭的造型,及另人頭造型,顯然是不一樣,應該不是同一地區,屬於不同鄉創作。中華民國95年10月18日屏府文博字第0950205890號
北投社番業主保大武力印戳
北投社番業主保大武力印戳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印章是過去居住於南投草屯一帶的北投社人保大武力所擁有,印戳文字為「北投社番業主保大武力記」。
雕刻壁板
雕刻壁板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登錄理由:本件壁板,使用臺灣貴重、材質優良的「臺灣櫸」木材為雕刻素材,以陽雕的方式雕刻一人像,頭大、身體小、腿部粗,比例特殊,頭部上方刻一矛頭、額頭刻一山形紋,兩側刻S造型的百步蛇紋飾;雙手舉起至頸部,大腿和小腿間以三橫紋表現腿部的壯碩。
陶壺
陶壺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登錄理由:具有歷史、文化及藝術價值。沒辦法訂它的地點,因為跟著結婚流動流來流去,陶土顏色色衣已脫落,年代不明(原住民本身無年代觀念)新石器時代的遺物,年代待考。三地門鄉大社傳說:陶壺是太陽光照射陶壺裡使它懷孕—壺生說。祭拜時家祭時或豐年祭都會拿來祭拜,賦予陶壺一種人格。
雕刻門板
雕刻門板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登錄理由:本件雕板以人物為主題,採側身、肩背獵物為雕刻重點,身著傳統服飾,頭戴羽毛、著短裙、赤足、腳踏土地。木雕臉部表情活潑、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傳達著獵物豐收之意。人像周圍輔以百步蛇紋飾,蛇的部頭表情與主體人像雕刻互動性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