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個藏品
傳統布袋戲偶人-武生
國立臺灣博物館
搭配戰甲、南戰。「武生」根據年齡分佈,隸屬於「生」,是年輕男性角色,年齡約十六至三十歲左右。武生為練就一身好功夫,到處行俠仗義,具英雄氣概的角色,造型多變,通常有卷眉或劍眉。
偶頭部分為木製,為中國泉州花園頭樣式,約為清末-民國50年間雕刻製作。
傳統布袋戲偶人-桃文
國立臺灣博物館
「桃文」隸屬於「生」,與鬚文同,是年齡約三十至四十五歲的男性角色,留有黑色長鬚以顯示年齡,但為卷眉或劍眉。
偶頭部分為木製,為中國泉州花園頭樣式,約為清末-民國50年間雕刻製作。
搭配戰甲、太子盔。
傳統布袋戲偶人-鬚文
國立臺灣博物館
「鬚文」隸屬於「生」,是年齡約三十至四十五歲的男性角色,留有黑色長鬚以顯示年齡。
偶頭部分為木製,為中國泉州花園頭樣式,約為清末-民國50年間雕刻製作。
可飾演《三國演義》的劉備,或扮仙戲《福祿壽三仙會》之福仙。
傳統布袋戲偶人-文生
國立臺灣博物館
「文生」根據年齡分佈,隸屬於「生」,是年輕男性角色,年齡約十六至三十歲左右。文生眉清目秀、姿態溫文儒雅,一般扮演讀書人或是文弱角色,《西遊記》中的唐三藏也可以文生來代替,因為和尚生也是文生的樣貌,其差別僅在於是不能戴帽的光頭。
偶頭部分為木製,為中國泉州花園頭樣式,約為民國60-90年間雕刻製作。
傳統布袋戲偶人-春公
國立臺灣博物館
「春公」是年齡約六十至七十五歲,鬚髮全白老年男性。春公和摻文的形象相近,僅年齡較為老邁。可以用眉毛、眼睛來區分文武,眼角微下垂、細眉、表情慈祥的為文春公;眼尾上揚、立眉的是武春公。
偶頭部分為木製。搭配蟒袍、金貂。
傳統布袋戲偶人-摻文
國立臺灣博物館
「摻文」是年齡約四十六至六十歲的男性角色。「摻」為閩南語音,意謂黑色鬍鬚夾雜了白色,其以鬚髮黑白參半、眉目內斂慈祥的樣貌,呈現年過中年穩重的氣質。
偶頭部分為木製,為中國泉州花園頭樣式。
搭配開氅、國老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