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6個藏品
皮製綁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原色皮革製成,二褲管週沿以細皮繩穿繞綴飾,近腰處及褲管下方則以白色粗棉線縫合,腰圍二邊各有延伸之皮革腰帶,褲管下方寬大,各有細皮繩供繫縛。兩邊褲管下方各有二小圓洞。
獸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Valjangav是獸皮(山豬、水鹿、山羊、山羌……等)、動物獠牙(雲豹、山豬、獐……等)所製作的男性盛裝頭飾,獸皮帽保存不易,易腐壞。獸牙圈稱為pagumac,上方也綁有人的毛髮,及多條山豬尾巴製成。
山豬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皮帽,是取山豬頭皮做成,耳朵仍留一點,前面另以四條皮縛在前中央,紮成橫的一長條(二條皮相接縛於中央),另二條皮重疊垂直在橫的中部,此垂直的皮條二側的山豬頭上,有二斜上的洞為眼,二耳的中央部分穿洞在皮帽上繫一繩圈,以便掛起,皮上之毛仍在。
籐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一半圓籐帽(邊製中)及籐條夾,是簡單合縫螺旋編法,修緣法為加蔑繫編法。
籐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套包括禮用長衣、丁字褲、籐帽、煙草皮袋、佩刀等。
此套為泰雅族男頭目服飾(分類號 30528~30532 為一套共5件)
豬皮圈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帶毛豬皮圈帽,皮內襯有紅絨布。菊花帽徽,底為麻編圓底,沿底釘野豬牙20枚。中間分三圈,外為錫片17枚,中為白瓷磚,最裡為一鈕扣,15枚。
豹尾圈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圈帽是以豹尾(略有毛在上)裹住許多層豹皮紮成的粗條,以繩索穿洞外層的豹尾,兩邊縫起,在一處以二獸下顎(連牙)用繩穿過紮在圈帽上,另又在二下顎中央紮一用野豬牙及貝做成的徽。
山豬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棕褐色帶毛山豬頭皮帽。
帽形:帶二耳,後有帽披,額緣貼一長40cm、寬2cm山豬皮毛,前中另貼一帶毛山豬皮條。
插羽籐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帽頂:紅絨線綁著一束豎立的野雞毛,帽子後半部綁著扇形展開的野雞毛。
帽前:二野豬牙對稱綁著,中間有紅絨線球,野豬牙集會處,插上二束野豬毛(深褐色)。
帽沿:1.7cm加篾紮邊法。
帽編法:簡單合縫螺編法,有下顎帶。
皮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原色皮革割製成長圓形後,在左右各三分之二處邊緣上穿洞,以長帶狀皮革穿過作為鞋帶綁縛用。
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原色皮革製成,前端上方以白色粗棉線縫合,尾端割裂彷彿羽狀,頂上有四支長羽(一黑一白相間及二白),下方有二條細皮革繩供縛繫。
皮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原色皮革割製成長圓形後,在左右各三分之二處邊緣上穿洞,以皮革繩穿過作為鞋帶綁縛用。
圈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圈帽是先以獸皮(沒毛)包裹著繩索製成一圈,外層以織成的布(有紅、黃、綠色)繞上,再用寬3cm、紅及綠色布編織成的帶繞上,其他更有小貝、野豬牙及野豬毛等繞或紮在圈帽上。
豹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以籐編成帽形,外面用豹皮覆蓋,帽邊處用麻繩穿豹皮縫在籐帽上。籐帽是用簡單合縫螺旋編法,修緣是用8字形編邊法,帽邊繫一繩。
圈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一長條連毛之獸皮,二邊用繩子穿過,對縫而成,內部包紮起長條的樹葉,獸皮彎成一圈,一端的末尾又縫紮上一些別的野豬皮毛。
豬圈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本藏品由一綑質地堅硬的豬毛圍成直徑約26公分的圓圈,帽子上綁有一個由木頭作成的圓形裝飾,裝飾中央鑲著圓形白色石塊,沿著周圍裝飾著山豬牙,已脫落不少,目前暫存十二根
豬尾圈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是以野豬尾捲起的圈帽。尾的二側以麻繩對縫起來,尾中夾以草,於是圈邊就有15cm粗,帽前方有一以野豬牙鑲邊,中為圓貝之帽徽,其二側有一條長18cm之皮(皮上還附有毛)。
鹿頭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以鹿頭做的帽子,鹿眼本已被挖出留二洞,在鹿鼻處以一小束鹿毛縛上,由鹿鼻以下就是帽邊,鹿角及耳皆在,後部以另一鹿皮縫連在後頭處,二耳以一繩相連以便掛起。
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一皮帽,一邊另外長出7.5cm,於此處縫上一帽遮。
皮帽表面塗紅色,而用黑色畫上圖案,內有蛇的圖形。
喪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身上所有喪服及配件統稱為kapulju,而tarar亦是頭飾之統稱,此tarar是專屬男性守喪時用喪帽。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普通的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頂較小型的禮帽為參加房屋落成、割稻後的祈福儀式、成年禮,或是參加族人的婚喪喜慶時穿戴,搭配竹手杖與黑長袍。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頭目羽毛籐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帽配羽毛為頭目日常的便帽,或是出席喪事場合戴,通常配麻色上衣,一般耆老只可以配戴未裝飾羽毛與豬牙的藤帽。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色皮帽,半球形,由中縫合後,披由上連下,褶三褶以皮條繫之,披長8.8cm,有頸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