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01個藏品
白棉質立領大襟女衫
白棉質立領大襟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為白色棉質立領長袖大襟衫,立領部分的製作形式較為特別,是先以藍色棉布在領緣緄邊後,再將立領綴縫上去,這種領子的製作方法是方便日後衣領可以拆卸置換(因為衣領是較容易髒污的部分)。
黃地金魚暗紋馬面裙
黃地金魚暗紋馬面裙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紅地緹花吉祥富貴紋百褶裙
紅地緹花吉祥富貴紋百褶裙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件百褶裙的兩片裙幅並未以米色裙腰縫綴一起,而是獨立兩片,以裙腰兩側的盤釦接合,再以繫繩圈圍固定於腰上。裝飾方面,兩片裙幅均相同,裙門以綠緞做貼布挖雲,在裙門、裙擺外層做黑緞緄邊,內層再以綠緞寬帶裝飾,繡有牡丹、飛鳳。
黑棉質大襟男長袍
黑棉質大襟男長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件服裝為雙層布料製作的夾棉長袍,歷史記錄中國以「袍」作為禮服,始自東漢明帝永平二年(59年)時頒詔服裝制度,明定袍為朝服,後經歷世承傳,到了清代袍成為禮服唯一的形式。
粉紅絲質緹花大襟鑲緄女衫
粉紅絲質緹花大襟鑲緄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日據初期臺灣閩籍婦女大襟衫(又稱為「大祹衫」),大致與晚清時期一樣,衣身十分寬大,衣領低,領圍窄小,以鑲緄配布的材料做領緣包緄,並以織帶鑲緄替代刺繡的緄邊方式,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婦女大襟衫的特徵之一。
粉紅絲質緹花合襠女褲
粉紅絲質緹花合襠女褲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粉紅絲質緹花合襠女褲,褲管以粉紅色蝴蝶花卉紋緹花緞製成,呈直筒狀,褲腳鑲寶藍色寬布條緄白色織帶,以及淺綠色花卉蝴蝶紋織帶。褲頭為白色,略泛黃,褲襠亦有泛黃的汙漬痕跡。
灰絲質大襟如意紋女衫
灰絲質大襟如意紋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臺灣漢族婦女傳統的服裝有三種主要的開襟方式,即是:大襟、對襟、琵琶襟。此服裝衣襟右掩前胸的部分稱為「大襟」,相對的被掩在裏面的稱為 「小襟」或「內襟」,延續漢族傳統「右衽」的開襟方式,是使用最為普遍的服裝形式,大襟衫又稱為「大祹衫」 。
黑棉質大襟客家女衫
黑棉質大襟客家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客家婦女傳統服裝,一般稱為「長衫」、「藍衫」或「大襟衫」,六堆客家婦女上衣開右大襟、色彩以藍色為多,所以概稱為「藍衫」。年輕女子藍衫大襟鑲緄配色再加上緹花織帶闌干,老年婦女則鑲緄深色配布且不作闌干裝飾,此件女衫大襟外緣鑲緄二條細細的牙子,屬於六堆客家中年婦女的服式。
紅地繡花弓鞋
紅地繡花弓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清代開始臺灣移入大量福建漳泉地區的移民,將原鄉纏足風俗帶入,因此在臺灣閩籍中階級以上的婦女大都纏足。纏足標示著家族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容許女眷免於勞動,同時亦彰顯家族的教養與文化。因此平民與經濟能力較差的階層女性為了方便務農與執行粗重事務,多不纏足。
粉藍地繡花平底弓鞋
粉藍地繡花平底弓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項粉藍地繡花平底弓鞋為兩件一組。清代開始臺灣移入大量福建漳泉地區的移民,將原鄉纏足風俗帶入,因此在臺灣閩籍中階級以上的婦女大都纏足。纏足標示著家族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容許女眷免於勞動,同時亦彰顯家族的教養與文化。
紅地繡花弓鞋
紅地繡花弓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早期臺灣社會,漢人女性多半纏足,而原住民族、客家族群女性除非受漢文化影響,普遍沒有纏足的習慣。三寸金蓮原指婦女纏足後的小腳,後演變為稱呼纏足所穿的鞋子,三寸為形容腳的尺寸極小,而非是真實指腳的尺寸。
紅地繡花平底弓鞋
紅地繡花平底弓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清代開始臺灣移入大量福建漳泉地區的移民,將原鄉纏足風俗帶入,因此在臺灣閩籍中階級以上的婦女大都纏足。弓鞋又稱「弓履」,俗稱「三寸金蓮」,為纏足婦女所穿的彎底之鞋,因鞋底彎曲、形如弓月而得名。弓鞋依功能區分有雨鞋、睡鞋、喜鞋、喪鞋,套鞋、棉鞋、靴子等款式。
黑地繡花平底弓鞋
黑地繡花平底弓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清代開始臺灣移入大量福建漳泉地區的移民,將原鄉纏足風俗帶入,因此在臺灣閩籍中階級以上的婦女大都纏足。弓鞋又稱「弓履」,俗稱「三寸金蓮」,為纏足婦女所穿的彎底之鞋,因鞋底彎曲、形如弓月而得名。弓鞋依功能區分有雨鞋、睡鞋、喜鞋、喪鞋,套鞋、棉鞋、靴子等款式。
紅地繡花弓鞋
紅地繡花弓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早期臺灣社會,漢人女性多半纏足,而原住民族、客家族群女性除非受漢文化影響,普遍沒有纏足的習慣。三寸金蓮原指婦女纏足後的小腳,後演變為稱呼纏足所穿的鞋子,三寸為形容腳的尺寸極小,而非是真實指腳的尺寸。
紅地繡花平底鞋
紅地繡花平底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項典藏品為兩件一組紅地繡花平底鞋,又稱繡鞋。一般繡花鞋的裝飾重點於鞋頭與鞋幫兩側的鞋面上。繡鞋的花紋,多以花卉、動物等帶有吉祥福氣象徵的圖樣。早期臺灣社會,閩籍女性多半纏足,不過隨時代演進,日治時期開始,纏足習俗逐漸被視為不人道的陋習,經過宣傳倡導後,纏足女性比例已慢慢降低。
紅色絲緞曲領交襟彩繡童衣
紅色絲緞曲領交襟彩繡童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童衣屬於矩(曲)領、交襟右衽之刺繡長袖外衣,以大紅色絲緞為底布,矩領右衽以寶藍色絲緞製作,緣邊包緄淺灰色布料,面刺繡花朵圖案,使領衽更加凸顯出色。袖口、衣服開衩和下襬貼飾粉紅色織帶,更呈現出粉嫩的效果;衣領交襟右脇邊腋下以布帶繫綁,整形形貌精緻而華麗。
紅色絲緞曲領交襟彩繡童衣
紅色絲緞曲領交襟彩繡童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童衣屬於矩(曲)領、交襟右衽之刺繡長袖外衣,以大紅色絲緞為底布,桃紅色棉布為內裡,矩領右衽以灰色棉布製作,緣邊以桃紅色織帶貼飾,袖口、衣服開衩和下襬也貼飾織帶,但與領口處不同色彩,採用較淺的米白色,交襟右脇邊腋下以布帶繫綁,整形形貌精緻而華麗。
黑色絲質盤金繡對襟新娘上衣
黑色絲質盤金繡對襟新娘上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黑地絲質盤金繡對襟新娘上衣,以黑色絲緞製作,立領、對襟、袖口,領緣、前襟、脇邊下襬皆以水藍色絲緞鑲緄配色,裡布以黑色棉布製作,前襟縫綴四對花扣(此為嵌芯花紐,紐條中心以配布包裹棉花,填塞到花朵成型的紐條縫隙,呈現出配色的效果);前中心對襟下端外加一對刺繡的綁帶,衣身前後、領片和袖子皆以盤金釘線技法刺
紅地絲質盤金繡新娘女裙
紅地絲質盤金繡新娘女裙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紅地絲質盤金繡新娘女裙,為大紅色絲緞製作的變化式筒裙,外型類似傳統的圍裹式馬面裙,但實際上是套穿式筒裙,此為二十世紀初期受西方服飾影響後產生的裙款,但在結構上仍然存在傳統馬面裙的外觀形式。
桃紅緞緹花魚鱗百褶裙
桃紅緞緹花魚鱗百褶裙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件桃紅緹花魚鱗百褶裙的兩片裙幅並未以米色裙腰縫綴一起,而是獨立兩片,以裙腰兩側的盤釦接合,再以繫繩圈圍固定於腰上。裝飾方面,兩片裙幅均相同,裙門以黑緞做貼布挖雲,在裙門四周、裙擺外層做黑緞緄邊,裙門兩側做魚鱗百褶。此件作品在裙頭、裙面部分均有明顯污漬。
白棉質立領大襟女衫
白棉質立領大襟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淺綠底牡丹紋馬面百褶裙
淺綠底牡丹紋馬面百褶裙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件淺綠綢緞緹花裙的裙腰為淺藍色布,縫綴兩片裙幅成一片裙樣式,裙腰兩側有盤釦,裙面裝飾部分,裙門四周及裙擺鑲黑緞緄邊,內層裝飾繡有纏枝牡丹的織帶,裙門主要以打籽繡做五彩立水、牡丹、蝴蝶,凸顯主紋飾的份量感,裙門兩側褶襉做百褶。
青絲質織金緞琵琶襟背心
青絲質織金緞琵琶襟背心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紅色絲緞曲領交襟彩繡童衣
紅色絲緞曲領交襟彩繡童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童衣屬於矩(曲)領、交襟右衽之刺繡長袖外衣,以大紅色絲緞為底布,再做各色花卉刺繡,矩領右衽以緹花絲綢製作,緣邊以米白色絲緞鑲緄,最外緣再貼飾黑白相間的波浪紋織帶,交襟右脇邊腋下以布帶繫綁,整形形貌精緻而華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