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9個藏品
靈寶 獻供科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依其教義乃以清約之物供獻敬神,即基於「將至善至美之物奉獻給至高至尊之神」的祈謝精神;凡有五供、七獻及九陳、十獻諸名目。儀式中配合動聽曲調細樂和優雅科作,一再詠唱讚詠所供獻香、花、燈、果、茶、酒、食、水、寶等鮮潔之物。
小九陳獻供、詣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依其教義乃以清約之物供獻敬神,即基於「將至善至美之物奉獻給至高至尊之神」的祈謝精神;凡有五供、七獻及九陳、十獻諸名目。儀式中配合動聽曲調細樂和優雅科作,一再詠唱讚詠所供獻香、花、燈、果、茶、酒、食、水、寶等鮮潔之物。
啟白詣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啟白詣靈主要是召請亡魂來臨安座,接受供養;並藉由哀婉動聽的道曲,勸慰亡魂覺悟與懺悔,始得慈尊救度。其中「過靈」指由三清壇前到靈案前;「見靈」則指在靈桌前的儀式,整個過程則總稱「詣靈」。主要詣靈時機為啟白請神、獻供、轉誦經懺等後,較完整地呈現道士詣靈齋曲唱誦的功力與音樂的涵養。
放赦科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行三清大道頒玉符以赦北都滯魄,假神光以開長夜地戶的經義。儀式中赦官騎馬頒下三天門下赦書,救苦天尊主行救度,派出蛟龍驛吏,以潛通泉府,並以神光照開地獄,使幽魂睹見光明。儀式中道士穿花交遶,扮演龍鳳驛吏、赦官赦馬星夜飛馳到九幽,以拔度超昇亡魂,早脫沈淪苦海,表現天尊至仁垂憐,廣開宥罪之門的濟度功德。
無上金書啟白請聖科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天門開,眾神來,發表後便在三清壇前進行請聖科儀,功能即是請神降臨安座。儀式在優美的道曲中大淨壇,吟唱香偈,並以大梵之音中運香供養,上香獻茶,啟請三界眾神下降瑤壇,主盟科儀,以求拔度亡魂,證無上功德。
度人經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齋醮的儀式精神即是「開劫度人」,具顯於《正統道藏》首經《度人經》的經義中,強調「設齋行道」,既可自度度人,也可度生度死。奉道者在死後即需使用宗教儀式,召請亡魂聽經聞懺以求懺悔,然後借由仙聖之力使之由北宮移轉南宮煉魂鑄魄,脫離生前的罪愆而逐次轉昇仙界。
無上功德發表科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發表主旨即在呈奏表章,請功曹符使速為傳達,以告聞三界,稟告此次舉行齋儀的用意。其具體表現於化符開天,總召萬靈與外出呈表,在飛罡步斗後,恭敬地焚化呈奏疏文和通關關文,請神降臨。
靈寶九幽道場科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場進茶是朝見天尊、獻香進茶進爵,以疏奏表章的科儀。朝科中高功的演法動作,即是中國傳統帝制時代朝臣謁見皇帝禮儀的宗教化,如「三進金門」科介行步莊嚴肅穆,舉止嫺雅,應律合節,態度誡慎惶恐。關召四靈、飛罡進表時,高功於雲蓆上配合變身、密念、玉文,敷演「飛罡步斗」朝天象徵,更著重文武身段與動作舞蹈的表現。
冥王懺第一卷、謁靈弄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士轉經禮懺,即藉諸天神尊不可思議的功德力,讓亡靈覺悟懺悔後,以解冤赦罪;旨在幫助魂歸北宮者能移轉南宮受度,進而修持超昇仙界,表現其終極關懷的度脫觀。轉冥王懺十卷,乃配合「靈寶無量度人真符」十張,幫助亡靈超脫十殿考校。其中詣靈宣誦仙鶴關牒時,道士一邊諷誦慰靈道曲、一邊舞弄仙鶴呈呈文,是此一儀式特色。
靈寶分燈演教科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齋儀「分燈」旨在燃點神燈,開明破暗。藉由天光下濟,遍諸羅酆諸獄,苦刑停酸,以度九夜孤魂,皆能咸悟本性,虔誠皈依,盡遂昇遷之願。「捲簾」旨在法天象地,變壇化境,登於金闕,奏事祀帝,以呈表赦罪,救度諸苦。
獻茶曲(異品鍾靈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傳統音樂、傳統齋儀唱詞
使用於啟聖科儀程序之一,歌詞內容為歌誦山靈水秀的道家聖靈帝王所居的仙境。那裡有奇花、異石、靈鳥,有人間未有的美味餅品。如今道士們於以獻茶及羅列香花來供養,祈望天尊降臨道壇,降福保弟子平安。全曲約7分鐘,由李道長主唱,兩個弦樂器高胡及揚琴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