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30個藏品
2003年第7屆兩岸三地導演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03年1月,第7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由香港主辦,在澳門舉行。
左起依序為:李祐寧、辛奇、-、林清介、李行、余秉中,於澳門福榮里石碑入口前合影。
《龍的傳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前排左起:─、蘇明明、林鳳嬌、─、張冰玉、黃曼、製片明驥、葛香亭,後排左起:導演李行、曹健(後)、白景瑞(前)、─、─、─、秦漢、崔福生、郎雄、江明。
以中美斷交為背景,由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李行執導的《龍的傳人》,1981年7月在台上映。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洪鈐、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導演、洪深的女兒洪鈐(左)於活動櫥窗前留影。
中國話劇導演第一人洪深的女兒洪鈐為父親寫的書《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歷世編年紀》在台灣出版,於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辦座談會與作品回顧展。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 ——紀念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先生118歲冥誕
《台灣教育》外景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右3)、崔小萍(右4)、攝影師祁和熙(右7)等人。
李行於1960年進入台製擔任特約編導,拍攝多部省政建設彩色紀錄片。此為拍攝《台灣教育》在日月潭巧遇崔小萍時的合影。
《秋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1年,監獄場景拍攝期間,導演李行坐在導演椅上看劇本,左2是製片陳汝霖。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秋決》,是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2月在台上映。
《王哥柳哥遊台灣》演職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8年,台聯出品台語喜劇電影《王哥柳哥遊台灣》演職員在圓通寺前合影。
左起:田豐(導演)、張方霞(導演)、矮仔財(飾柳哥)、李冠章(飾王哥)、陳忠義(燈光)、陳忠信(攝影)、李行(導演)。
《心有千千結》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秦祥林(左)、導演李行於紡織公司和成衣工廠的拍攝現場。
《心有千千結》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李行執導、改編自瓊瑤小說,1973年10月在台灣上映。
《雷堡風雲》探班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白景瑞(策畫)、龔弘(製片)、李行。
中央電影公司與香港電懋公司與的公司合作、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厰)協助提供人力支援的《雷堡風雲》,由李嘉執導,於1965年8月12日上映。
《碧雲天》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導演李行、傅碧輝(飾蕭母)、秦漢(飾高皓天)、 助導葉俊明。
馬氏影業(香港)公司出品,瓊瑤原著,張永祥編劇,李行執導的《碧雲天》,1976年10月在台上映。
《秋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1年,導演李行(左1)及攝影指導賴成英(左2)在《秋決》監獄場景,一旁是副導演楊家雲(右1)、副導演李融之(右2)、場記趙家玲(前景,手持記事本者)。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秋決》,是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2月在台上映。
《早安台北》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依序:伍克定、江明、韓甦、崔福生、林鳳嬌、歐弟、李行(導演)、郎雄、傅碧輝、葛香亭、 鍾鎮濤、李烈、 錢璐、陳汝霖(製片)、曹健,在台北劍潭山的 「太原五百完人紀念建築群」之紀念碑前合影。
《早安台北》由李行執導、侯孝賢編劇,1979年8月公開上映。
《雷堡風雲》探班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白景瑞(策畫)、龔弘(製片)、李行,在外景地合影。
中央電影公司與香港電懋公司與的公司合作、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厰)協助提供人力支援的《雷堡風雲》,由李嘉執導,於1965年8月12日上映。
沙榮峰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年9月,第14屆亞洲影展在日本東京舉行。松竹株式会社奥山融先生招待代表團觀賞松竹歌舞團演出。
左1起:奥山融、李憲龍、沙榮峰、沙榮峰夫人、王莫愁、李行、朱元福、李湘。
右1起:王戎、武家麒。
1995年第32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特別獎(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由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建議,與影劇協會聯署提案,經金馬執委會多數無異議通過,由李行榮獲第32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