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26個藏品
李抱忱寫給李永剛的書函
李抱忱寫給李永剛的書函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李抱忱寫給李永剛的書函。
鄧昌國 國立音樂研究所發行之《音樂之友》月刊
鄧昌國 國立音樂研究所發行之《音樂之友》月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9
國立音樂研究所發行之《音樂之友》月刊。 本期要目: 1. 《論審樂以知政》/梁寒操 2. 《論音樂教育》/虞君賀 3. 《漫談廣播音樂》/魏景蒙 4. 《迎中國音樂研究的新時代》/顧獻樑 5. 《孔子節箴言》/許常惠 6. 《禁唱壞歌與產生好歌》/李抱忱 7. 《音樂教育我見》/高坂知武
鄧昌國 中華愛國歌曲唱片封面
鄧昌國 中華愛國歌曲唱片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國立音樂研究所辦理製作「中華愛國歌曲」唱片全體評選委員,前排左三:李抱忱、右一:申學庸、右三:鄧昌國;後排左一:計大偉、左二:梁在平、右二:呂泉生、右三:蕭而化。
鄧昌國 與文化大學教授合影
鄧昌國 與文化大學教授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5年3月,文化大學教授合影。左起焦仁和、劉文六、許常惠、張錦鴻、曾虛白、李抱忱、鄧昌國、林秋錦、張彩湘。
《李抱忱博士回國講學紀念集》
《李抱忱博士回國講學紀念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李抱忱博士回國講學紀念集》由林海音主編,臺北文星書店出版,是1959年李先生環島講學的紀錄,有動態剪影,新聞報導,熱情的書信,還有各地反應的文字。
胡適博士為李抱忱博士寫了幾幅字
胡適博士為李抱忱博士寫了幾幅字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7
胡適博士(1891~1962)在佳美城裡府渡周末,為李抱忱博士寫了幾幅字,這幅是胡適年輕時在廬山裡所作名詩裡的一句:「山風吹亂了窗子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李夫人瑰珍曾問了一句:「Dr.胡,你那心頭的人影是誰啊?」胡博士笑而不答。
李抱忱為提倡「重慶精神」在第一次訪臺時所呼出的口號
李抱忱為提倡「重慶精神」在第一次訪臺時所呼出的口號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7年,這是李抱忱為提倡「重慶精神」在第一次訪臺時所呼出的口號,監察院于院長寫好這副對聯寄贈,李博士將此墨寶掛在「山木齋」的客廳裡,既可欣賞右老不朽的書法,二來也可常常不忘這十二個字的含意和智慧。
胡適、趙元任、梅貽琦的墨寶,是聆賞李抱忱在中山堂指揮《上山》一曲有感而書
胡適、趙元任、梅貽琦的墨寶,是聆賞李抱忱在中山堂指揮《上山》一曲有感而書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9
胡適、趙元任、梅貽琦的墨寶,是聆賞李抱忱在中山堂指揮《上山》一曲有感而書。
曾任考試院長的賈景德題贈李抱忱博士書法一幅
曾任考試院長的賈景德題贈李抱忱博士書法一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曾任考試院長的賈景德(1880~1960)題贈李抱忱博士書法一幅。這幅楷書小中堂,是飽滿豐腴的顏體字。想像「山木齋」內掛上一幅好的書法作品,立時便能滿室生春,增添很多趣味,這正是中國書法的美術內涵。賈景德號韜園,1904年進士,1910年任閻錫山都督府秘書長。
李抱忱應邀回國,曾擔任長達34年監察院院長的于右任錄舊作贈之
李抱忱應邀回國,曾擔任長達34年監察院院長的于右任錄舊作贈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8年李抱忱應邀回國,曾擔任長達34年監察院院長的于右任錄舊作贈之。右老精書法,尤擅草書,有《標準草書》一冊行世,被譽為「當代草聖」。
董彥堂教授贈李抱忱先生「山木齋」甲骨文墨寶之二
董彥堂教授贈李抱忱先生「山木齋」甲骨文墨寶之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董彥堂(1895~1963)教授贈李抱忱先生「山木齋」甲骨文墨寶之二。1947年這位中國近代考古學先驅赴美,任芝加哥大學客籍教授,並在耶魯大學講學。他於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于右任先生為「山木齋書畫集錦」題名墨寶
于右任先生為「山木齋書畫集錦」題名墨寶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于右任(1897~1964)先生為「山木齋書畫集錦」題名墨寶。回顧中國近百年歷史,太平老人于右任先生,以其深厚的書學底子與高度的創造力,成為中國近現代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人稱「三百年來一草聖」。
曾任音樂院教務主任的李抱忱致詞
曾任音樂院教務主任的李抱忱致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重慶國立音樂院、國立上海音專、音幹班聯合校友會中,曾任音樂院教務主任的李抱忱致詞。右為曾任「音專」校長的戴粹倫教授,中為校友會會長、前立法委員丑輝瑛。
李抱忱博士在中廣接受主持人趙琴訪問
李抱忱博士在中廣接受主持人趙琴訪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李博士在中國廣播公司錄音室接受「音樂風」主持人趙琴訪問。
康謳擔任「中華愛國歌曲」評審委員
康謳擔任「中華愛國歌曲」評審委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中華愛國歌曲」評審委員。前排王沛綸、梁寒操、李抱忱、鄧昌國、何志浩、申學庸。後排計大偉、梁在平、施鼎瀅、蕭而化、呂泉生、康謳。
李抱忱從事樂教工作47年來的學生為李抱忱夫婦的壽辰和結婚四十五週年紀念
李抱忱從事樂教工作47年來的學生為李抱忱夫婦的壽辰和結婚四十五週年紀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6
1976年,李抱忱從事樂教工作47年來的學生,有北平、重慶、美國、臺灣四時期的各路小馬,及他指揮過的合唱團,合力舉行了別開生面的三慶音樂會,為李抱忱夫婦的壽辰和結婚四十五週年紀念,唱老師所教的歌,慶賀他的成果。他說:「四代的學生給了我們『五代同堂』的溫暖。」。
李抱忱於國立音樂研究所青年音樂社臺中分社成立大會後,與全體中部音樂朋友合影
李抱忱於國立音樂研究所青年音樂社臺中分社成立大會後,與全體中部音樂朋友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9年,李抱忱訪臺中,於國立音樂研究所青年音樂社臺中分社成立大會後,與全體中部音樂朋友攝影留念。前排左起:桂希賢、谷學寬、徐保名、蘇中敏、李抱忱、計大偉、李明訓、封金城、黃土澄諸位先生。
李抱忱獲贈趙元任博士的唯一墨寶
李抱忱獲贈趙元任博士的唯一墨寶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8
趙元任博士的唯一墨寶,抄劉半農博士七音古絕送給抱忱。趙元任在《揚鞭集》第22頁上見到這首《聽雨》,於1927年已常州吟詩調譜成藝術歌,原載《新詩歌集》。
李抱忱二度赴美考察音樂教育並認識趙元任夫婦
李抱忱二度赴美考察音樂教育並認識趙元任夫婦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45年李抱忱二度赴美,到各處開始考察音樂教育,在劍橋的兩週停留中,他第一次認識了趙元任博士夫婦,並成為終身的好友。這張照片是趙夫人楊步偉女士攝於柏克萊(Berkeley)趙府。
李抱忱在夫人帶著兒女到美國後,開始了論文的寫作。
李抱忱在夫人帶著兒女到美國後,開始了論文的寫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46年1月,李夫人帶著一雙兒女到了美國,夫人到紐約中國銀行兼差,抱忱父兼母職,在一心多用的處境下,當年9月讀完必修學分,開始了論文的寫作。
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的「李抱忱作品演唱會」
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的「李抱忱作品演唱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0
1970年1月4日,由中國廣播公司主辦,趙琴製作、主持的「李抱忱作品演唱會」,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李博士接受趙琴訪問,後立者為康謳指揮的北師專合唱團。
趙元任指揮演出自己作曲、李抱忱編曲的《上山》後,上臺致詞
趙元任指揮演出自己作曲、李抱忱編曲的《上山》後,上臺致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趙元任聽罷自己作曲、李抱忱編曲、指揮演出的《上山》後,上臺致詞,他說:「回國看見音樂這樣發達,聽見這麼多人唱我的作品,實在是一件暖心的事情。」李博士最後說:「兩位博士雖然破了音樂會裡不講話的慣例,但在中國音樂史上卻添了一段佳話。」此畫面因趙元任的一句「暖心」而充滿了「暖意」。
臺灣第一次聯合大合唱,李抱忱指揮臺北五合唱團於中山堂
臺灣第一次聯合大合唱,李抱忱指揮臺北五合唱團於中山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臺灣第一次聯合大合唱,李抱忱指揮臺北五合唱團於中山堂演唱趙元任譜胡適作詞的《上山》一曲,此曲經李博士編成四部合唱曲演出後,胡適上臺致詞說:「李先生指揮三百青年這樣唱出,竟使我的詩從沒有這樣好過。」。
張彩湘與樂界人士合影
張彩湘與樂界人士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5年3月,張彩湘與樂界人士合影。左起依序為焦仁和、劉文六、許常惠、張錦鴻、曾虛白、李抱忱、鄧昌國、林秋錦、張彩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