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8個藏品
《還我河山》拍攝現場採訪照
余立
卡車上操控 35mm Mitchell NC 攝影機的是攝影師林贊庭(攝影機後方),攝影機下方為林贊庭與史紀新自費自製的羅盤式避震器,但架上卡車後只能避免左右搖動,無法避免上下的跳動。 車上最右邊拿著腳架的是廖繼燿。坐在左後側高架上用無線電指揮調度的是李嘉導演。
嘗試水中攝影(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為拿著防水箱的賴成英、協助試拍的陳惠珠、拿著氧氣管線的洪慶雲、坐在氧氣罐上的是林文錦、最會游泳的林鴻鐘,另外未入鏡的是拍照的廖繼燿。
1958年,受到日本彩色片電影《海女紅短褲》啟發,洪慶雲、賴成英、林文錦、林鴻鐘、廖繼燿以克難的方式自力進行水中攝影的實驗。
日本雜誌《映画技術》介紹台灣成員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日本1961年7月30日發行的雜誌《映画技術》(今已改名為「映画テレビ技術」)111号,〈台湾の映画界を訪ねて〉一文中,作者島崎清彦除了紀錄來台活動,也介紹當時加入日本映画技術協會的台灣會員。
圖中,洪慶雲和廖繼燿兩人的名字誤植,洪慶雲氏應為廖繼燿氏。
《惡夢初醒》工作人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0年,中國電影製片廠(中製廠)、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合拍《惡夢初醒》,在農教台中製片廠搭景拍攝現場,兩個製片廠的現場技術組人員合影留念。
前排左起為農教學員林贊庭、洪慶雲與廖繼燿。
後排左起燈光助理李亞東、攝影助理華慧英、錄音師朱夢良、攝影師王士珍、燈光師張世芬。
中影台中廠遷廠前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1年12月,中影台中廠遷廠前,全體員工在火燒後的廢墟前合影留念。
第一排左起為郭允恭、-、-、劉奇、吳鑄、蔡兆華、呂震達、林啟瑞、馮德儒、向澤長。
第二排左起為劉藝、華慧英、韓玉良、-、李嘉、朱夢良、方壯猷、莊國鈞、-、陳棟、朱偉年、侯萍、凌承柏。
農教練習生合影
林文錦
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練習生時期,學員們出遊留影。
坐著的5人左起:曾保堂、賴成英、林文錦、洪慶雲、涂秋林。
站著的6人左起:楊思穎、洪瑞庭、林隆淮的弟弟、陳洪民、林隆淮、林贊庭。
未入鏡的拍照者是廖繼燿。
《惡夢初醒》工作人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0年,中國電影製片廠(中製廠)、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合拍《惡夢初醒》,在攝影師王士珍(左3)的帶領下,農教學員分組參與的拍攝工作。
參與攝影組的林贊庭(左2)、燈光組的洪慶雲(左1)與廖繼燿(右2)及錄音組的林丁貴。
《還我河山》拍攝現場採訪照
余立
卡車上操控 35mm Mitchell NC 攝影機的是攝影師林贊庭(攝影機後方),攝影機下方為林贊庭與史紀新自費自製的羅盤式避震器,但架上卡車後只能避免左右搖動,無法避免上下的跳動。 車上最右邊拿著腳架的是廖繼燿。坐在左後側高架上用無線電指揮調度的是李嘉導演。
《惡夢初醒》工作人員合影
洪慶雲
1950年,中國電影製片廠(中製廠)、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合拍《惡夢初醒》,在農教台中製片廠搭景拍攝現場,兩個製片廠的現場技術組人員合影留念。
前排坐者左1是擔任攝影助理的華慧英。
中間排有林丁貴(左1)、錄音師朱夢良(左2)、攝影師王士珍(左5)、林贊庭(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