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95個藏品
《康謳歌曲創作集》
《康謳歌曲創作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康謳歌曲創作集》。
《康謳獨唱集》
《康謳獨唱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康謳獨唱集》。
溫哥華遠道合唱團演出康謳作品
溫哥華遠道合唱團演出康謳作品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0
1992年6月20日,溫哥華遠道合唱團演出康謳作品,作曲者起身受到聽眾熱烈掌聲。
康謳送葛琳最後一程
康謳送葛琳最後一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0
2000年10月7日,康謳送葛琳最後一程。
康謳《祝壽歌》
康謳《祝壽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一首慶祝朋友生日所作的祝壽歌(未出版)。
康謳嘗試以中國樂器創作
康謳嘗試以中國樂器創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康謳嘗試以中國樂器創作(未出版)。
康謳與兒孫們 全家福
康謳與兒孫們 全家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3年夏,康謳與兒孫們全家福。
康謳夫婦與四位千金
康謳夫婦與四位千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0年春,康謳夫婦與四位千金。
康謳與葛琳因重慶轟炸成為烽火佳人
康謳與葛琳因重慶轟炸成為烽火佳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康謳與葛琳因重慶轟炸成為烽火佳人。
康謳夫婦為令人稱羨的神仙眷侶
康謳夫婦為令人稱羨的神仙眷侶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康謳夫婦為令人稱羨的神仙眷侶。
康謳與葛琳夫婦攝於加拿大自家門前
康謳與葛琳夫婦攝於加拿大自家門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康謳與葛琳夫婦攝於加拿大自家門前。
康謳與游昌發攝於貝多芬雕像前
康謳與游昌發攝於貝多芬雕像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3年6月,與游昌發攝於貝多芬雕像前。
加拿大時期的康謳
加拿大時期的康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加拿大時期的康謳。
康謳擔任理事長報告中華民國音樂動態於第二屆亞洲作曲家聯盟會議
康謳擔任理事長報告中華民國音樂動態於第二屆亞洲作曲家聯盟會議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第二屆亞洲作曲家聯盟會議在京都召開,理事長康謳報告中華民國音樂動態。
康謳與本拿比移民英語高級班教師同學合影
康謳與本拿比移民英語高級班教師同學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參加本拿比移民英語高級班八年後與教師同學合影。
康謳受嚴總統接見
康謳受嚴總統接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嚴總統接見各團代表,前排左起第四員為康謳。
康謳與先生廚藝觀摩會成員
康謳與先生廚藝觀摩會成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先生廚藝觀摩會成員。
康謳幫李哲洋寫的赴日進修推薦書
康謳幫李哲洋寫的赴日進修推薦書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康謳於「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第一次發表會演出後留影
康謳於「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第一次發表會演出後留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第一次發表會演出後留影。
蕭而化 與中華愛國歌曲唱片第二輯灌製小組全體評選委員合影
蕭而化 與中華愛國歌曲唱片第二輯灌製小組全體評選委員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中華愛國歌曲唱片第二輯灌製小組全體評選委員合影。後排右起:康謳、呂泉生、蕭而化、施鼎瀅、梁在平、計大偉。前排右起:申學庸、何志浩、鄧昌國、李抱忱、梁寒操、王沛綸。
史惟亮與康謳合影
史惟亮與康謳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在學期間與康謳老師合影。左為康謳。
康謳擔任「中華愛國歌曲」評審委員
康謳擔任「中華愛國歌曲」評審委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中華愛國歌曲」評審委員。前排王沛綸、梁寒操、李抱忱、鄧昌國、何志浩、申學庸。後排計大偉、梁在平、施鼎瀅、蕭而化、呂泉生、康謳。
康謳 指揮畢業班「樂藝」畢業音樂會
康謳 指揮畢業班「樂藝」畢業音樂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0年6月,指揮畢業班「樂藝」畢業音樂會。
康謳與師專音樂組的學生
康謳與師專音樂組的學生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康謳與師專音樂組的學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