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7個藏品
呂炳川與三谷陽子、岸邊成雄合影
呂炳川與三谷陽子、岸邊成雄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左起:三谷陽子、岸邊成雄與呂炳川。
呂炳川 於才能教育兒童小提琴巡迴演奏會留影
呂炳川 於才能教育兒童小提琴巡迴演奏會留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3
1973年8月12日呂炳川受小泉文夫的影響而轉攻民族音樂學。在臺北實踐堂的才能教育兒童小提琴第一次全省巡迴演奏會當中,小泉文夫上臺致詞。左為小泉文夫。
呂炳川追悼會靈堂
呂炳川追悼會靈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設在臺北市忠孝東路善導寺大雄寶殿的呂炳川追悼會靈堂。
呂炳川 創辦之才能教育小提琴課程上課一景
呂炳川 創辦之才能教育小提琴課程上課一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才能教育小提琴課程上課一景。
岸邊成雄獨照
岸邊成雄獨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岸邊教授和呂炳川一起深入田野。
呂炳川穿戴雅美族服飾的照片
呂炳川穿戴雅美族服飾的照片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田野調查工作中,呂炳川穿戴雅美族服飾的照片。
呂炳川 調查港口阿美族豐年祭的情景
呂炳川 調查港口阿美族豐年祭的情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呂炳川實地調查的地點超過一百三十個村,這是他調查港口阿美族豐年祭的情景。
呂炳川和小朋友一起演奏的情形
呂炳川和小朋友一起演奏的情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5年7月呂炳川有專業而精湛的小提琴演奏能力,這是在才育幼稚園畢業典禮和成果發表會上,他和小朋友一起演奏的情形。
呂炳川與家人及學校同事聚餐時留影
呂炳川與家人及學校同事聚餐時留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呂炳川任教香港中文大學時與家人及才能教育小提琴指導老師聚餐時留影。左一為呂夫人許碧月女士、左三為長子呂志宏,之後依序為呂炳川、次女呂淑芬。
呂炳川高級部畢業時獨照
呂炳川高級部畢業時獨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49年高雄商業職業學校高級部畢業時。
《呂炳川音樂論述集》封面
《呂炳川音樂論述集》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時報出版公司出版了呂炳川在臺灣第一本公開上市的著作《呂炳川音樂論述集》。
呂炳川與幼子志宏留影
呂炳川與幼子志宏留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留日期間,呂炳川與幼子志宏在雪地中留影。
日本勝利唱片公司對呂炳川的感謝狀
日本勝利唱片公司對呂炳川的感謝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8
日本勝利唱片公司對呂炳川獲得藝術祭大獎的感謝。
呂炳川榮獲的日本文部省藝術祭大獎
呂炳川榮獲的日本文部省藝術祭大獎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7年呂炳川榮獲的日本文部省藝術祭大獎。
呂炳川 臺灣原住民音樂和漢民族音樂CD封面
呂炳川 臺灣原住民音樂和漢民族音樂CD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臺灣原住民音樂和漢民族音樂是呂炳川調查研究的兩個主要範疇。
呂炳川與愛丁堡大學的同學合影
呂炳川與愛丁堡大學的同學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愛丁堡大學英文班的同學,後排左二為呂炳川。
呂炳川的手稿
呂炳川的手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從呂炳川的手稿當中,可以看出他對中國戲曲音樂有全面性的調查研究計畫。
呂炳川和家人及友人的合照
呂炳川和家人及友人的合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7
1967年4月2日留日期間,呂炳川和家人及友人的合照。前座右為呂炳川、中為許碧月、左為呂志宏。
呂炳川 與香港民族音樂學會成立時的主要幹部
呂炳川 與香港民族音樂學會成立時的主要幹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香港民族音樂學會成立時的主要幹部。
呂炳川收集的世界各國民族樂器
呂炳川收集的世界各國民族樂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呂炳川收集了許多世界各國的民族樂器。
日本才能教育研究會給予呂炳川的認證
日本才能教育研究會給予呂炳川的認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5
日本才能教育研究會鈴木鎮一給予呂炳川的認證。
福元裕來來臺指導小提琴課程留影
福元裕來來臺指導小提琴課程留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4
1974年4月30日日本著名教授福元裕來來臺指導才能教育的小提琴課程。
「豈任臺灣音樂史流落他鄉?」中國時報剪報
「豈任臺灣音樂史流落他鄉?」中國時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1990.12.11 中國時報 22版 李哲洋先生於1990年3月21日過世後,在同年年底,關於他身後的資料該何去何從,於報紙上引起了一番討論,隔年,這批資料確定落腳於國立藝術學院。
呂炳川 才能教育幼稚園師生與鈴木鎮一合影
呂炳川 才能教育幼稚園師生與鈴木鎮一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鈴木鎮一認為才能不是天生的。圖為1976年7月25日~8月2日呂炳川的才能教育幼稚園師生訪問松本市時與鈴木鎮一合影留念。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