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2個藏品
觀音神像
觀音神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即觀世音菩薩,佛教菩薩名。為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是慈悲的象徵,當眾生有苦難時,只要稱念他的名號,即可獲得解脫苦厄。他還會就眾生的因緣,化作種種不同的身分度化之。因此又有各種別稱,如水月觀音、魚籃觀音、馬郎婦觀音等,合計中日關於觀世音的別稱,共有三十三。又名三十三身。
神主牌及神龕
神主牌及神龕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神龕是為了供奉神佛或祖先牌位而設計的特殊空間,供奉神佛的神龕就稱為神龕或佛龕,而供奉祖先牌位的則稱公媽龕。神龕通常如廳堂廟宇建築一般,但一般而言,神龕會採用龍柱為支柱,而公媽龕則無。神龕的外型除了像是小型建築外,亦會雕刻吉祥圖紋做為裝飾。
神主牌及公媽龕
神主牌及公媽龕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神龕是為了供奉神佛或祖先牌位而設計的特殊空間,供奉神佛的神龕就稱為神龕或佛龕,而供奉祖先牌位的則稱公媽龕。神龕通常如廳堂廟宇建築一般,但一般而言,神龕會採用龍柱為支柱,而公媽龕則無。神龕的外型除了像是小型建築外,亦會雕刻吉祥圖紋做為裝飾。此件文物即為供奉祖先牌位的公媽龕,內供奉有陳姓祖先牌位。
精繡八仙綵
精繡八仙綵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八仙綵是民間新居落成、婚姻喜宴常用的賀彩,大多懸掛在家門口的門樑上。亦常見於廟宇。由於「彩」和「財」音相似,因此掛八仙彩有求取財利。民間喜慶喜掛八仙彩額,乃認為可藉仙人之道力,以除煞求吉。八仙彩上的八仙,是「八仙過海」中的八仙。
神龕
神龕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神龕是為了供奉神佛或祖先牌位而設計的特殊空間,供奉神佛的神龕就稱為神龕或佛龕,而供奉祖先牌位的則稱公媽龕。神龕通常如廳堂廟宇建築一般,但一般而言,神龕會採用龍柱為支柱,而公媽龕則無。神龕的外型除了像是小型建築外,亦會雕刻吉祥圖紋做為裝飾。
神主牌及神龕
神主牌及神龕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神龕是為了供奉神佛或祖先牌位而設計的特殊空間,供奉神佛的神龕就稱為神龕或佛龕,而供奉祖先牌位的則稱公媽龕。神龕通常如廳堂廟宇建築一般,但一般而言,神龕會採用龍柱為支柱,而公媽龕則無。神龕的外型除了像是小型建築外,亦會雕刻吉祥圖紋做為裝飾。此件文物即為供奉祖先牌位的公媽龕,內供奉有吳氏、王氏牌位。
神龕
神龕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神龕是為了供奉神佛或祖先牌位而設計的特殊空間,供奉神佛的神龕就稱為神龕或佛龕,而供奉祖先牌位的則稱公媽龕。神龕通常如廳堂廟宇建築一般,但一般而言,神龕會採用龍柱為支柱,而公媽龕則無。神龕的外型除了像是小型建築外,亦會雕刻吉祥圖紋做為裝飾,以此件文物為例,其周邊即刻有花草及鳥紋。
土地公神像(含小龕)
土地公神像(含小龕)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即社神。中國祀土地神極為普遍,無論里社、陌路阡頭,皆有土地公廟。以其造福鄉里,施德萬民,故亦稱為福德正神。
薦盒
薦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薦盒或稱饌盒,是放置供品的器具,一般置於供桌中央、香爐之前,其上方為一平台,用以放置酒杯(通常為三只)作為獻爵(獻酒)之用。材質多為木質或錫製,其形式多樣,上面的雕刻裝飾則以吉祥圖案為主。
筊杯
筊杯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筊杯為祭拜時所使用的器具,是人向神訴願時,神明作為回應之用,如二片相反稱聖筊,表示應允;如兩面向上為笑筊,表示說明不清、神佛主意未定,應再請示;若兩面向下則為陰筊,表示神佛不從,得再誠心祈求。
薦盒
薦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薦盒或稱饌盒,是放置供品的器具,一般置於供桌中央、香爐之前,其上方為一平台,用以放置酒杯(通常為三只)作為獻爵(獻酒)之用。材質多為木質或錫製,其形式多樣,上面的雕刻裝飾則以吉祥圖案為主。
筊杯
筊杯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紅色木筊杯。筊杯為祭拜時所使用的器具,是人向神訴願時,神明作為回應之用,如二片相反稱聖筊,表示應允;如兩面向上為笑筊,表示說明不清、神佛主意未定,應再請示;若兩面向下則為陰筊,表示神佛不從,得再誠心祈求。
薦盒
薦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薦盒或稱饌盒,是放置供品的器具,一般置於供桌中央、香爐之前,其上方為一平台,用以放置酒杯(通常為三只)作為獻爵(獻酒)之用。材質多為木質或錫製,其形式多樣,上面的雕刻裝飾則以吉祥圖案為主。
神案燈
神案燈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銅製燈座,紅色心形玻璃燈罩,燈座漏空雕飾八仙,其上為六角亭飾,每角有流蘇狀垂飾,其下前後有各雕飾"金玉"、"滿堂",燈座下方有花葉雕飾,以龍首為燈支撐腳。
筊杯
筊杯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筊杯為祭拜時所使用的器具,是人向神訴願時,神明作為回應之用,如二片相反稱聖筊,表示應允;如兩面向上為笑筊,表示說明不清、神佛主意未定,應再請示;若兩面向下則為陰筊,表示神佛不從,得再誠心祈求。
筊杯
筊杯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筊杯為祭拜時所使用的器具,是人向神訴願時,神明作為回應之用,如二片相反稱聖筊,表示應允;如兩面向上為笑筊,表示說明不清、神佛主意未定,應再請示;若兩面向下則為陰筊,表示神佛不從,得再誠心祈求。
神案畫:木板畫觀音
神案畫:木板畫觀音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媽祖神像
媽祖神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粉面金身木雕媽祖,座椅上,右手持鋁製芴板,底座前方漆寫:雲林東勢聖安宮三令聖母。
觀音神像
觀音神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金身木雕觀音神像,胸前、額前、髮上各有一人工寶石,衣邊縐折及蓮花座勾勒紅漆,底座為綠漆邊。
天祐宮隨香旗
天祐宮隨香旗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三重天祐宮四五七府千歲聖駕。
香爐
香爐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銅製香爐,爐身中段鑲黃色石材,上方鑄刻:佛光普照、金玉滿堂,下方鑄刻蓮瓣。
香爐
香爐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銅香爐,以麒麟為雙耳,前後腹壁鑄刻有"福"、"壽"兩字,蓮花、蓮蓬及雲飾。
福德正神神像
福德正神神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金身木雕土地公神像,右手持綠如意,左手持金元寶,白眉鬚長,端坐椅中,底座前方書:福德正神。
盤香座
盤香座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底座上雕飾一孩童拉車,車上插一有字之旗幟,盤香插杆為一扁平昂首之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