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656個藏品
橘紅絲質緹花曲領交襟童衣
橘紅絲質緹花曲領交襟童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童衣屬於交襟、矩(曲)領、長袖的絲質緹花兒童外衣,交襟內掩短襟形式,右脇邊腋下以布帶繫綁,整件服裝和綁帶皆為雙層結構,華麗精緻。緹花圖案是大大圖案的唐草紋,這是1930年代日本輸入臺灣的布料,圖紋和色彩都非常亮麗。
藍絲質大襟箭袖男長袍
藍絲質大襟箭袖男長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件服裝為藍絲質箭袖男長袍,右開大襟,袖口剪接一塊馬蹄形袖口,這是清朝滿族服裝的「箭袖」形式,又稱為「馬蹄袖」,是北方冬季天氣寒冷時射箭護手背的袖口配件,有實用的價值,但是並非只有冬季服裝使用,形成一種滿族男性服裝的不忘祖訓的配備。
王君甫〈天下九邊萬國人跡路程全圖〉
王君甫〈天下九邊萬國人跡路程全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天下九邊萬國人跡路程全圖〉,外題名為「分野圖」,清康熙2(1663)年姑蘇王君甫發行,以曹君義在崇禎17(1644)年原圖為藍本編印。
王君甫〈天下九邊萬國人跡路程全圖〉
王君甫〈天下九邊萬國人跡路程全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天下九邊萬國人跡路程全圖〉,外題名為「分野圖」,清康熙2(1663)年姑蘇王君甫發行,以曹君義在崇禎17(1644)年原圖為藍本編印。附有外盒。
靛藍色鐵湯匙
靛藍色鐵湯匙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靛藍色鐵湯匙,表面生鏽帶有鏽斑,為日治時期吃冰使用的湯匙。
靛藍色鐵湯匙
靛藍色鐵湯匙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靛藍色鐵湯匙,表面生鏽帶有鏽斑,為日治時期吃冰使用的湯匙。
黑色鐵湯匙
黑色鐵湯匙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黑色鐵湯匙,表面生鏽帶有鏽斑,為日治時期吃冰使用的湯匙。
鐵灰色鐵湯匙
鐵灰色鐵湯匙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鐵灰色鐵湯匙,表面生鏽帶有鏽斑,為日治時期吃冰使用的湯匙。
〈十萬分一桃園郡管內圖〉
〈十萬分一桃園郡管內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桃園郡管內圖〉,比例尺十萬分之一,研判為原桃園廳所製作。圖名「廳」字塗改為「郡」字,應為1920年行政區域重劃後所改。
褐釉蓋碗
褐釉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折沿口,斜弧壁,下接圈足。全器以轆轆拉坯製作,再加以修飾,器身留有明顯的弦紋。紅土胎,內外施罩褐色透明釉,未加彩繪,外器壁近底處與圈足露胎。口沿外折以承蓋,但蓋子已經佚失,造型具有日本風味,這種蓋碗屬於日本式的「丼碗」,有特定的銷售對象。一般臺灣民眾並不使用這類餐具。
墨綠絲質團花大襟男長袍
墨綠絲質團花大襟男長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長袍是臺灣清朝以後,漢族文人傳統的服裝,稱之為「長衫」,也是一般人的禮服,右開大襟下身搭配長褲穿著;此服為雙層結構立領長袍,表布為墨綠色緹花絲質布料,有「五福捧壽」的團花圖紋,內裡用藍色棉布製作,裡布下襬以表布包縫,結構緊實而完整。
黑絲質莨紗對襟男外褂
黑絲質莨紗對襟男外褂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香云紗又稱為「莨紗」,是一種真絲織品,織布完成後經過煮練、脫膠然後塗上薯榔汁染色,一面曲黑泥覆蓋使之產生氧化變黑,即使織物呈現表裡不同顏色(一面黑色、一面為紅棕色)的形態,織物表面細滑而挺、穿著時清涼透氣,是夏季的高級衣料。
白釉紅陶碗
白釉紅陶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直口外敞,斜弧壁,下接圈足。紅土胎,內外施罩白色的粗糠石灰釉,圈足與外底心無釉。因為窯溫不足,而沒有燒熱,使釉藥呈現生燒狀態,釉面顯得枯燥無光。該件器物是典型的南投飯碗造型。
〈中國地圖〉
〈中國地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中國地圖〉(China),應為書籍附圖,出版資訊不完整,由Thomas Dean and Co.出版於英國倫敦,約為19世紀中期地圖。
青花靈芝花草紋碗
青花靈芝花草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撇口,圓唇,斜壁,近底處折腹,直圈足。內外器壁繪飾纏枝靈芝紋,唇口以青花塗滿,青花鈷料偏灰青。該類型為臺灣地區常見的清代青花品項,靈芝草花紋碗多裝飾碗、盤、杯餐飲用器,其年代跨距從十八世紀延續至二十世紀,眾多窯址皆有生產。臺灣傳世品與海內外考古資料皆有案例。
青花壽字紋碗
青花壽字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直口,弧腹,圈足或臥足。內器壁近口緣處裝飾回字紋,內底心青花雙線圈內書寫壽字紋,外器壁素面無紋。除外底心無釉之外,其他部位滿釉。圈足著地處沾滿窯砂。
青花卷雲紋碗
青花卷雲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侈口,弧腹,圈足。碗內器壁近口沿處與近內底心各裝飾一圈青花弦紋,內底心一道澀圈,外器壁青花簡筆描繪卷雲紋與纏枝紋。除外底心無釉之外,其他部位滿釉。該類型明代中期青花碗,近似鑑賞界稱之為「雲堂手」的圖式,但更為簡化率意。
青花人物駿馬紋碗
青花人物駿馬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侈口,弧腹,圈足。碗內底心青花雙線圈內繪飾樹石人物紋,碗內器壁近口沿處描繪青花雙線圈裝飾帶,外器壁青花描繪人物駿馬紋、樹石紋、垂釣漁翁紋。除圈足著地處無釉之外,其他部位滿釉。
青花蕉葉紋碗
青花蕉葉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直口,弧腹,圈足。碗內器壁中央繪飾海螺和海水紋,外器壁近口沿處描繪簡筆捲草紋裝飾帶,器腹至碗底處描繪一圈蕉葉紋。整體呈現古樸之美。除外底心無釉之外,其他部位滿釉。
青花靈芝花草紋盤
青花靈芝花草紋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撇口,圓唇,弧壁,低矮圈足。盤心星芒狀小圈內描繪草花(有人認為是茶花之變形),內器壁開設數個開光,開光內繪靈芝與草花,外器壁繪飾三朵靈芝紋,外器面近底處裝飾青花雙線圈。唇口以青花塗滿,青花鈷料偏灰黑,透明底釉則偏黃色,除圈足著地處外滿釉。
青花翹尾雙魚紋盤
青花翹尾雙魚紋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唇口,斜直壁,圈足。盤內底心一道寬帶澀圈,盤心青花雙線圈紋內描繪草葉紋,書寫有「在」字,內器壁周緣描繪兩條魚,首、尾部以青花鈷料填滿,軀身中段以細線勾勒魚鱗,然後在每個魚鱗內點藍點,唇口以青花塗滿。除圈足著地處與內底心澀圈之外,全器滿釉。胎色偏灰色,青花鈷料發色偏靛青。
青花印花花卉紋盤
青花印花花卉紋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方唇口,斜直壁,圈足。盤內器壁周緣對置押印兩組四朵花卉紋飾,外器壁素面無紋。盤內底心留有一道寬帶澀圈墊燒痕,呈火石紅色。外器壁施釉至三分之二處,以下至圈足與外底心皆未施釉。燒製時,一方傾斜。十九世紀中後期至二十世紀初期,中國南方製品,該類型作品眾多窯場皆有,確切窯場現階段研究尚難以區辨。
青花靈芝花草紋碟
青花靈芝花草紋碟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撇口,圓唇,弧壁,圈足。盤心星狀小圈內描繪草花,內器壁開設數個開光,開光內繪靈芝與草花,外器壁繪飾三朵草花紋,近底處裝飾青花雙線圈。唇口以青花塗滿,青花鈷料偏灰黑,透明底釉則偏黃色,除圈足著地處外滿釉。
青花壽字紋盤
青花壽字紋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撇口,圓唇,斜壁,圈足。內底心青花雙線圈內壽字紋,周緣四組紋飾(原登錄名稱為螃蟹壽紋,紋飾主題待研究確認),近口沿處一道青花線圈,外器面素面無紋。全器採鏇坯壓模成形。從胎釉與造型特徵判斷,本作品應為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期,閩南或粵東地區的貿易瓷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