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0個藏品
藏書票—犬張子
藏書票—犬張子
國立臺灣文學館
藏書票「犬張子」,繪者板祐生為藏書者中田氏( Nakada)所設計製作。犬張子的原形係出自日本民間故事,有祝福孩童平安長大之意。
〈不景気な醫学士〉(生意不好的醫學士)
〈不景気な醫学士〉(生意不好的醫學士)
國立臺灣文學館
楊逵於1932年創作的短篇小說〈不景気な醫学士〉,以「我」為觀點,描述某醫師診所生意不好的原因,在於病患總是要求醫師能開出立即見效的藥物,這類錯誤的醫療觀念造成很多病患因此殘廢甚至死亡,但大眾仍不自知;另一方面,醫師卻因為醫德而不願意對求診者下猛藥,導致被誤會成醫術不精。
王育德獨照
王育德獨照
國立臺灣文學館
王育德於1924年生於臺南,其創作類型涵蓋小說、詩、散文、評論、戲劇等。其兄王育霖於二二八事件遇難後,王育德輾轉流亡日本,1969 年以台語系統的《閩音系研究》取得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其後持續台語研究、教學,並推動臺灣獨立運動。
《CHA̍P-HĀNG KOÁN-KIÀN 十項管見》
《CHA̍P-HĀNG KOÁN-KIÀN 十項管見》
國立臺灣文學館
全書由蔡培火以白話字撰寫,深入論述臺灣的社會議題,內容包括「我所看的台灣」、「新台灣與羅馬字的關係」、「論社會生活的意義」、「論漢人特有的性質」、「文明跟野蠻的分別」、「論女子的事情」、「論活命」、「論仁愛」、「論健康」、「論錢銀的事情」,是日本時代唯一一本議論性的散文集。
王育德鋼筆
王育德鋼筆
國立臺灣文學館
王育德於1924年生於臺南,其創作類型涵蓋小說、詩、散文、評論、戲劇等。其兄王育霖於二二八事件遇難後,王育德輾轉流亡日本,1969 年以台語系統的《閩音系研究》取得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其後持續台語研究、教學,並推動臺灣獨立運動。
《臺灣新民報》 804號、 806號
《臺灣新民報》 804號、 806號
國立臺灣文學館
雞籠生於1993年5月18日與5月20日的《臺灣新民報》海外見聞錄專欄中,評論後嗣觀念是性別不平等的源頭。
《媽祖》第六冊 記念號
《媽祖》第六冊 記念號
國立臺灣文學館
《媽祖》是西川滿主導的雜誌,刊名來自臺灣傳統信仰中的海洋女神「媽祖」,並於每冊結尾皆附上媽祖小傳。
《家庭必需 姻緣理想新歌》
《家庭必需 姻緣理想新歌》
國立臺灣文學館
1933年(昭和8年)發行的歌仔冊《家庭必需 姻緣理想新歌》,勸說應該以性格作為挑選婚姻對象的主要考量。
《LĀI GŌA KHO KHÀN-HŌ͘-HA̍K》(內外科看護學)
《LĀI GŌA KHO KHÀN-HŌ͘-HA̍K》(內外科看護學)
國立臺灣文學館
《LĀI GŌA KHO KHÀN-HŌ͘-HA̍K》(內外科看護學)是來自加拿大的醫師兼傳教士戴仁壽所著,盼藉由本書傳播醫學知識、提供臺灣醫學發展參考資料。整本以白話字書寫,內容分為第1篇解剖生理學、第2篇普通看護學、第3篇外科看護學、第4篇內科看護學。
王育德眼鏡
王育德眼鏡
國立臺灣文學館
王育德於1924年生於臺南,其創作類型涵蓋小說、詩、散文、評論、戲劇等。其兄王育霖於二二八事件遇難後,王育德輾轉流亡日本,1969 年以台語系統的《閩音系研究》取得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其後持續台語研究、教學,並推動臺灣獨立運動。
〈海翁宣言〉
〈海翁宣言〉
國立臺灣文學館
〈海翁宣言〉全詩分為三段,係以臺語漢羅方式書寫之現代詩。以海翁(即鯨魚)喻臺灣,以五千年的包袱指涉中國文化的束縛。〈海翁宣言〉收錄於2004年由開朗雜誌出版的詩集《咱攏是罪人》。
愛愛寮相關建物與人物照
愛愛寮相關建物與人物照
國立臺灣文學館
內容描述:愛愛寮為施乾(1899-1944)於1923年創辦於艋舺,旨為收容乞丐及貧苦疾患者。愛愛寮幾經更名,現名為財團法人臺北市愛愛院,是現代化的老人養護機構。
愛愛寮相關建物與人物照
愛愛寮相關建物與人物照
國立臺灣文學館
內容描述:愛愛寮為施乾(1899-1944)於1923年創辦於艋舺,旨為收容乞丐及貧苦疾患者。愛愛寮幾經更名,現名為財團法人臺北市愛愛院,是現代化的老人養護機構。
《媽祖》第二冊
《媽祖》第二冊
國立臺灣文學館
《媽祖》是西川滿主導的雜誌,刊名來自臺灣傳統信仰中的海洋女神「媽祖」,並於每冊結尾皆附上媽祖小傳。
《天作良緣歌》上本與下本
《天作良緣歌》上本與下本
國立臺灣文學館
1931年(昭和6年)發行的歌仔冊《天作良緣歌》,分成上、下兩本,內容詳細描述黃姓茶商與陳姓挽茶娘的婚姻儀式。
台灣雍容女子(一)〈施與照拂的施照子〉(影本)
台灣雍容女子(一)〈施與照拂的施照子〉(影本)
國立臺灣文學館
愛愛寮為施乾(1899-1944)於1923年創辦於艋舺,日本女子施照子為施乾之妻,施乾辭世後,她繼承亡夫遺志,將原本照顧乞丐的愛愛寮,改為照拂貧苦老人的愛愛院;王昶雄以文記錄施照子的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
淋病消渴必能痊癒(《臺灣新民報》792號)
淋病消渴必能痊癒(《臺灣新民報》792號)
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灣新民報》792號中刊登相關的醫學廣告。《臺灣新民報》前身為《臺灣民報》。1930年3月29日改名。《臺灣新民報》報導重於評論,站在臺灣人的立場報導,致力糾正各日系報紙袒護日本的言論。
〈如何寫出台語之本字:與人間有關之語彙(3.病痛) 〉
〈如何寫出台語之本字:與人間有關之語彙(3.病痛) 〉
國立臺灣文學館
要了解台語的意義與正確用法,需先探求本字、找出字的真正意義,才能免於誤用。本文中許成章分析和病痛有關之語彙、諺語、習俗等,指出常見的錯別字,並加以說明字根意涵。
《猜藥相褒男女對答新歌》
《猜藥相褒男女對答新歌》
國立臺灣文學館
1936年由捷發漢書部發行。本書內容以男女對答、相褒的方式呈現一對情侶如何一面互猜藥謎、一面表達對雙方的情意。
〈二度漂流的文學〉
〈二度漂流的文學〉
國立臺灣文學館
本文於1993年6月26日至27日發表於《聯合報》副刊,後於1998年收錄於九歌出版社出版之文學評論集《霧漸漸散的時候》。作者齊邦媛指出「漂泊」始終是文學作品的重要主題,論述因政治而區分的文學國度問題,對文學作品所面對的二度漂流命運做闡述。
《河童》
《河童》
國立臺灣文學館
藏書票—河童讀書
藏書票—河童讀書
國立臺灣文學館

頁面